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爆发整整一年,似有愈演愈烈之势。山雨欲来之时,伟大的经济学家、预言家、“魔术师”格林斯潘已在掌声中谢幕。但是且慢,如今面对一片狼藉,人们有必要追问:预察风险,消弭危局,当时的格老是不能也?是不为也?此时此地,股市救与不救的争论沸反盈天,追问格林斯潘,正可提供一种别样的视角——《新民周刊》
从神坛到审判台只有一步之遥。
被称为“世上最伟大央行行长”的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恐怕没有想到,在退休两年多之后,对他的“清算”之声来得如此凶猛。
格林斯潘曾集各种荣耀于一身。在其主政美联储的18年时间里,美国经济出现了创纪录的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期,中间只发生过两次温和的衰退。载着“经济沙皇”、“美元先生”、“反通胀斗士”等美誉,格老于2006年1月卸任。彼时,美国经济强劲,通胀水平低,股价和房价都在节节上涨。
很快,危机的种子开始发芽。房价不再上涨,房屋建设开始下滑,次级抵押贷款的拖欠情况越来越严重,一些贷款机构和对冲基金难以为继而破产。次贷危机全面爆发。
人们才发现,“宽松的艾伦”(Easy Alan)难辞其咎。
目前,对格林斯潘的指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在2001年至2003年,美联储为了减轻互联网泡沫破灭对经济的影响而降息太多。随后的加息步伐又太慢。低利率刺激了抵押贷款和过度消费,造成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
其二,美联储监管太过松懈。央行降低了抵押贷款的标准,以至信用状况不佳的贷款人以极低的成本通过贷款得以购买房屋,而在房产泡沫破灭时,这些人最终无法偿还贷款而破产。
反格林斯潘的情绪在蔓延。类似“格林斯潘致死人数统计”等文章在网络上受到追捧;《格林斯潘的泡沫:美联储的无知年代》,已多次再版。
尽管,格林斯潘面对这些指责感到很委屈,“以前我因莫须有的原因受到赞扬,而现在又因莫须有的原因受到责难”,“我想不出美联储的决策过程有哪一次是不对的。”但这些辩解还是显得苍白。
该来的总会来,该受的痛苦也无法逃避。(记者 马娟)
反思 格老的大问题:货币政策到底能起多大作用
前几年红红火火的华尔街如今变得“尸横遍野”,金融业在穷于应对的同时,将矛头对准了曾经的“偶像”——格林斯潘。低利率和放松管制这两项原本被认为其功绩的行为,瞬间成了“千夫所指”,格老则显得有点悲愤和委屈。到底是“其兴也格老,其亡也格老”,还是说人们仅仅是为这场危机找一个替罪羊?看来,格老无法脱责……
追问 格林斯潘的好时光已然过去 伯南克如何选择
次贷危机的战火让本已卸任的格林斯潘备受煎熬。人们纷纷指责,格林斯潘在任时奉行的低利率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失职,为当前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甚至用“斯人已去,遗害犹在”来形容格老的影响。
面对这些指责,格林斯潘认为有失公允。他在近日辩解道,当时联储降息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预防可能发生的通货紧缩。“我想不出美联储的决策过程有哪一次是不对的。” 无论如何,危机已然发生,难题留给了后任。
责难 正是美联储 打开了货币的水龙头
从很大程度上说,美国的危机实乃美联储一手造成,又被布什政府推波助澜。罪魁祸首则非艾伦·格林斯潘莫属,他为现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留下了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不过格林斯潘在任的那些年,伯南克已经是美联储的一名官员,他也没有正确地判断出美联储政策中所出现的日益严重的问题。
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联储任由信贷繁荣肆意发展,如一辆破车开足马力,横冲直撞,最终走向崩溃的边缘。
功过 格老的伟大与遗憾:谁能真正踏准货币调控的节拍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攻击,格老的辩解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尽管如此,对这样一位财经大师进行全面否定还是不公正的。在近20年的执政期间,作为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展现了其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和金融格局超凡的判断能力和调控艺术。面对着1987年的股灾、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的网络股泡沫破裂、“9·11事件”对金融市场可能的冲击,美联储在格林斯潘的领导下,体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总之,格林斯潘用他非凡的洞察力和执行艺术,不停地运动着经济和金融的杠杆,基本上把握了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的规律,精确地引导着金融市场的预期,为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哪怕在次级按揭贷款中负有一定的责任,我们仍然必须承认他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