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樊纲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悲哀 http://zhudaming.blog.hexun.com/21286895_d.html 2008-07-28 10:45
朱大鸣 面对中国成千上万民营企业已经发生倒闭或即将倒闭,多多少少人面临着失业危机;面对中国股市狂跌,其幅度已经与越南股市不分上下,在8个月的短短时间内,下跌幅度达到了56%;面对中国经济由于从紧导致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在加大的局面。我们的经济学,带着多项美丽花环头衔的樊纲先生还在一味的叫嚷:目前出口减少、顺差减少、CPI上涨压力大、不少企业倒闭、股市调整、部分地区楼市调整,但他强调“这些调整都是正常的”。 难道中国民营实体经济非要到了全部死亡才是不正常吗(当然,樊纲不是企业主,体味不了企业现在的难处,不是企业员工,体味工作可能失去和工资没保障的滋味)?最近高层调研不断地升级。主席和总理近期又开始分赴山东、广东调研,而就在此前,高层领导人不断地去浙江、江苏、上海等地调研。关键在于一系列的民企正面临着危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浙江义乌昔日的明星企业“金乌集团”,如今因数亿元巨债面临“土崩瓦解”,目前在义乌已经有近三成民营企业资金断链。而在浙江这个民营企业多达数百万之众的省份,类似的问题极为突出。令人不安的是,更大的民企“倒闭潮”正在全国蔓延。 笔者认为,民企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和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组织(多少农民在民企企业里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民营企业影响的不仅仅是农民的生活方式,更深刻的影响到生产方式——从面朝黄土到面朝机器、电脑等等),最近发生的民企资金危机不能不令人反思,而恰恰这些细节,联系到大宏观来看,华东经济趋缓、珠三角开始出现衰落,这正是我们期待政策回暖的内在因素。不过,很明显的看出,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不是我们国家造成的,而是国际性的通胀引致的,最显著的表现是:出口企业出口越来越困难。 07年四季度实行了从紧货币政策以来,老百姓在经济上没有看到实质性利好,由于美元的不断贬值,造成国际整体物价迅猛增长,特别是原材料、石油、粮食价格涨价过猛,至致使国内成本价格迅速高升,本轮通胀完全是输入型的。全球在通涨,中国又不是在月球上生存,与世隔绝。不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接,一味的依靠货币政策,结果会造成经济不断下滑。 中国的国情不能完全按照西方经济理论来行事,其中错综复杂,中央与地方,央企与民企,垄断与竞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行政垄断与市场竞争都会产生矛盾。我们这些闭门造车的所谓经济学家只会照搬西方经济理论,而很少顾问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一线实体经济与频临失业大军的劳苦民众。 宏观政策将由从紧转向宽松,关键要看三个指标的变化。一是看通货膨胀率。如果通货膨胀率回落到合理的水平,控制通胀的必要性将会降低,从紧的政策将会出现松动。随着国际油价的下挫,大宗商品价格也会下降,通胀压力就会减少,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的,上个月的CPI已经下降到6.1%,油价还在下降。二是看出口。出口是受世界经济调整影响最大的一个变量,出口增长率急剧回落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如果出现这种迹象,国家的宏观政策毫无疑问将做调整。珠三角、长三角出口出现下滑,企业面临着危机。三是看GDP。如果GDP增长率迅速回落,硬着陆风险加大的话,从紧的政策将作调整。目前的GDP虽然增速还算正常,但已经放缓了,如果微观的企业出现了问题,那么,很难保障GDP不下降到一位数。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难道就是“货币政策紧缩委员会”吗?一路紧缩而不是审时度势来给政府做出更科学的决策与建议?现在高层领导不断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樊纲之流们是否到来民众中,到了经济实体中,听呼声、了民意呢?根本没有!而是整天在拍着脑袋,凭着自己的感觉在说话。 不是吗?樊纲曾说过极为可笑的谬论, “高油价会让一些行业的发展受到阻碍,也会给其他行业带来机会,比如高油价对汽车行业不利,但可能会刺激自行车行业的发展”。也就说人们回到远古时代,那就是不需要担心每天的油价高低了,这类话决不是一位称职的经济学家该说的话。 樊纲声称,从紧政策不能放松,加息与否需看美国“脸色”。一路紧缩政策老美最为开心,上了美国人的当,还在为自己得意忘形。我想,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要给中国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建议带来可操作性,积极的财政政策总的要有足够的财政收入来保障的,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享有“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之美誉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老先生,7月22日为当下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诸多难题,逐一开出化解之良方。他提出应该减税;对于从紧政策,他强调应尽量保护中小企业、保护就业。现在股市出现问题,政府救市是应该的。“问题是怎样对症下药,政府是不是该直接干预股市以及楼市。” 关于目前宏观经济的焦点问题——反通胀和保增长,吴敬琏的“药方”是:一方面坚持总量紧缩,另一方面从机制上改善和提高企业的效率。吴敬琏指出,在紧缩银根背景下,前段时间主要受损的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就业等诸多问题。“在坚持货币总量紧缩的同时,现在应尽量保护中小企业,保证它们正常的贷款需求。”吴敬琏表示,18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每年都超过了20%,“眼下到了该减税的时候”。 而相比之下的樊纲在公开场合的言论显得多么苍白与虚脱,而只会鼓吹流动性过剩,樊纲你不从事实业,不知道实业油盐酱醋茶的困境,不知道现在很多企业都缺钱,而且,已经形成了资金危机。 最后以一位网友的帖子来结束本文: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包括货币委员会成员,居然没有一个从国际大背景情况下分析问题,是不懂也,还是知而不言也?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公开场合的言论总是代表了他们的观点的,看到这些言论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悲哀!悲哉!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