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西方又唱“中国崩溃论” 为做空中国造势

    2010-05-18 08:19


    作者李静
    时间2010-05-17 17:13来源国际在线

      以悲观预测闻名的国际投资分析师麦嘉华,近日面对美国彭博新闻社发表了一番有关中国经济的高谈阔论:“泡沫化的信号全都出现了,无论如何,中国经济都将放缓,甚至是在未来9-12个月内崩溃”。

      当很多人都惊叹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时,麦嘉华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另类。近期,随着中国紧缩房地产业,A股市场的大幅跳水,通胀预期的逐渐升温,国际上看空中国经济的声音突然增多。以麦嘉华为代表的一批国外经济学家和对冲基金经理,纷纷加入到“中国经济崩溃论”的大合唱中。有专家认为,时隔10年后,“中国经济崩溃论”再度浮出水面,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因素,不排除某些投资者正在利用看空中国的声音来布局做空中国。

      十年前旧论沉渣泛起

      今年年初,有关“中国经济站在悬崖”的论调开始在一些西方媒体露头。进入四五月份,这早以不算“新闻”的旧调子愈发高涨了起来,麦嘉华、詹姆斯·查诺斯、肯尼斯·罗格夫等几位西方大腕级对冲基金经理及经济学家,集中向中国经济的“软肋”开火。

      华尔街著名对冲基金经理查诺斯声称,中国飙升的房地产业,是由大量涌入的投机资本支撑起来的,中国的情况比“迪拜糟糕1000倍,甚至更严重”。他甚至怀疑,超过8%的经济增长,“是中国伪造”的。香港对冲基金“独立战略”总裁大卫·罗奇近日指出,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目前已“站在悬崖边”,“面临着银行大规模放贷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冲击”。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夫也不无担忧地说,中国“因过度放贷引起的经济泡沫”破灭后,中国的经济增长有可能将跌至最低2%的水平,并引发一场在10年内都会造成影响的地区性经济衰退。

      其实,早在本世纪初,“中国经济崩溃”的论调曾流行过一阵子。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不少西方经济学家撰文,认为中国以高投入、低产出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和巨大能源消耗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正在逐渐步入死胡同,中国终将成为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

      2001年7月底,美国华裔律师章家敦在美国出版的《中国即将崩溃》一书,将“中国经济崩溃论”推到顶点。这种论调一直持续到2002年。此后一直到2009年,看空中国经济的声音变得非常少,即便有,也是从经济结构,比如过分依赖外需、投资储蓄失衡、资源能源对外依存度趋高等大结构方面来谈。与10年前的旧论相比,当下看空中国的声音,有了更为清晰的显性指标。

      各种泡沫为显性指标

      宣称“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人,所持理由不外乎三个:投资、房地产、信贷三大领域存在泡沫,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过大,人民币汇率带来的贸易优势逐渐丧失。

      麦嘉华就认为,中国投资长期过热,导致产能大量过剩,投资回报率下滑,同时银行大肆借贷,坏账激增的危险显著上升,加上房地产市场高烧不退和股市波动频繁,中国经济基本面不容乐观。美国西北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史宗瀚则对中国政府的负债状况表示担忧。他估计,2004年至2009年底中国政府投资实体负债额达到1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6万亿美元),占到了中国去年GDP的1/3,并称今年中国政府累计负债或许会达到GDP的96%,这增大了危机爆发的风险。而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以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为代表的一批人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购买力平价水平,中国出口商在这方面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某对冲基金公司的分析报告发现,中国信贷拉动增长的有效性在迅速消减。2000年至2008年,中国每1美元的GDP增长需要1.5美元的信贷,而2009年该比率恶化到了每1美元的GDP增长需要7 美元的信贷。信贷大量进入房地产与股市,对于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当有限。



        为做空中国造势

      唱空中国经济的论调在沉寂10年后重新出现,而且以经济学者和基金公司为主,引起了不少国内专家的思考。新华社国际部财经新闻采编室副主任明金维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华尔街有一些人专门选择做空与中国有关的股票和债券,这些人向媒体散布“中国经济崩溃论”,一方面是为了解释其投资策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制造相关舆论,使中国经济受到打压,以便从中牟利。

      不少西方媒体也认为查诺斯等人的言论有嫌疑。因为每当被问及他的做空中国计划时,查诺斯都毫不意外地拒绝正面回答。事实上,查诺斯等人已经在暗中布局做空中国的计划。有媒体曾披露,由于中国政府禁止外国投资者直接投资A股市场,查诺斯等人计划从外围入手,做空与中国信贷、房地产泡沫相关的资源型公司。巴西、澳大利亚的一些资源型公司都在其做空之列。

      专家认为,除了利益驱动外,麦嘉华等人的言论,也源于少数西方人看待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时一贯持有的偏见。明金维提到,西方总是有人喜欢用放大镜观察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问题,一有风吹草动就大肆炒作,对自己的危机却总是视而不见。通过美国次贷危机和最近爆发的希腊债务危机可以发现,国际上的很多经济评论人士都过多地强调新兴经济体的问题,却忽视了对发达经济体自身问题的反省和监督。

      做空中国者必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顾海兵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对于鼓吹“中国经济崩溃”的言论,“无论我们爱不爱听,都不必惊慌失措,更不用反应过度”,关键是要“耐心听取,认真思考”。

      明金维也认为,“中国经济崩溃论”的出台,反映出中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不容忽视。他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有经济学家估计,房地产和建筑业与中国经济的相关度超过了60%,远远高出正常水平。这说明,推动经济发展的相当一部分动力是盖房子。众所周知,房地产市场过热带来的隐患并不仅限于本行业内,而是还会对银行、金融等产业造成巨大影响,譬如一旦出现大规模违约断供,后果将非常严重。

      明金维说,靠房子只涨不跌的信念支撑的“非理性投机和追捧效应”,是目前泡沫越吹越大的动力。眼下,国内房贷违约率暂时较低,房贷资产在银行属于优质资产,因此银行有充足的投机动力把贷款提供给购房者,“这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情况有不少相似之处”。

      顾海兵强调,有问题并不等于就会崩溃。他说:“问题是不是严重到危机阶段,涉及到用什么标准去判断的问题,也就是说首先要设立一组指标,以反映中国经济的健康程度。但现在鼓吹'中国经济崩溃论’的人全都没有一套能够为科学基本认可的指标。”

      专家认为,做空中国者未必能取得成功。“一个坐拥两万多亿外汇储备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几个华尔街的投资者是没有能力去做空的,”明金维说。“从12年前国际炒家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港元保卫战中落败而逃就能看出,中国只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好,任何外来投资者都没有能力跟一个国家斗。”他强调,“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府在调控宏观经济方面,遇到过比现在严重得多的问题,相信中国政府有能力实现平稳的去泡沫化过程。”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27,075, 栏目计数: 5,738,892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