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资本市场创新走到十字路口 2013-05-20 10:36
2013年05月20日00:02 来源:新金融观察 作者:新金融 智梦寻 2013年的券商创新大会没有等到肖钢。“失约”这场行业盛会的除了证监会主席,还有热烈的小组讨论、自下而上的创新谏言以及为期3天的会程……取而代之的是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主题发言。“创新,还要不要继续?”一位参会高管如是发问。席下听会的人群中,不乏刚刚接到罚单的同仁,他们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尽管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再三强调了对创新的重视,但整场会议似乎“只闻风控不见新”。 仅一年光景,各家机构从击掌相庆,期许创新风光无限,到此刻黯然沉默,忌惮会因创新触碰政策底线。一时间,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新劲旅在十字路口纷纷却步。这其中发生了什么变故? 2012年的创新大会曾被业界视作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元年,时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振臂疾呼创新本身不是风险,“我们最大风险是不会创新、不能创新!”他试图以放松监管撬动资本市场的创新。一时间,创新热不仅涉及券商阵营,也包括基金和期货公司,还涉及作为监管方的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 但是,何为创新呢?大洋彼岸的华尔街提供了极好的样本。某种程度上,美国的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近现代金融的创新史。先后掌舵花旗与摩根大通的吉米·戴蒙是个典型的“金融超市”爱好者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种投融资需求,交叉销售各式各样的金融产品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在一批怀揣金融超市梦想的华尔街干将的尝试下,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一系列金融立法无不在放松管制、鼓励创新。直到1999年在克林顿的提案下,美国参众两院彻底废除了旨在禁止混业经营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创新的火种迅速燎原,高盛、摩根、美林等“金融帝国”先后崛起。 而在那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关于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重要过程。主流金融创新理论形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1971年,兰斯·戴维斯等三位学者率先提出“制度创新理论”,直接将金融市场的创新与政策制度的创新画上了等号。5年后,更加务实的“降低交易成本型金融创新理论”横空出世,经济学家们直言,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而在它的驱动下,金融机构会自觉促使货币向更加高级的形态发展,从而产生新的交易工具。 1983年,威廉·L·西尔柏给出了新的研究视角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提出创新是微观市场里的金融组织为消除或减轻“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所谓金融压制,不仅包括内部制定的业绩和财务指标,更包括来自监管层面的管制,后者的影响力常常更大。 在西尔柏的基础上,1984年,美国国家经济局的研究员干脆提出了“规避管制型金融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合理回避各种金融管制的行为。 在华尔街,如果说风险是团烈火,创新无异于股掌“玩火”。回顾美国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创新举动,从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到日后的汽车贷款证券化、担保债务凭证乃至信用违约互换,无外乎“防范风险”“转嫁风险”“分散风险”和“制造风险”之别。 如今,被利益诱惑而误入歧途的安然公司、雷曼兄弟已先后倒下,奥巴马也渐渐收紧了金融监管的尺度,但创新的火种却伴随巨额的财富被永远地留在了华尔街。即便距今最近的一次金融海啸由那里启程,华尔街以及美国经济体却依旧有能力成为危机后复苏最快的地带。2013年,美国证券市场主要指数迭创新高。 这样的过往,国内金融界何尝不如数家珍?一年之前的创新大会对于创新“容错”机制以及“备案制”的提及,让业界一度以为,监管层正不惜为推动创新而加大对风险的容忍度。 会后,众家机构一哄而上,资本市场的创新热情迅速外溢,开始抢食银行和信托业的“蛋糕”。 最终,某些过于大胆的创新触动了监管层的敏感神经。“郭去肖来”,一场涉及券商、基金的监管风暴迅速取代创新风暴扑面而来,各种隐患先后暴露,昔日的创新先锋倒在了严厉的罚单面前。此刻,创新后来者们是否还愿意跟上?一旦创新闸门再开,尝过苦头的先行者们会否心存忌惮呢? 有人认为,证监会换帅是触发创新变局的关键节点。毕业即入人民银行而后掌舵中国银行的肖钢,其职业生涯始终执着于对风险的管控,由他挂帅的证监会势必提高对创新“含金量”的要求。不过人们也担忧,如此看重风险控制的模式能否催生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无论如何,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新环境来之不易,如何珍视和栽培这株刚刚破土的创新嫩芽,如何与风险进行赛跑,是一道需要广大资本市场参与者和监管层共同思考与回答的命题。 本期报道试图还原一年来券商、基金、期货以及债券市场的创新现状、忧患与新动向。我们期待,被记录在报道里的创新仅仅是一个“起点”。 仅仅一年光景,各家资本中介从击掌相庆,期许创新风光无限,到此刻黯然沉默,忌惮会因创新触碰政策底线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