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电力:上市涨幅惊人
去年11月18日,长江电力上市,它是去年上市的最后一个航母级蓝筹股,长江电力筹资额近百亿元,超过去年南方航空和华夏银行两家公司的融资总和,与前年中国联通和招商银行的融资额大体相当。该股上市后的定位超出了多数投资者的预期,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该股已经是一步到位了,但该股随后的走势却让人大跌眼镜,在量能的配合下该股持续走强,从上市的6.11元低点开始计算,周四该股最高上摸9.05元,近一个多月的涨幅达到48.11%。
TCL:整体上市最有潜力赢家
去年12月31日,证监会发布了发审委2003年第52次会议审核结果: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众人关注的TCL集团整体上市的计划也由此前进了一步。根据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暂行办法,中国证监会将基于发审委的审核意见,对股票发行事宜做出最终批复。而事实上,TCL在集团整体上市的问题上早已经是成竹在胸。不出意外的话,TCL集团将成为国内首例吸收合并后集团整体上市的企业。
顾雏军:整合产业投资赢家
2003年,顾雏军通过行业整合,在不到两年时间里,迅速集聚起800万台冰箱产能,一举占据了中国冰箱业的半壁江山,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在刚刚完成亚星客车的收购之后,顾雏军已成为深、沪、港三地四家上市公司的掌门人。
2003年12月10日,扬州格林柯尔以协议收购方式收购亚星客车11527.25万股国家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0.67%,成为第一大股东。这意味着民营企业将正式进军国内客车制造行业。
同仁堂:赶上快速扩张列车
同仁堂受到媒体的关注显然不是近几年的事。这家百年老店在其334年的历史中一直都在小心呵护着自己的金字招牌。
最令同仁堂振奋的消息是去年12月12日,和黄旗下和记黄埔(中国)全资附属公司和记中药投资与北京同仁堂签订合同,成立合资公司,总投资2.39亿美元(约18.6亿港元)经营中药业务。同仁堂正与世界级企业共同打造着医药产业帝国梦想。
乐凯胶片:强强联合双赢结局
10月23日,业界猜测多年的“乐凯合资案”终有定论。当日,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与影像行业巨头柯达就股权转让等相关事宜签署了合作协议书,柯达以现金、技术、生产线等获得乐凯20%的股份,成为乐凯胶片第二大股东,日本富士宣告彻底出局。乐凯张固认为,两者联合,无疑会对第三家(富士)有威胁,市场或会重新洗牌,形成新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乐凯是赢家,柯达一样是赢家。
国祥制冷:台资企业第一股
去年12月15日,上海A股出现第一家台资企业———浙江国祥制冷,国祥制冷在祖国大陆A股市场向社会公开发行4000万A股,每股发行价格为7.3元。此次国祥制冷的发行为众多内地台商缔造上市集资的成功模式,也显示台商在内地的发展进入另一个分水岭。作为第一家A股上市的台资企业,正好处于一个比较微妙的时期,在有关高层有意加强对台资企业的优惠力度和政策倾斜的情况下,给予国祥制冷特殊待遇,成为台企上市的第一受益者。
ST轻骑:三联入主“咸鱼翻生”
去年,面临退市的公司频频上演“咸鱼翻生”的故事,ST轻骑成为扫尾者。2003年12月29日,ST轻骑终于暂时卸下了身上沉重的包袱,20多亿的债权得到和解,脱离了破产的命运。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之下,重组过PT郑百文的三联集团参与了此次重组。妙手回春的三联集团在医治ST轻骑的道路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红豆股份:曲线MBO顺利通过
去年12月2日,红豆股份曲线MBO顺利获得通过。精明的周耀庭在前年年底就完成了红豆集团的职工持股,并于2003年8月红豆集团借政策之变规范工会持股问题,实施了股权转让手续,红豆集团全部股份转让由郭小兴等50位自然人持有,完成了公司的MBO。作为乡镇企业,红豆股份绕开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同时在时间上绕开了证监会的相关政策,由此得以成功。这也为苏南乡镇企业改制提供了新的模式。
浦发银行:首家引进外资商业银行
去年9月18日,国资委同意占浦发银行总股本4.62%的18075万股股权转让给花旗银行海外投资公司。花旗银行海外投资公司首期受让上述股权后成为公司第四大股东,真正成为国内第一家引进外资的商业银行。
花旗银行是业内公认的国际性大银行,浦发银行将其引入成为股东,不仅有助于引入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而且也有助于浦发银行尽早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对整个国内银行业而言,浦发银行此项举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创股份:水务市场攻城略地
首创股份曾经以高速公路为主业,近年来逐渐向水务转型。
2003年12月22日首创股份子公司首创威水投资29.429亿进入深圳水务。另外,公司计划将设立香港公司进军香港水务市场并以期为争夺国际市场做准备。作为人人都想进入的垄断性行业水务市场,首创股份不断的攻城略地成为今年水务市场最大的赢家。毫无疑问,它也将是未来的大赢家。(记者 黄利明/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