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范勇宏出书谈王亚伟:优秀基金经理是如何炼成的

    2013-09-04 18:11
    http://guba.eastmoney.com/news,gssz,86450876.html


        2012年5月,范勇宏卸任华夏基金总经理职务。“登到绝顶处,便是下山时。”10个月后,他信马由缰,用37万字回顾了中国基金业15年历程,沉淀了自己在15年中的投资管理感悟,这些实非一次阅读可以穷尽和参透,留待以后慢慢琢磨。

        一年前,听说范勇宏在筹备一本关于基金业的书,心下便无比期待:这位基金元老的座下诞生了优秀基金经理无数,他有何选才、养才法宝?尤为好奇的是,作为亲历者,范勇宏会如何评价我国基金业史上的标杆事件、标杆人物——比如王亚伟及其出走?

        这样的期待,随着王亚伟离开华夏基金、创立自己的私募,随着更多基金人物作别基金业……而变得越来越急迫。所以,当看到同事桌上摆着《基金长青》的样书时,便迫不及待要了来。

        范眼看王

        全书一共21章,其中前16章大体按时间顺序把1998年到2012年我国基金业的重大事件撸了一遍,后4章则关乎四个主题思考。唯一的例外是第17章,这也是本书唯一把人名嵌入标题的章节——“王亚伟与华夏大盘基金”,可见分量。

        需要声明的是,如果期望本书爆料王亚伟的绯闻、怪癖、私人事务……那么一定会失望的。范勇宏只是在平和地叙述一位已离职的老同事、老下属、老朋友,写他的悟性和努力,写他如何经历挫败、如何成长蜕化……

        能看到的用心之处是,范勇宏在帮自己的老搭档“去神化”,甚至为了尽可能还原、保护王亚伟,他在这一章中大量引用了王亚伟的讲话、采访和文章(这一点,范勇宏特地在书后致谢中提及),而不注入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引导。

        书中讲到,王亚伟其实是范勇宏从“不符合总部(招聘)标准的简历”中挖出来的,也是这批五个人中唯一接受该项招聘邀约的人。之后王亚伟加盟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开始从事“股评”工作。

        回头来看,为期两年多的“股评”工作实际上奠定了王亚伟对基本面研究的基础,也正因为他在这方面的突出表现,范勇宏开始让王亚伟接手自营账户,随后在1998年组建华夏基金时让王亚伟跟着自己干。

        这个阶段的王亚伟,给范勇宏的印象是平和、淡定,为人低调,生活简朴,对研究有兴趣。

        紧接着王亚伟先后担任兴华基金和华夏成长的基金经理。范勇宏对他这十年的评价是“取得一些成绩,也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失败。多数年份,其投资业绩表现平平”。比如,他曾折戈于五粮液,也曾因耐心不够而与贵州茅台、中集集团等行业景气标志股的高收益失之交臂等等。不过此时的王亚伟已经开始表现出谨慎投资、尽量规避风险的投资风格。

        正如大卫·史文森所说:“focus on the downside and upside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管理好风险,收益自然来)。”范勇宏认为,王亚伟对风险的认识和把握,恰是他日后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2005年,王亚伟的投资生涯进入瓶颈。范勇宏给了他最大的支持:力劝他出国学习,并在他回国后同意他不必担任行政管理职务,只需专注基金管理。当年年底,王亚伟被任命为华夏大盘基金经理——用范勇宏的话来说,“从此开启了中国基金最富传奇色彩的投资旅程”。

        本章节中,范勇宏大部分文字都保持了相当的理性和克制。直到最末回顾王亚伟欢送会的当晚,看到基金经理们“相拥而泣”时,范勇宏不禁感慨:“离开,对任何一名基金经理来讲是迟早的事。只是那一天到来时,仍让人难以接受。”这一对持续了17年的老战友、老搭档终于分开了,但情谊不断。

        读毕掩卷,不免沉思。我想,每一个“王亚伟”一定都希望能遇到自己的那个“范勇宏”:知人善任、爱才护才。而每一个“范勇宏”肯定也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王亚伟”:有悟性,有勇气,踏实稳进。

        如何成为优秀的基金经理

        除了王亚伟之外,在范勇宏座下还涌出过不少明星基金经理,不仅搭起了华夏基金的投研框架,也为同业基金公司甚至私募界输送了不少领军人才,堪称基金业的“黄埔军校”。

        比如投身私募界的有千合资本王亚伟、星石投资江晖、尚雅投资石波、弘毅投资梁丰、远策投资张益驰、鸿道投资孙建冬等。

        至少有工银瑞信、长盛、建信、华泰柏瑞、博时、海富通、招商基金、平安大华、华商等公司曾从华夏基金挖过基金经理担任公司投研骨干。比如王宁现任长盛基金投资总监;蒋征是海富通股票组合管理部总监;张国强现在是招商基金总经理助理及固定收益投资部负责人;还有平安大华投资总监颜正华等。还有年初刚从华商出走的“华商三剑客”之一孙建波,早先也曾在华夏基金停留过。

        上述这些名字无论后来出现在什么领域——留战于公募,还是转战于私募,亦或其他,业界对其统一冠以“华夏系”这个前缀。

        如今看来,这么一大批明星基金经理、骨干人物集中诞生于华夏基金,并非偶然。这与华夏基金(或者说范勇宏)对基金经理的定位及选拔标准有莫大的关系。

        当大多数基金经理们仍在“长期投资”及“短期业绩”之间摇摆不定,对自己的定位和投资策略朝令夕改时,范勇宏很早就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基金经理的特殊使命。

        他在书中说到,“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转轨’的市场,历史短,波动大……相对收益的评价方法,在牛市中适用,但在平衡市及熊市中不适用。特别是在新兴市场中,在基金投资者不成熟时期尤为不适用。”

        他认为,“从追求相对排名理念相追求绝对收益理念转型,实现长期稳定的回报,是有责任心的中国基金经理所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

        因此,衡量一个基金经理是否优秀的关键指标,是长期业绩。“如果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波动大,一年好一年不好,就算不上优秀。”范勇宏说,“如何克服自身投资业绩的周期规律,尽量做到投资业绩可持续,对基金经理是很大的挑战。”

        范勇宏对“优秀基金经理”下了这样的定义:理性,有责任心和耐心,专业素养深厚,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投资理念,能够真正挑选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能够对宏观经济大趋势做出前瞻性的判断,至少经过一轮以上牛熊更迭的洗礼,能最大限度地跳出贪婪与恐惧的轮回。

        在“华夏系”基金经理身上,上述特质或多或少都具备一些,而在王亚伟身上表现最突出。这与范勇宏对王亚伟的评价是一致的。后者在参与投资的头十年“投资业绩平平”,经历过牛熊更迭的考验,直到管理华夏大盘、持续拿出优良的业绩之后,才算迈入了“优秀”的门槛。

        事实上,范勇宏认为,优秀基金经理是有现成模板可供学习的。他在书中以杰西·利维摩尔、沃伦·巴菲特、彼得·林奇、乔治·索罗斯等投资大师为例,仔细分析了他们各自的投资特点、人生经历,并找到了一些值得复制、可以复制的特点。比如得失心、情绪控制能力、不涉足不可知的领域、敬畏市场、独立思考、把握人性等。

        巧合的是,王亚伟在成名之后曾撰文阐述自己的投资理念,也说到要“了解自己、了解市场并尊重市场”,并以“老猎手同样是小学生”以自谦。

        “人无法抓住自己的头发脱离地面。”范勇宏认为,不随大流,独立思考,是王亚伟及华夏大盘取得优异业绩的重要原因。

        七大选拔指标

        华夏基金管理着我国最大规模的基金资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是一种业界肯定和荣耀。不过,要跨过这道门槛并不容易。范勇宏在书中列出了选拔和培养基金经理的七个标准。包括基金经理素质、投资理念、资产组合、投资流程、过往业绩、耐得住寂寞,以及信仰。

        与人们普遍重视基金经理的智商不同,范勇宏直白地指出,“真正优秀的基金经理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而是需要较好的天赋。”这一点,与巴菲特的观点一致。巴菲特不止一次公开表述过:“(投资)简单但是不容易,不需要巨大的智慧,一般的智慧就可以,但很多时候需要一种稳定的情感和态度。”

        还有,基金经理是否有独特的投资理念,是否有相对固定的组合风格,能否制定合理的投资流程,过往业绩是否稳定、是否可持续等。范勇宏还会查看基金经理是否“亏过钱”。他表示,“没有亏过钱的基金经理是不成熟的”。

        在华夏基金,研究员通往基金经理的道路是漫长的,前后至少经过6年的训练,才有可能抵达“彼岸”。这意味着做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需要具备一个特质:耐得住寂寞。范勇宏的观点是,基金经理的培养如同绣花,慢工出细活,要有足够长的时间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才能水到渠成。“那些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做法,无论对基金投资者,还是对基金经理本人,都是一种伤害。”

       “信仰”成为选拔标准之一,着实让人困惑。但范勇宏认为,投研压力非常大,没有信仰、没有理想,很难长期坚持,更别提出类拔萃了。更重要的是,基金经理管理着几十亿上百亿资产,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没有诚实信用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责任感,是抵不过浮躁、竞争和诱惑的。

        作为我国基金界元老,范勇宏阅人无数,见过太多聪明人,见过明星升起,也见过流星闪逝。我想,基金经理们亦或即将踏入基金行业的人们,应该记住他的告诫:投资界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但仅有聪明是不够的,良好的情商和判断力是基金经理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除了史实和感悟外,书中还藏了不少有趣的小细节,比如“基金联席会议”的起源?华夏基金如何调整投资管理模式应对“5·19”行情?2007年大牛市的疯狂中范勇宏如何带领团队决策“强制减仓”?华夏基金赴美考察恰逢金融海啸,他们遭遇了什么故事?华夏基金“研究创造价值”的理念如何形成的?等等。
    机构投资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417,033, 栏目计数: 5,566,958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