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11-21 18:45:11
一、援武入道
从道教的历史看武与道的关系,我们不难发觉此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试看钟离权是将军,在沙场出生人死;吕洞宾有三乘剑术,有形剑、法剑和心剑;王重阳是武举,中甲科后易名世雄,字德威,愿望以武雄威天下,匡扶于世;张三丰更是太极拳的奠基者。修道之士,往往能通医卜星相术。无可否认,这就是“道在万物中”的现实,道徒只不过“武道合一”、“文道合一”、“医道合一”罢了。他们不是刻意附会,只是从不同的文化项目中体现道的存在,从而顺应自然。李小龙的武术举世知名,他也只不过是援武人道,借功夫的实践和表现,体验和证明道在武术之中。也由于此,李小龙更能尽其道而发挥拳术之极致,称之为“截拳道”。
二、武术像水
李小龙在论说武术家的修为时,他以水喻为武术的最高境界。他说:“学水吧,朋友!功夫就像水。当你倒水人杯子,水就变成杯子;当你倒水入茶壶,水就变成茶壶。”以水喻道本来就是老子论道的重要课题。《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又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之所以能胜于其它,是因为它具备最接近道的属性,而其中一种属性就是“柔”。所谓柔,是说水本身无固定的形态,它可以随环境而作出适应,让自己变成外物的形态。若以人性来比喻这个性格,就是无所执,是消融自我而容纳外间一切变化的能力,好像道的“虚怀若谷”。这种柔顺的程度在别的有形物质是看不到的。李小龙在武学上的提升.犹如一般道者在“得道”前有所“悟”一样。有一次,李小龙面对练武呆滞不前的困境,叶问认为他过于紧张,叫他放松,并叫他不要再练,回家好好想一想。李小龙在家停练足足一星期,但仍然想不通。他于是出海散心,划着小艇,愈想愈恼,便以拳击水。就是这么一个击水动作使他醒悟过来:“水,这种最基本的东西,不也就是功夫的要义吗?水正好为我证明了功夫的原理……水,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物质。这就是了,我一定要像水的本性一样。”于是,李小龙把自己的武学变成水,水是没有固定形态的,故他的武术也没有固定形态;水的柔弱是无坚不摧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拳术能最柔,就能最坚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李小龙当下面对的景象,水、舟和水击力,加上李小龙本身,骤然浑然成体,使水“几近于道”的现象了然泛现。李小龙的武术原理,就从这个“功夫像水”开始,踏人合于“道”的武术最高体现。
三、无法为法
所谓“截拳道”,只是一个有关拳击的概念,它本身并不是一种拳法或流派。如果用传统的功夫理念去了解不同类型的功夫流派,每个拳派都应该标志着它本身的拳术技巧和特点。譬如咏春拳有咏春拳的套路和拳击方法。比较注重埋身直拳短打,马步亦选用护裆明显的“二字钳羊马”;蔡李佛拳有蔡李佛拳的套路和出拳特点,比较注重活步抢攻,用尽腰马旋转力而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故马步走偏身而拳脚多是大开大合。李小龙的截拳道却没有套路和个别拳技的特征,它的特征就是没有特征。正如他的馆徽上列明的两句标语,“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一样,拳术不仅仅限于套路及某种个别的形式,而是超过了一切套路所涵盖的技术和招式,是一种无固定招式的拳术,与其说它是一个拳派,不如说是一个拳术观念。这明显是他把道家哲学融入武术原理的一大特征,也是传统武术的一大改革。
何谓“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呢?这句是源自老子思想的“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对“有”与“无”的阐释是先秦儒家中最透彻和最有体会的。“无”与“有”要连在一起讲,是道的两种不同的形态,其隐者为无,其显者为有。万事万物那个“有”的背后是个“无”,现象界一切表象是有,但支撑这个有的还是个无。如果以本体论来说明两者的关系,则无是本,有是末。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们所见到的万物变化,是由于“无”在作用着。当我们置身于有无之间,便能执中应道。庄子对应这个意思,提出了一个非常易懂的说法:“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齐物论》)。“道枢”是什么呢?庄子继续说:“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当事物的发展正处于相对性的互维因果关系时,若人置身于任何一边,必会遭逢相对的牵连而发生同样的相对性关系,这就是“偶”,只有置身于“环中”,超离一切二元对待,才能应对无穷。这个消融二元对待的定位就是道的定点,在庄子叫“道枢”,在老子叫“玄”,或“一”。“无为”,就是在这个没有二元对待的位置上出现,由于它定于“环中”,故能“应无穷”。由于它能应无穷,故可以“无不为”。李小龙的“无法”,就是寄意于这个“无为”的定位上,它既超越一切有为的拳法,亦能“应”一切拳法;它本身既是“无限”,故能“应”一切“有限”,可以“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故曰“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在这个超越一切拳法而本身仍是拳法来说,李小龙显然企图把他的拳法凌驾一切武术,把自己的武术提升至“道”的位置,成就出“武道合一”的武术最高境界。不过,能应无穷的拳技,实际kY.是一种什么样式的拳技呢?李小龙自小就习百家拳技。黑白武侠片前辈曹达华忆述,当年李小龙曾写信托其妻在港搜罗各类功夫书籍,并寄到美国去。可见李小龙钻研武学的苦心和毅力,绝对超过一般武术发烧友的程度。
在技击的实践上,李小龙不但很快掌握各种他认为有用及有效的传统功夫,更在强化其效用的前提下,借助西方的锻炼工具,如负重器械和沙包等,这表示所谓能应无穷的“无为”背后,现实上是一条艰辛之路。正如庄子在《养生主》所描述的庖丁,非经历过十九年,无数操崩刀刃的操刀经验,绝不能有“游于其刃”的“神功”。这一方面可说明李小龙的艰辛“得道”历程,也为那些渴求快餐式成就的人提示了一个修道明鉴:当下顿悟是否可以成仙成佛。
四、术进乎道
李小龙是念哲学的,他对道家思想的喜爱或许由于他在大学研究哲学的关系。他在大学时期写过一篇有关道与功夫原理的文章:《悟》。他说:“功夫是一种特殊的技巧,是一种精巧的艺术,而不是一种体力活动。这是一种必须使智能与技巧配合的一种精妙艺术。功夫的原理不是可以学得到的,就像一种科学,需要寻求实证而由实践中推得。必须顺其自然,像花朵一样,由摆脱了感情与欲望的思想中绽发出来。功夫原理的核心就是道——也就是宇宙的自发性。”他说,功夫不是一种体力活动,而是精巧的艺术。从这一点来说,他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武术家了。在他那个年代,甚少“教头”会有这种看法。因为,“打”是一种体力活动,打倒敌人可以讲究技巧,对于标榜“打”的同期武林前辈来说,没有什么艺术存在。五十年代香港教头一般不叫武术家,就是因为大多数为人师傅的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内家拳有太极、八卦,及“以意行气”等哲学理论做背景,圈内尚有些能文能武的师傅;外家拳呢?五六十年代的打手多在黑社会中活动,讲打讲杀而不讲哲学理论,教练也只教拳而不教理,教拳师傅也多在酒楼工会、小贩工会及同乡会等社团执教,徒弟也多见于草根阶层,教育水平并不高,故无必要讲授武学理论及人生哲理。被列人中学教科书的《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在普及教育的环境下,也不见得有过普遍的认识,更遑论李小龙提到源出于《庖丁解牛》“进乎技矣”的“道”,在五十年代,似乎非受过大学教育水平是不能理解的。在李小龙的武术体现中,他确是朝着与道同体的方向迈进。武术犹如庖丁的刀术,当技术达至臻境而与智能结合,就可以达到像庖丁操刀“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艺术境界,那即是“武道合一”。李小龙论武而能提到“功夫原理的核心就是宇宙的自发性”,诚非一般武术理论所能触及的高度。简单地讲,这句话就是“道法自然”;功夫,是肢体自自然然地在适当时候爆发出来的技巧,随心所欲便能达到击打目的,就是“道”。李小龙以英文名之为“TheWayofInter-cepting Fist”,意谓利用直觉作出自然反应,运用最快最有效的阻截和击打方法。从这个命名,我们是否也察觉到李小龙已引用了两大思想家的观念,其一是老子的“道法自然”,另一是孔子的“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超然意象。
五、得鱼忘筌
李小龙的武术哲思充分地反映于《龙争虎斗》电影中。电影刻意塑造李小龙为一个武功高强的少林俗家弟子之余,也具备着极高的武学智能。电影初段有一场指导董玮的戏。功夫的重点之一,是要靠本能直觉作出最快及最有效的反应。李小龙叫董玮望着他的指头,可董玮的反应实在太慢了。因为,董玮只见指头而不见指头所指的月亮,“以手指月”本来是中国宗教哲学中一个常见的譬喻,尤多见于宋明理学和佛学,表达本与末、假与空、体与用、手段与目的等关系。这个辩论可见于魏晋南北朝的玄学辩论中,王弼有“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的“言不尽意”论;亦见于《大乘起信论》所谓“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及后来禅宗常说的“言语道断,心行路绝”。而观念则可追溯至《老》、《庄》、《系辞》。《老子》有“道可道,非常道”;《庄子·外物》有“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系辞传》有“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李小龙把功夫提升到这个境界,可谓前无古人。在李小龙的眼中,功夫技巧似乎不是武学的终极,更重要的似乎是功夫背后带给我们有关生命的启示。他在公开解释他创立“截拳道”〈JEETKUNEDO〉时讲及手指与月亮的关系:“要理解截拳道,就像用手指指向月亮一样,千万不要误将手指当成月亮,更不可专注于手指而忽略天空其它美景。手指的作用,只是指引‘光明’,至于你能获得多少,抑或眼界有几遥远?便要靠自己努力去领悟与争取了。”显然,李小龙的“手指”是指武术形式、招式和各门各派的击打方法,只可以看成一种手段,它们本身不是武术的终极。所谓“光明”,是一条无穷无尽的路。武术的终极,似乎在这个讲法之下无法定义,亦无从描述,是透过你自己的努力和智能去掌握它,你获得多少便是多少。武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超越武术本身,得鱼而忘筌的非武术境界。换一个方式表达之,这就是道。说这一番话时的李小龙,已兼具功夫作为技击手段的功夫造诣,亦到了超越技击层面而臻至“武道合一”的最高境界。唯有这个境界,李小龙才能发表出“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的拳术理论。
(六)超越生死
关于生死问题,对于一个已经穷究生命意义和实践了生存价值的“得道”者而言,并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庄子可以面对妻子的逝世“鼓盆而歌”,老子叫人去掉“吾身”便能消除生命中的一切“大患”。李小龙的功夫,通过几套震慑人心的电影的展示,在技术与智能、觉悟与实践之间,似乎看到了话语的句号,尽矣。
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功夫潮,主要是传统南派功夫的天下,例如咏春、蔡李佛、龙形、洪拳、朱家螳螂等,而擂台上的技术也因国术门派众多而出现五花八门的打法和桩手。后来拳赛主办者因为商业因素引入了外国拳手,间接推高了擂台比赛的质素;当时被认为擂台所向披靡的泰拳也因此被邀请上台竞技。由于泰拳的训练原本就是二人对垒的擂台式打法,他们直接运用肢体最硬朗的工具——拳肘脚膝,再加上刻苦的体能及抗打训练,在这个擂台竞赛上,中国功夫往往被视为愚昧而易被击倒。当然,中国功夫的训练意识主要是街头实战,如果要中国功夫上擂台,最适合中国功夫的擂台样式,并不是两个人、两个拳套和四条围绳,而是签生死约,无任何护具,无任何规例,“雷老虎式”的擂台打法。自泰拳引入香港,就一直被誉为最厉害的打法。《唐山大兄》取景是东南亚,李小龙写其中一场戏,他在冰厂扔掉玉项链之后,单独迎战一群捣乱鬼。他扎好了马,叫了两声“来吧来吧!”有一个拿着小刀首先前来攻击,李小龙马上闪电般的踢出两脚,一脚踢中小刀,小刀还未落地,第二脚就中了面部,敌人来不及反应便倒下了。李小龙的脚法本来已出名,又重又劲,但这两脚却是快。其实,李小龙借用了泰拳的点步弹跳法,将第二脚在瞬间送出。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李小龙的武学态度像水,“你最厉害的功夫是什么,我就用你最好的功夫打你”。这出电影是要用泰式打法打垮泰仔。
日本人的功夫是柔道和空手道,而日本人的剑道和双节棍是非常出色的。李小龙第二部电影《精武门》就以日本人功夫为主题。为证明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他以陈真的角色进入日本武道场。首先用非常简单而有效的柔道技巧把拦截者摔倒于地,以显示其超卓的功夫,却又不固执于传统国术的框框。随着是一轮群斗,在双拳难敌二十多人的情况下,李小龙拔出日本人最擅长的双节棍,耍出比日本人更漂亮更实用得多的双节棍法。对于李小龙这一场戏的设计,我又只会认为,他是想说明“你最厉害的功夫是什么,我就用你最好的功夫打你”。
他往下要表达的,就是西洋人沿袭已久的西洋拳、跆拳道、空手道和踢拳道。《猛龙过江》就是对应西方武术而设计的电影。李小龙在餐馆后巷打退洋鬼子一幕,有趣的是,他虽以中国功夫为名,但他击倒洋鬼子的功夫并非什么三战步、沉桥标指或转身鞭捶,而是西洋人钟爱的跆拳道腿法“小龙问路”和“乌龙摆尾”。李小龙在罗马斗兽场与罗礼士的角斗中,罗礼士以其一轮漂亮腿击占尽上风之际,李小龙运用那源自西洋拳击但又加以改良的步法,巧妙地消解了凌厉的腿击,罗礼士在毫无办法之下,被小龙运用同样的腿击击倒,最后李小龙再补以中国功夫中的擒拿脱臼技法,把罗礼士消灭。这场戏不单是在表达李小龙的超卓功夫,更重要的仍是要告诉看官,武术不能被形式所限,李小龙是可以接受、容纳别人优越的技术,从而苦练,实践,超越。再一次证明“你最厉害的功夫是什么,我就用你最好的功夫打你”。
李小龙在《龙争虎斗》中饰演一个出自少林寺而兼具智能的俗家弟子。“天下武功出少林”,传统功夫本来就有这个意识,李小龙极有可能朝着这个方向去演绎,不过,我们可以注意一下,经过前面几出电影的设计,李小龙似乎已把全世界被视为强劲的武术都打尽了,外国武术被打垮之后,是否残余一个颇具挑战的中国功夫尚未打败呢,今次他选取竞技的对象不是外国武术,而是被认为是中国功夫最强并最根源的少林武术。这是否反映了他要为传统功夫来一个彻底的改革,为固步自封的传统武术来一个当头棒喝?李小龙因此而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智能的武人,借助宗教的心性修为,表达出武术的最高境界。少林武功象征一个深固的历史源流,李小龙对少林武功提出挑战,对一般习武人来说,本来就是一个大不讳。然而,李小龙为了传达真正的功夫境界,不得不破旧立新。还有值得注意的是,李小龙选择石坚作为对手,其实隐藏着另一个象征意义。就是说,在普遍的香港人意识中,石坚代表着武打明星中最具真功夫的一个,他的传统功夫训练源自广州精武会,是彻头彻尾的武林高手。石坚以近三百部《黄飞鸿》电影中饰演奸角而闻名,是街知巷闻的;而他的武功亦深人民心,其形象在武林界是鹤立鸡群的。李小龙要挑战传统功夫,必然想到石坚,因为石坚具有象征性,只要打垮石坚,就等于打垮了传统真功夫。
作为一个追求武术最高境界的高人,当然不像一般武者,把武术看成是一‘种外在的,应用的价值那么肤浅。在这个指向下,真正的敌人就不再是《唐山大兄》的冰厂老板,不会是《精武门》中的日本人,也不是《猛龙过江》的世界冠军,而是自己人,甚至是自己。似乎打尽全世界最强武术的李小龙,今趟要打自己了。那就先打自己人石坚吧!石坚除了超卓的少林功夫,还有奇异武器——一只钢手掌。这只钢手掌具有深远意味。因为,传统武者一般认为,武术最高境界就是具有“铁布衫”、“金钟罩”、“铁砂掌”等几乎是刀枪不入而又可以击人如委土的神功。毫无疑问,钢手掌就在“铁砂掌”的观念下设计了出来,不过,它比“铁砂掌”更厉害。在《龙争虎斗》中,李小龙以不同形式逐步“击倒”一切代表传统的武术,个中包括太极推手、飞镖、北派翻腾技、缨枪等。最后,也是该片还未交代的一个最厉害的敌人,就是自己。李小龙透过镜子的反影,带出现象的不真实性,当中极有玄学意味,也似佛家“缘起性空”,从而说明击打对象的虚幻,回应序幕时师徒间的讨论。序幕有一场戏,李小龙被大师问及何谓最高武术,他很自信地答:“武术的最高境界是把技巧隐于无形,在不须思考之下自然地击倒对手厂这个思想其实就是截拳道。大师补充说:“敌人是一个幻影,真正的敌人藏身于其后,只要消灭敌人的幻影,便可以消灭敌人的真身。”如果李小龙仅是一个幻影,真正的李小龙藏身于其后,要打倒自己真正的敌人,就先要打倒李小龙这个幻影。这根本是一个吊诡。不幸的足,这个意思竟然成为事实。李小龙在现实中真的很严肃的玩这个关乎生死的游戏,下一个计划就是拍《死亡游戏》。
李小龙的电影要连在一起看,才能发觉他要透过电影来表达他的武术理念和功夫境界。最重要的还是他制作电影的智能,正如他说的,“这是一种必须使智能与技巧配合的一种精妙艺术”。只看一部李小龙电影是看不出这种“武学智能”的。他要打尽世上认为最好打的武林高手。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不是用自己“固定”的功夫,而是用了别人自以为是,固有而又最强劲的功夫打倒别人。他实践着道家式的武学智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
武术最高峰不在乎打倒外在的一个敌人,而是超越生死。武术最后要战胜的是对象与自己、幻影与真身、生存与死亡等二元对立,把技巧消融于无形。如果用老子的语言来表述,那就是由“二”提升至“一”的境界。《死亡游戏》就是表述超越生死的武学最高境界。于是,也就因为要表达这个观念,小龙要自己打自己,而肯定了的结局——小龙必死!也正是他的死,他的武学才能长存人间,他的武学最高境界才可以恰当地遗教后人。李小龙吻合了并实践了老子的“死而不亡者寿”。他是否不知不觉地也用上了全副生命来拍这部“电影”?《死亡游戏》是一出非常挖苦的电影。“死亡游戏”是一个非常挖苦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