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股市长熊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2012-11-30 15:05


    www.eastmoney.com  2012年11月30日 09:24张健


      中国股市陷入了长期熊市,而且看不到有转“牛”的迹象。股市有升有跌,投资者有赚有赔,纯属正常;但一个股市只有跌没有升、绝大部分投资者亏得血本无归,则太不正常了。从决策层面看,中国股市表现似乎根本没有进入他们对经济大局判断的考虑之中,增长、通胀、汇率,等等,都比股市表现来得重要。其实,股市表现如何,不仅事关资本市场,更关乎经济走势,甚至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该是引起最高决策层高度关注的时候了!

      11月下旬,沪指屡次跌破2000点。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月4日-2012年11月21日,沪指两年以来跌幅29 .37%,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涨幅10.2%;2012年1月4日-2012年11月21日,沪指今年以来跌幅7 .69%,同期道琼工业指数涨幅4.67%。另外,A股的弱势在今年三季度已显露无遗。据统计,截至9月26日,今年以来,德国DAX指数涨24%,美股道指涨逾10%,纳斯达克指数涨近20%,标普500累计涨超14%,韩国综合指数累计上涨8 .47%,新加坡海峡指数涨幅超过15%。而上证综指则以累计8.88%的跌幅,成为今年三季度全球主要股市中表现最差的股指。如果到年底A股仍然没有像样的反弹,那么极有可能连续第三次位列全球表现最差股市。我们在世界经济规模中已经排第二位,还有人不断给我们戴高帽,说是几年后要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如此差的股市难道不是最大的讽刺吗?

      实际上,从2008年起,中国股市已经陷入持续达五年之久的大熊市;当中虽然有稍见规模的反弹,但实质是“跌跌不休”的单边下滑。这样长的大熊市,且看不到有“翻盘”的可能,难道不是我们经济肌体中的一大恶性肿瘤吗?

      请看,中国1.3亿股民,能在股市盈利的凤毛麟角,绝大部分出现巨亏;本来是中国社会稳定器的中等收入阶层,却变成了怨声载道、骂声不绝的群体;本来指望可以靠“财产性收入”扩大财富源,却成了“理性投资”的最大受骗者;加上他们的家属,至少有三亿人口的股民“阶层”,成为最无助、最受伤、最容易掀起社会不安定的庞大人口。如果这种大熊市持续下去,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请看,中国最重要的行业大部分已经成为股市中坚,中国最大规模的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和央企)绝大多数已经成为中国股市的蓝筹上市公司;宏观经济政策要靠他们去落实,微观经济发展要靠他们去带动,但是股市如此表现,让这些行业个个没了颜色,让这些大“蓝筹”的表现“臭不可闻”,在这些“火车头”的带领下,整体经济表现如何能够令人满意?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如何让人放心?调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岂不都成了空话?

      请看,虽然监管部门不愿承认,股市IPO已经成为千夫所指,股市没完没了的各种形式的再融资早已被股民所深恶痛绝;几次大的熊市关口,都是一些大型企业天文数字般的再融资成为直接导火索。没了融资功能的股市,难道监管者自己心里好受?被冠以“抢钱”的再融资“声誉”,难道上市企业不心知肚明?在股市的这种背景下,上市企业的任何扩张步伐都将受到质疑,任何创新的举措都无人相信,任何配合经济政策的扩大再生产也都无人理睬———在经济形势本来就不怎么乐观的情况下,股市的积极作用被消除殆尽,消极因素却被无限放大。

      真正摆脱大熊市不那么容易,需要微观和宏观一起努力,需要治标和治本之道一起推出,需要将结构性问题和运行问题一起解决,但在中国的现实是,首先要得到决策层的高度关注,否则,一切都是枉然。因为在中国,绝大部分资源还是在政府手里,绝大部分的重要决策权还是在政府手里———从股市看,大部分蓝筹股的大股东是政府,大公司的高管是政府任命的,掌控着大部分资金的国有银行,也是听命于政府的;至于巨额财政收入更是不在话下。而决策层的不够重视,则是与对股市长期陷入熊市的恶劣影响认识不足有直接关系。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928,659, 栏目计数: 5,649,230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