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领域中出现的许多令人困惑的现象,譬如储蓄的高增长、间接融资比例的居高不下、资本市场的低迷等等,都不再是孤立的、封闭的,不再可能单纯依靠行业自己的力量闭门解决。
中国老百姓爱储蓄,世人有目共睹。这些年虽然买房、购车,让老百姓花了不少钱,但储蓄居高不下的格局并未因此改变。有了余钱,老百姓仍习惯于放到银行。
开放式基金发行不断,但购买者寥寥;股市已跌到了1400点以下,仍乏人问津;柜台交易国债推出,光顾者不多……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老百姓钟情储蓄?
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储蓄增长与这样几个因素有关,一是退休保障,二是医疗保险,三是对下岗和失业的担忧,四是子女教育费用。前三项都与社会保障有关。也就是说,储蓄居高不下与人们的后顾之忧没有解决有关。虽然有基金、股票等投资工具,但这几年来它们令人失望的表现,让害怕风险的老百姓最终还是将目光投向了银行储蓄,因为储蓄有"保障"。
储蓄的持续增长以及居高不下,对个体而言是理性的抉择,但对全社会而言,却不是什么好现象。它不仅像"笼中虎",时时威胁着经济运行,而且彰显着财政货币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或者在某些方面是"失效"甚至是"无效"的。理由很简单,货币供应量和贷款的高增长,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都已经让很多资金转化成了消费型资金。政策的本意也是通过增加消费型资金来刺激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然而,当越来越多的流向老百姓手中的钱转化为储蓄,当老百姓手中的钱越来越多,而消费需求依然不高时,我们需要反思的就不仅仅是财政货币政策是否正确,或者财政货币的某些政策是否需要调整,而是应当着眼全局,从社会保障的健全、政策工具的创新,以及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的协调发展等更宏观的角度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大智慧了。
不独财政货币政策如此,资本市场的问题也同样如此。现在,股市为何缺乏吸引力成了证券市场上的热门话题。很多人从市盈率、全流通、法人治理结构、扩容、财富效应、资金等许多方面试图寻找答案。其实,资本市场的问题跟新形势下财政货币政策难以独自显效一样,都需要以系统的思维、开阔的眼光,站在高处找答案。资本市场演变成目前的样子,并非个人意志的体现,它与改革的进程、与国际经济的融合趋势、与当前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以及政策出台中的两难甚至尴尬处境等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密切联系。解决个中的问题仍需要大智慧,而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央行副行长李若谷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要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综合研究制定金融业发展规划,促进银行、证券、保险三大行业的协调对外;研究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促进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协调发展。
的确,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原先田园牧歌式的封闭格局打破,单一被多维取代,平面被立体替换,原先简单的结构关系,现在已是犬牙交错、盘根错节、千头万绪。经济金融领域中出现的许多令人困惑的现象,譬如储蓄的高增长、间接融资比例的居高不下、资本市场的低迷等等,都不再是孤立的、封闭的,不再可能单纯依靠行业自己的力量闭门解决。这些新变化、新现象、新问题深刻地提醒人们,在一个与世界不断融合、与国际不断接轨,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利益主体的博弈分外激烈的转型社会中,智慧来自立体的思维、多维的眼光、系统的把握和创新的思考,来自对表象下的本质的深入洞察和各行业政策间的默契配合,指望依靠某个行业单独的政策力量振臂一呼,并企图从此一劳永逸是困难的。
毕竟,政策不再是一家的事。(徐绍峰/资本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