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1月22日电(记者 王攀 孟娜 陈济朋)21岁的晋晓玉只带了两个手提袋回河南老家。虽然打算回去结婚,但她还是把更多的行李留在了此前就职的一家纺织企业的员工宿舍里。
已经在珠三角辗转打工三年多的晋晓玉说:“我打算明年春节后回来,我在广州住习惯了。”她表示,与失业相比,她更像是“停薪留职”。企业承诺为她和离职的同事保留工作岗位,如果明年企业经营形势有所好转,仍然将接纳她们回来工作。
作为吸纳了超过3000万农民工的珠三角地区的核心火车站,广州火车站的客运状态可以视作一个重要指标――来自该站的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每天经过该站去往各地的乘客人数大约在6.8万人到7万人之间,比往年同期只略有增长。
在北京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部分媒体报道的中国一些企业出现大规模裁员,沿海地区农民工因失业出现“返乡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20日表示,根据该部近期在全国各地的调研,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裁员和农民工返乡潮。
以农民工输出大省江西省为例,江西在外省打工人员为680万人,目前统计回到家乡的是30万人,不到5%。“但是目前形势还在进一步的发展,农民工返乡也在逐渐增加,对此我们还是要高度关注。”尹蔚民说。
眼下,在珠三角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倒闭或效益不佳,一些农民工选择暂时回乡,而更多的农民工选择继续他们的“城市梦”,继续在珠三角工作。但事实表明,无论选择回去,还是留下,农民工的心中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35岁的四川农民工王善健熟悉地里的农活。他说,现在政府给予农业生产大量补贴,免去了不少税费,让他对重新返乡种地充满希望。
20岁的周雄已经在广东打工四年了,他一直在家具厂里做喷漆的工作。这次准备回四川学些机修方面的技术。他说,“现在家乡机会也比较多,我还是想将来自己做生意。”
与此同时,一些订单相对仍然充足的企业仍在保持招工规模。在东莞,有着6000多名员工的龙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挂出了“本厂订单足、福利好,近期招聘员工”的大条幅,董事总经理梁钟铭说,企业对自身充满信心,现在是吸引技术熟练工人的大好时机。
28岁的朱少玲两个月前辞工到东莞的多宝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工作,一心想留在城市里生活的她自信地说,“目前,我的朋友圈里如果自己愿意,还没有找不到工作的,相信只要有技术就可以长久地留在城市里,将来在这里安个家。”
从事微型风扇生产的建凖电子公司董事长黄石发则说,由于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和技术,预计能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企业正筹备从珠三角和长三角关闭的小工厂里收购设备和招揽技术人才。
深圳市贸易工业局副局长殷勇说,这种情况在农民工密集的深圳并不罕见。而另有一些企业“停工不放人”,通过放假、培训和调剂工作时间、给予生活补贴的方式保持了劳动队伍。
“这表明中国经济个体本身并没有出大毛病,主要是国际市场波动造成的负面影响加大。如果未来情况好转,这些企业仍然有望恢复用工量。”殷勇说。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郑梓桢说,眼下中国社会面对的是改革开放30年间成长起来的一批新生代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不同,这些20至30岁之间的年轻人更熟悉的是城市生活,而且很多人并不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因此他认为,还是要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多创造劳动机会。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中国农民工约有2.3亿,其中外出人员大约有1.2亿。在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政府很重视对农民工利益的保护。
尹蔚民说,“我们已经要求输入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对下岗的农民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积极地提供就业服务、积极地提供岗位的信息,使他们能够在输入地找到合适的工作。”他表示,输出地有关部门应利用乡镇的劳动保障平台,为返乡的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或返乡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来自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消息称,广东将积极与甘肃等地合作,建立长期定点劳务输出和接纳的合作。安徽、江苏、江西三省22个市的劳动保障局则计划进一步挖掘就业岗位,共建用工信息发布平台。
有关专家表示,中国近期出台和实施的新一轮扶持经济发展的政策将给农民工就业带来新的契机。
“农民工是工程建设的主力军,中国政府目前加快进行的安居工程、医疗文教、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工程建设以及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持等,都将为农民工增创大量的就业机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姜长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