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会否出手“救市”关注央行货币政策可能的变化

    2003-08-27 08:53





      深沪股市投资者的眼光,全部盯在北京的证券商峰会。由于股市最近两个月来持续下跌,所以大家都关注当局是否能有“救市措施”出台。不过,从已经透露出来的消息看,证监会可能不会有什么具体的直接针对市场的措施。而实际上,能够对A股市场起作用的,恐怕还是央行的货币政策。
      经济好转并不必然带动股市上升
      深沪股市近日低走,上证指数距离这一波的谷底不过100多点,除开一些前期大涨的大盘股份,诸多上市企业股价反而出现了新低。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上半年的SARS冲击之后,6月份之后明显出现了补涨行情。工业生产值上半年增幅达17%,GDP增长8.2%,而且国内消费价格指数出现了明显而连续的上升,一转过去几年下跌的趋势,都说明今年经济确实出现了好转。然而,宏观经济的好转,很多时候并不必然带来股市上升的结果。
      中国的资本市场,基本上算是一个封闭体系。过去10多年来,A股市场一直存在着跷跷板效应。股市先是和期市和债市抢资金,更多的时候,则是和直接投资增长幅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宏观经济情况好转,直接投资增加,投入股市的资金规模会减少。
      中国所谓的“食利阶层”目前尚未成气候,富豪多是第一代,因此具有创业和直接投资的倾向。这和海外富裕阶层倾向寻找专业投资人士的情况非常不同。这些都是中国股市最重要的特征。
      而中国股市最重要的结构性特征,则是有关当局仍对国有机构进入股市有所顾虑。中国股市上市公司多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但介入市场的资金却主要来自民间。虽然近年来非国有经济已经占有中国经济的半壁河山,但如果以资产值算,或者以能够动用的资金规模来看,国有机构仍然能够占据总额的六七成。这等于是说,中国最有实力的机构,在股市中主要只是供应股票。
      因此,即使经济好转,企业盈利增加,也不一定会带来股市上升。因为企业盈利增加,会促进直接投资的增长,而投资在股市的资金就可能减少。
      而最重要的,是宏观经济的变化,可能促使央行改变货币政策。即使如某些经济学家建议的那样,微调利率来防止通胀复燃,由于是长期降息以来的首次逆转操作,也可能对股市造成严重的心理冲击。
      解决国有股问题需要长期规划
      不管如何,中短期A股市场不宜看得太淡,但长期观点,因为国有股流通的问题,却总让人不敢乐观。
      最近的券商峰会,根据透露出来的信息,有关当局只强调给券商更多的融资机会,并且更强调规范券商的行为,并没有直接针对市场的措施。
      某些市场流传的消息说,证监会负责人强调“将会把国有股的减持和流通,放在中长期时间跨度去考虑,近期内不会有动作”。这话说白了,就是本届证监会不会去碰这个烫手的山芋。虽然这个消息并未获得证实,但却是符合逻辑,符合中国官场的运作之道。然而对中国股市长远发展却未必有利。
      大家不妨稍作计算。深沪股市目前总市值大约有4万亿元,占中国GDP四成左右。如果增长到八成,而八年后中国GDP达到20万亿元,国有股累计规模将达到14万亿元规模,比现在的3万亿元左右增加了三倍多,情形只有更为吓人。
      股市是资本市场的核心,也是经济体系中资产优置的关键因素,这必须是高效公平和低成本,以目前中国股市“惟成份论”,市场分隔状态无法承担这一任务。因此最终的股市再次改革势在必行。
      但是,要想以最小代价完成这一转变,却非仅仅是靠证券市场内参与者和证监会就能够完成的。顺利完成这一转变,大概需要一段过程,其中,公平和公开是关键因素。最理想的状态,是有关当局提出一个中长期方案,明确解决的办法和时间表。
      只不过,眼前的代价需要有人承担责任,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市场必然是骂声一片。但实行下来,市场心态会逐渐稳定,不利因素提前消化,总比所有投资者总是抬着一只脚,做随时逃跑状要好得多。(廖仕明)


    《财经》杂志(2003年8月26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417,902, 栏目计数: 5,567,720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