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如何看待期权卖方策略 (2018-07-24)
  • 国企公司制改革年底前基本完成 整体上市是改革重要方向 (2017-05-04)
  • 奥巴马哈林摇 (2013-03-10)
  • 新三板扩容方案尚待完善 (2011-05-06)
  • 视频: 写真音乐 (2011-04-22)
  • 视频: 西田麻衣写真音乐 (2011-04-22)
  • 新三板公司信披亟待规范 (2011-04-12)
  • 证券业协会:扩大新三板试点范围已成急迫任务 (2011-03-29)
  • 新三板扩容在即 44家券商争抢先机 (2011-02-23)
  • 全年飙涨29倍 三板成就2010年最牛股票 (2011-01-13)
  • 姚刚:积极推动新三板扩容 (2010-12-02)
  • 加息难挡涨势 股指期货刷新三纪录 (2010-10-21)
  • 尚福林:抓紧推进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工作 (2010-10-20)
  • 刘鸿儒:金融期货风险管理作用已显现 (2010-10-19)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商品及期货 >> 指数期货

    股指期货的产生、发展与现状

    2001-05-20 09:38
    东银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刘仲元


    Page: 1 2 3 4



    1998年5月26日,香港期货交易所也推出台湾指数期货与期权交易,这又是一个抢在本地市场之前推出的股指期货交易,在这种压力下,台湾只能加快推出本地股指期货的步伐,于当年7月也开始了股指期货交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尚未夺回龙头地位。 SIMEX是最热衷于上市国外股指期货合约的期货交易所。1998年底,又相继推出道琼斯泰国及马来西亚指数期货交易,还推出了MSCI香港股指期货交易。一时间,弄得香港期货交易所十分紧张,随即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稳定市场的措施,再加上香港的市场条件和基础毕竟还是比较优越的,故就SIMEX来说,MSCI香港股指期货交易可说是推出后最不成功的一个国外指数了。 1999年底,SIMEX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合并为新加坡交易所有限公司(SGX),SIMEX改名为新加坡交易所衍生品交易有限公司(SGX-DT)。为了巩固新加坡的金融中心地位,与香港竞争,继续上市周边国家的股指期货合约仍是他们的发展战略。2000年9月25日,SGX-DT又一次抢先推出了印度的S&P CNX Nifty股指期货合约交易。该指数是由印度国家股票交易所有限公司(NSE)的子公司--印度指数服务和产品有限公司(IISL)按照美国S&P公司的指数编制方法编制的,冠名权也获得了S&P公司的同意。

    指数由50只股票所组成,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指数市值代表着约2200亿美元的市值,约占印度股市总市值的48%。NSE原本打算在2000年6月12日开始进行以该指数为标的的期货交易,所以同时也同意了SGX-DT使用该指数进行期货交易,孰知自己后来却因故而推迟,又被SGX-DT抢了个先。 2000年3月6日,香港期货交易所(HKFE)与香港联交所等相关单位合并成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属下的HKFE也重新调整了其发展策略。2000年9月底,HKFE宣布不但将于年底推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股指期货,还要推出MSCI编制的中国股票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合约交易。事实上,瞄着中国市场的远远不止香港一家,新加坡及美国的一些交易所都在全神贯注着,一旦中国的股市对外开放,时机成熟,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在自己境内抢先推出,毕竟这是世界上最后一块可以分享的大蛋糕。 争开境外股指期货不仅仅发生在亚洲。在美国和欧洲,这种情况也很普遍,如美国的CME,不仅交易日经指数、台湾股指期货,还交易着欧洲股价指数(Eurotop)期货、英国金融时报100(FT-100)指数期货及墨西哥股指期货。而英国也在交易着德国、瑞典的股指期货。奥地利期货期权交易所(OTOB)则交易着中欧清算所及交易所指数(CSCE)、捷克股指(CTX)及匈牙利股指(RTS)。俄罗斯交易所(RE)除上市本国的股票指数期货外,还进行着商业活动指数(IBA)期货交易,该指数是由美国的道琼斯指数与S&P500指数组合而成。 (三)、股指期货与相关的股市衍生产品互相推进,共同发展。相关的股市衍生产品有股票期货、股票期权、股指期权、股指期货期权。这些名称,听起来差不多,但实际上还是有着很大差别的。股票期货与股指期货的交易方式是一样的,其区别在于前者的交易对象是某一特定的股票,即个股,而后者交易的对象是股票指数。股票期货交易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但后来遭到管理部门的明令禁止。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引进后,一直坚持至今。

    然而由于股票期权的功能比之股票期货更广、更受投资者的欢迎,故股票期货交易的影响一向并不怎么大。 股票期权交易,又称股票选择权交易。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20年代的美国金融中心纽约。由于当时的交易都分散在各店头市场进行,品种单一,规模狭小,效率极低。直到1968年,在美国的股票期权交易量仍只有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量的1%。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CBOT经过四年的筹建,于1973年4月26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集中交易期权的市场--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从此,股票期权交易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现在已成为世界上股市衍生产品中交易量最大的一个品种了。 股指期权交易和股指期货期权交易是在股指期货产生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两个名称中,后者比前者多了两个字,表明两者是有差别的,其区别在于前者是以某种股指本身作为标的物的期权,在履约时,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格和协定价格之差进行现金交割。

    而后者是以某种股指期货合约作为标的物的期权,在履约时,交易双方将根据协定价格把期权部位转化为相应的期货部位,然后再按期货的规则进行结算。由于两者在功能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前者比较简洁,故前者的交易量大大的超过了后者。最早的股指期权交易是1983年3月11日由CBOE推出的,那就是S&P100指数期权交易。此后与股指期货一样,迅即风靡全球,一些新推出股指期货的交易所往往是同时也推出了股指期权交易。尽管股指期权交易是在股指期货交易之后产生的,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世界上股指期权的交易量已超过了股指期货的交易量,成为股市衍生产品市场中的又一颗明星。下面是从美国期货业协会(FIA)1999年统计资料中摘出的这些相关品种的交易量数据,交易单位为张。 内容 美国的交易量 全球交易量(不含美国) 股票期货 --- 1324838 股票期权 444765244 221430211 股指期货 46742765 160748693 股指期权 62308151 245740148 股指期货期权 5513900 --- 四、 股指期货在我国的简要历史 如果不考虑我国解放前的情况,则我国内地正规的股票交易发端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不久,深圳证券交易所也于1991年7月3日正式成立。尽管起步晚了些,但发展速度还是相当快的。在股价暴涨暴跌成了家常便饭时,自然有人想起股指期货的避险作用。最初将设想付之于行动的是海南省政府。1992年,在研究海南省的经济发展问题时,当地政府提出要发展金融市场,建立金融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基于这一思路,并依据1990年国务院转发人民银行的一份文件中提到的要发展“各种衍生品种”,决定尝试国外已经比较成熟、国内还未做过的股指期货。 不久,海南证券交易中心向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上报了两份报告,一份是开设该交易品种的报告,另一份是申请由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作为股指期货交易结算行的报告。

    两份报告中,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未批准前者,但批准了后者。海南证券交易中心即以此为依据,从1993年1月份开始筹备股指期货交易,同年3月,正式推出深圳股指期货交易。在这期间,海南期货交易所也在积极筹备股指期货交易,并于同年4月正式开始交易。 海南证券交易中心推出了深圳综合指数和深圳A股指数两种期货合约,每种又分当月、次月和隔月三个不同交割月份,故一共有6个标准合约。然而深圳A股指数合约的交易几乎无人参与,即使是深圳综合指数合约的交易,也基本上集中在当月合约上,只有在临近月末时,次月的交易量才逐渐增加。当时深圳综合指数位于300点左右,合约单位是深圳综合指数乘以500元,故合约价值大约在15万元左右。初始保证金为1万5千元,维持保证金为1万元。海南期货交易所推出的标准合约也是以深圳综合指数为标的的,不过乘数只有50元,后调整为100元;交易合约为当月、次月及3、6、9、12月4个季月中最近的一个月份,后调整为取消季月指数,增加了本周指数。 海南证券交易中心推出股指期货后,成交量逐月上升,4月份为292手,5月份上升到851手,6月份又越过千手关口。但一方面,海南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本身属于地方越权审批行为,在当时治理整顿的宏观经济环境下,自然成为1993年下半年开始的治理整顿对象。

    另一方面,当年9月初,深圳证券市场出现了收市前15分钟大户联手出货、打压股指的行为,有关方面认为这与深圳平安保险公司福田证券部的一些大户在股指期货打压股指有关,认为股指交易加大了市场投机性,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和股民的成熟,于是决定关闭海南证券交易中心的股指期货交易。后来,海南期货交易所在清淡中也停止了股指期货交易。 然而,几个月后的1994年1月5日,海南证券交易中心理事会在没有得到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又自行决定恢复了股指期货合约交易。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觉后,迅即于当月18日责令海南证券交易中心“停止股指期货交易,并向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作检查”, 海南证券交易中心于当月21日停止了股指期货交易并写了检讨书。据统计,从5日到21日,累计一共成交了111手。1994年3月23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此专门发出了《对海南证券交易中心违反国务院有关规定开展指数期货交易进行批评的通报》。1994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若干意见请示》的通知,《若干意见请示》中专门提到:“一律不得开展国内股票指数和其他各类指数的期货业务”。 海南股指期货交易的夭折,固然与政府的干预大有关系,但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国内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不成熟。不成熟可从两方面来看:一是证券现货市场尚处发展初期,规模还小。1993年底,股票市场市价总值才3531亿元,其中流通市值当时连四分之一都不到;上市公司也只有181家。如果考察所选用的深圳综合指数,则其代表的市值更小,1993年底,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只有77家,总市值为1327亿元,其流通市值不过三百亿元左右;从投资者队伍来看,1993年底,沪、深股市投资者开户数为777万户,其中机构开户不到196家,且当时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尚未开始,投资者结构的不合理使得股指期货工具的使用者基本上都是投机者。太小的市场规模、不合理的投资者结构再加上深圳综合指数本身的缺陷使得投机者操纵指数相对容易成功,在这种情况下,股指期货应有的正常功能不一定能发挥出来。二是在法律法规及监管体系上当时还跟不上。当时,不仅《证券法》、《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尚未颁布,连其他一些现有的规范证券交易的法律法规也大多未出台。当时的局面是证券、期货市场正在一轰而起,金融秩序已经比较混乱,如何清理整顿、如何建立有效的统一监管体制可以说是当时最为紧迫的问题了,这个问题不解决,放任金融创新只会导致更大的混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初禁止股指期货交易也是监管层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股指期货被禁止之时,我国另一个金融期货品种正在崛起,那就是国债期货。国债期货交易的不断升温,到后来居然形成全民热炒的局面,以至于股市为之失色,股指期货更没人提了。然而好景不长,“327事件”、“319事件”闹得不亦乐乎,终于在1995年5月17日迎来了中国证监会的一纸紧急通知: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国债期货的夭折也使管理层从此对恢复金融期货试点的各种要求与呼声抱着更为谨慎的态度,当时就有5年内不考虑金融期货的说法。接下来,1997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事件更是强化了管理层的这种意识。 然而,随着国内股市的逐年发展,各种条件也在发生变化。可以说,在经历了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之后,国内股市与当初相比,已有了巨大的质变。从股市规模来看,到2000年6月底,上市公司已超过1000家,总市值达到40690亿元,占GDP的49%,流通市值约13111亿元。从投资者构成看,至2000年7月底沪、深股市投资者开户数已达5200多万户,其中机构约35万户,证券投资基金也已有31家,资产规模达800亿元。尽管国内股市尚未对外开放,但在规模上已成为亚太地区三大股市之一。从法律法规及监管体系上看,证券市场法制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建立了以《证券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期货市场的法制建设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在《证券法》实施的同年,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国证监会随后又分布了四个配套的《管理办法》;对证券、期货实行的集中统一监管体系也建立了起来,证券、期货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基本顺利完成,市场运行的规范化水平和防范风险能力明显提高。在这种背景下,股指期货又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就极为正常了。而且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已成为进一步推动股市健康发展的需要了。比如,考虑到中国加入WTO后,证券市场如何与国外接轨的问题;考虑到如何培育机构投资者的问题;考虑到开放式基金的可操作性问题;考虑到如何活跃大盘股,改变热衷于炒作小盘股的过度投机气氛;甚至考虑到如何有助于减持国有股流通的问题,都与股指期货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股市投资者,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缺乏股指期货这一避险工具的股市是不完全的,只能是一个跛脚的市场。恢复股指期货,是时候了。 2000年8月底,上海期货交易所历时9个月,完成了中国证监会安排的《我国股票指数期货市场方案设计》课题,并上报中国证监会,这标志着我国恢复股指期货交易的序幕已经拉开。恢复股指期货交易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完)

    Page: 1 2 3 4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432,408, 栏目计数: 369,641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