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关注逃顶抄底 不如坚定价值投资

    2007-10-28 20:45


     

      主持人:王晶

      嘉 宾:国投瑞银研究部总监 创新动力基金和融鑫基金基金经理 靳奕女士

      

      本周市场在高位剧烈震荡,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也出现了大幅波动,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投资者开始担心顶部是否已经来临。下一步投资者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把握机会,规避风险呢?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总监、创新动力基金和融鑫基金基金经理靳奕女士认为,投资者不应过分关注如何抓住市场的每个顶部和底部,而是应该坚定价值投资,选择质量好、成长性好的股票。

      市场焦虑是正常现象

      主持人:市场突破6000点之后震荡明显加大,成交也出现了明显的萎缩,周四大跌更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惧心理,您对目前的市场怎么看?

      靳奕:现在中国市场估值偏高,这是一个事实。至于是不是出现泡沫,我自己觉得存在结构性泡沫。这一点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明年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平均不到30倍,同时中国市场盈利增长速度非常高,在这样高增长情况下有些相对高的估值也是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在一个大牛市里,投资者觉得什么都好,风险承受力很强,所以它会出现一个情况,就是良莠不分,好的、不好的股票都上涨,获得差不多的估值;另外还有一些讲故事的股票会给很高的估值;还有一些中长期波动性比较大的周期性行业,现在的盈利处于周期比较高的位置,被给予和那些成长性稳定的企业一样或者更高的估值。所以说,我觉得目前有些结构性的泡沫。

      至于市场的波动,涨或者跌都是很正常的。目前整个股市估值已经不算低,而且这两年以来涨幅非常的大,所以在这个比较高估值的点位上大家心理承受力相对会差一些,比较容易紧张,我觉得这是正常的。至于是不是会出现比较大的调整,我觉得要看市场整个的情绪变化,我觉得应该是一个短期的调整吧。

      投资需要持之以恒

      主持人:多数投资者包括基金在目前市场处于高位的策略都是看空不做空,等待、观望,比较最近巴菲特沽空中石油的做法,有人说我们的基金更像一个趋势投资者而不是价值投资者。您觉得呢?

      靳奕:我觉得这样单纯去比较并不太合适。巴菲特投中石油时间很长,涨幅也很大,他卖完这支股票可能去投资成长性和价值更好的股票。而我们基本上只能在A股市场投资,选择并不是很多,所以在目前这个市场上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寻找长期盈利增长比较确定,估值相对较低的股票并坚定持有。经过近期的调整,市场上有不少股票未来有较稳定的成长性,根据明年盈利估值二十多倍,我觉得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主持人:在目前这种比较微妙、复杂的市场形势下,作为基金来讲目前以及下一阶段的操作策略是怎么样的?

      靳奕:我想我们不可能抓住市场的每个顶部和底部,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坚定长期投资,选择质地好、成长性好的股票,相信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股票的盈利和价格会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抓住市场波动带来的机会做一些调整,还可以抓住一些交易的机会。

      主持人:能不能给我们的投资者介绍一下你们的理念和风格?

      靳奕:我比较重视风险的控制和长期的回报。我买股票,首先是强调要有安全性,替人理财跟管自己的钱一样,保本是第一,然后再追求回报。作为国投瑞银来讲,包括我管理基金的操作,都比较重视安全性,不会走极端,比如很高的换手率或者过于集中的配置。其次我在投资的时候,考量一家公司时很在意它过往的业绩,看的时间比较长,三年至五年,如果这个公司过往的业绩都不是很好,即使它给我描绘一个很好的蓝图,那我还是可能会很谨慎,看你能不能实现你所讲的这些东西,我觉得那个时候也不晚。另外,看一家公司未来成长性,我比较关注它的盈利增长是不是靠资金推动,是不是要靠不停融资投入才能实现增长。有议价能力的公司,像最近涨得很好的白酒行业,不需要很多投资,通过产品提价后新增收入几乎都变成利润,这些公司创造回报的能力就比较高。

      我认为投资者需要持之以恒。举个例子,初始投资一万块,每年10%的回报,并将获得的回报全部再投资,25年以后将变成10万块,30年后变成17万块,财富积累是很可观的。所以不要抱着一年翻一两倍的想法投资,这种市场环境是很少遇到的。不要担心短期的波动。你只要相信你投资的股票或基金,它符合你的理念,就要长期持有。

      长期看好银行业

      主持人:现在多数机构在谈到未来所看好的行业时,几乎众口一词是金融、地产、机械工程这些,您有一些其他的补充吗?

      靳奕:我个人对银行长期还是蛮看好的。我觉得银行未来中间业务增长会很快,而它传统的业务会随着中国GDP有比较稳定的增长。另外我觉得银行一个最大的优势是它的渠道,而且银行业可以看得很长。至于地产,最近确实比较热,因为有人民币升值的概念以及短期业绩的支撑,但我想的可能更长,作为一个发展商,保持业绩的增长,要不停地建住宅,不停拿地,现在中国的需求非常大,处于高速上升阶段。但是15、20年之后大家都有自己的房子,同时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时候虽然也有房子要建,但未必有这么大的需求,这样就难以保持增长。这也是世界最大市值的公司里没有地产公司的原因。我喜欢有比较确定的资产注入、没有太高溢价的公司。机械方面,现在中国公司国际竞争力很强,出口增长非常快,而我们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国内的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很大,所以机械也是我看好的一个行业。

      另外我也看好稳定成长的行业,包括零售、消费、食品饮料等,最近我们看到食品饮料的涨幅很好,品牌公司具备提价能力,所以是很好的防通胀工具。零售公司盈利有很好的杠杆效应,收入上升大部分转化为盈利。我们选择的时候注重选择在长期竞争中可以胜出的,真正能做好零售的股票,因为零售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新的shopping MALL,百货商店都在开,我肯定愿意付出溢价来买做得好的、长期存在的公司。

      现在更要关注基本面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来关注一下网友提问的情况,这位网友提问,最近市场的“二八”现象非常明显,指数相当程度上就是几只指标股,尤其是中国石化在支撑,请问这些指标股会不会补跌,从而进一步杀伤市场?

      靳奕:我觉得“二八”现象前一阵子挺明显的,只有一些蓝筹股、指标股在涨,一些前期涨幅高的基金重仓股持续下跌。造成这种现象的情况可能跟部分基金的操作有关。但长期表现离不开盈利增长。那些没有足够的成长性支持但目前享有高估值的股票,在市场下跌的时候持有者心里会发虚,要减持的时候也会首先减持一些相对来说价值和成长性没有那么好的股票,这样的公司放一两年来看它股价的表现也不会特别好。基金重仓的一些股票成长性很好,而且都是比较真实的,在股改之前,有很多隐藏或转移业绩的情况,但今年这种现象很少了,扣除投资收益部分的盈利增长也很快,这些公司的股价表现会越来越好。

      主持人:我们再来看下一个问题。就目前赚了指数亏了钱的现象当中,散户如果被套应该如何自己解套,有些什么方法呢?

      靳奕:赚了指数亏了钱,我觉得可能是你的股票有问题,建议还是再审视一下你的股票,回到基本面,分析它的竞争环境、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行业的成长性和公司的成长性,如果公司可能提升在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它的成长性会高于行业的成长性。你再分析它的财务报表现金流、负债情况、盈利情况。如果估值还比较低、成长性也很好的话,我觉得你可以坚定地持有它。短期投资的时点没有任何人能踩得准,长期看会更清楚一些。

      主持人:周四公布的前三季度数据,GDP增长11.5%,CPI增长4.1%,请问您对这个数据怎么看?短期内会不会有多大调控举措呢?

      靳奕:GDP增长11.5%,这个数据还是蛮高的,CPI增长4.1%相比前几个月有所回落。国家会不会再出一些比较严厉的调控政策,我们也比较关注。今年以来加息已经很多次了,而加息会有一个滞后效应,比如按揭贷款的利息要到明年才会重新定。我觉得政府应该会观察一段时间,短期不会采取太严厉的政策。至于未来的话,由于经济数据还是蛮高,应该有可能会继续加息,至于市场担心的会不会是54个基点,我想应该不会有这么多,还是会以稳健为主。(文字整理 卓翔宇 摄影 李雪燕/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27,734, 栏目计数: 5,739,385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