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择校潜规则害死三代中国人 2012-08-21 22:02:01

    2012-08-22 10:59
    姚树洁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9509527.html

     摘要:中国人多资源少,两极分化严重。上等人和下等人的区分,前者可以进入天堂,后者则可能沦为终生贫贱。因此,所有家长都拼尽全力,争取让孩子上好大学,争取当上等人。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短缺,加上政策的种种偏差,全国上下,从幼儿园开始,家长们天天琢磨着如何让小孩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办教育的人,领导教育的人,抓住人们这种望子成龙的焦虑心理,制造出一个个陷阱,让家长们把大捆打捆的货币往里面填,让小孩没完没了的上各种补习班和奥数班。天量级的择校费,名目繁多的补习班,以及与择校有关的一系列潜规则,应运而生。这些潜规则,就像一条巨大无比的铁链,紧紧的锁住家长们的脖子,并抽打着数以亿计小孩的肉体,严重破坏他们纯真的梦境,捣毁了他们人类最原始的科学创造灵感以及童年的快乐。
      无情的现实让人发指
      我7月底到了西安,朋友说,他的小孩陪妈妈到美国学习。孩子夏天从美国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上西安一家有名的初中。
      这个小孩我从小就认识,无比聪明,所以,我一点都不为她的学习担心。但是,在她5-6岁时,我却亲眼看着她每天学习到深夜11点多才能睡觉。有时我看不下去,跟她的父母说,不能这样逼孩子啊。周末和假期,也没有一天是空着的,父母都要她上奥数班,英语班,小孩很少有时间玩,跟我在英国的小孩相比,真是让我为她心疼,也打抱不平。
      我让朋友不要这样。可是,朋友却说,‘姚老师,我们已经算很好的了。你都没有看别人是怎样逼孩子的,你要知道了,肯定吓死你。在中国,每个家长都这样,你要不这样,小孩上好学校的希望就没有了。’
      听说西安有5所上好的中学,每个城市都有上好的中学。每个家长对这些出了名的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在小孩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记的等瓜烂熟了。对进入每个学校的门槛和潜规则也都是倒背如流。
      例如,在西安,如果你的小孩考试不能名列前茅,但又是能够进入所谓的最低录取线,你必须按照实际的分数,和不用交赞助费的分数差额,进行缴费。这个差别越大,赞助费就越大。几年前,上重点初中的最低赞助费是3万元,现在,最低的赞助费是7万元。最低赞助费,加上差分费用,就没有办法计算了。
      除了赞助费,每个学校每年都留一些特别的名额,专门给递条子的人。有了条子,也许不用赞助费,或者持有条子的学生,分数可以更加特别。这里面的种种猫腻,只有当上这些重点小学和中学的校长才最为清楚。
      知名学校的校长,是一个大大的肥差。但是他(她)们是被任命的,不接受条子,就有可能丢掉乌纱帽。对普通的家长来说,校长就是上帝,高高在上。给了钱,没有足够的分数,任何家长想请吃饭,单独搞点别的,一般都要遭到拒绝。但是,对那些递条子的主,任何一个校长,都必须认真对待,处理不好,自己的肥差,就可能变成别人的了。
      这些官场上的东西,我知道的太浅,也没有必要说太多。我所关心的,是那些没有办法递条子的家长,如何面对这样无情的竞争。
      一个理想的考试和录取制度,应该是这样的:任何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权利制定最低录取分数线,考生可以同时报考3到5个学校。当考生的分数上了某个学校的分数线时,该学校就必须无条件的录取。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校录取同一个学生,最后的选择权就落到了考生的身上。另外一种办法,就是严格按照学区录取,不分分数的高低,只要符合学区规定,录取就是无条件的。
      潜规则的基本情况
      首先,重点学校的名额远远的小于报考的人数。本来,这些学校应该可以把分数线抬得很高,逼迫那些分数低的学生知难而退。这样一来,学校保证学生的入围质量,大家也必须接受优胜劣汰的道理。
      但是,可恶的体制不是这样做事情。这些重点学校,故意把录取分数线定低。例如,本来只能招500人的学校,故意定了两条分数线。最高线只能让200人通过,这些人分数奇高,所以不要交赞助费。最低线故意让800人通过。而处于高低两线之间的600人,只能有300人最后可能被录取。
      结果,这600人的家长,没有钱的必须主动退出,哪怕孩子的成绩非常接近最高线。而有钱的家长,则愿意出高价钱,让孩子进入该学校。要知道,最终这300名入学的学生,在西安的当前情况下,最低必须交7万元的赞助费,加上差分补偿,可能就是10几万元了。对有钱的家庭,这是一笔不少的钱,但不会伤筋动骨。而对中低收入家庭,这却是一个天文数据。另外被迫放弃的300人,如果分数低也就不算太冤枉,如果分数在500名之内,他们就是非常的冤枉了。
      择校潜规则导致恶劣的连锁反应
      这样的择校潜规则,不但大大增加整个教育的社会成本和家长的压力,而且还滋生出一连串的教育体制弊端。
      例如,因为家长们知道了这些潜规则,考试分数成了比黄金还要贵的东西,哪怕就是1分的差别。没有钱的家庭,要让孩子进入这样的学校,唯一的途径,就是考出能够进入前200名的分数。就算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是拼命的往这个方向争取。
      你如此,我如此,人人都如此,每个家长都被逼疯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每个小孩还没有被母亲怀上之前,母亲就已经给他(她)制定了一条严密的学习计划,而不管这个计划有没有理性。当母亲苦,当父亲苦,当爷爷奶奶也苦。但是,最苦的就是那个还没有出生的小孩。还没有来到这个人世,就已经必须准备来吃苦了。否则,父母,爷爷奶奶,无法在朋友面前骄傲,否则,自己今后没有办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上等人。
      这就是每个中国小孩的宿命。
      可怕的教育成本
      在经济方面,我本月初在成都和一位大学司机的对话非常有意思。那个司机每月3000多元的固定收入,老婆也在同一个大学工作,每月也有3000多元,是一个国家单位的工薪家庭,房子也是大学的房改房。因为他们在大学的工作时间长,所以,一切听起来都是很不错的,不像那些刚参加工作的工薪阶级。
      我问他,‘你有小孩吗?现在读书了没有?’
      他说,‘我就一个女儿,现在读初中。’
      我说,‘她不用交学费吧?’
      他说,‘不用,不过,这个假期补习20天,我要交6000多元。每年三次补习,总共花近两万元。’
      我说,‘天啊,上学一年不要学费,补习这么短的时间,一年花2万,是这样的吗?’
      他说,‘是的,大家都这样。我们也只好跟着,就是想让小孩不要被她的同学看不起,今后上不了好学校。我们收入还好,房子也没有问题,我父母有大学的退休工资,也不需要我们的钱。我和老婆,就是把存的钱都给小孩读书了,也没有什么。’
      多么朴实的工人,多么实际的情况。他说没有什么,我却认为有什么。
      如果不是这个教育体系,他们会过得更好,可以有许多的钱去拉动所谓的内需,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升级和转型。把钱都扎堆在这个效率低下,摧残小孩身心健康的教育体系,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都是一种莫大的浪费。
      大家还记住我以前发的博文吗?我讲了一个北京的哥,还有一个北京的嫂的故事,他们最大的开支,也是小孩的补习费用。
      可见,这些补习的费用,是每个普通家庭一笔永远的开支。先不管这些开支给每个家庭造成的困难,给每个小孩造成的无比压力。我在这里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现在的学校不能在规定的学期里把课上好,非要让学生通过补习的方式才能够学到东西?
      也许,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比别的小孩更有竞争力。但是,当每个小孩和家长都做同样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竞争的环境呢?
      本末颠倒的教育体系是高分低能的原罪
      在这个恶性竞争的环境里,每个小孩都变成了读书的机器人。他们的目的就是读书,考试,考的越高越好。
      可是,高分数如果是通过长年累月的苦读,而不是通过劳逸结合,循序渐进,以及自己的主动兴趣,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在英国,中国学生遇到了英国学生。第一,他们的考试成绩不一定能够超越英国学生,如果入学的分数是一样的话。第二,自我思考,自我研究的能力,或者写作能力,中国学生往往不是英国学生的对手。而英国学生,他们的学习,不是从一开始就没天没夜的拼命的,他们大多数也不会为了争取一个什么学校而去一分一分的拼命的。
      在国内,许多大学生考了高分,进入理想的大学。但是,一旦进入大学,原来拼命的学习劲头突然间消失了。他们把中小学受到的压力,一下子从大学里得到释放,读书再也没有那么认真了。这当然还有大学本身的问题,而关于大学的种种问题,在这里就不必讨论了。
      要知道,中小学教育很重要,但是,真正能够让小孩成才的却是在大学的阶段。换句话说,大学教育是最关键的,不是中小学。当今的中国教育体制,本末颠倒,中小学拔苗助长,大学却缺乏最严密的教育科目设计,以及最优秀和最有责任心的老师。这不是大学的错,更不是老师的错,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人才聘用及考评体系。
      有的学生能混则混,而学校则能放则放,没有严格的淘汰制。我儿子4年前上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他的专业进去的学生都是AAA级的,一共145人。今年毕业的时候,只有115人毕业,4年间淘汰了30人。我不知道清华大学有没有这个胆量?如果没有这个胆量,想当世界一流的大学,那就慢慢的等吧。
      结束语
      我没有否定30多年来中国教育取得的成绩,我没有否定家长的苦心和努力是为了孩子好,我更没有否定孩子们的拼命精神是世界上最悲壮的。
      我在这里讲的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如果我们理性的改革目前这种择校制度,大学教育体制,资源分配体系,中国不仅能够教育好一流的人才,还可以极大的减轻家庭和小孩许多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至于如何改,我相信,中国不乏高见者。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的教育家和政府有没有勇气承认缺点,有没有勇气打破目前的利益链条,有没有勇气为中国的科技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采取一些以前不做,现在不敢做的果断措施?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610,890, 栏目计数: 5,604,094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