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5 12:5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简俊东
8月24日,A股再度强势上攻,上证指数上涨75点,收于5107点,在5000点上方继续创出历史新高。
不过,一片涨声之中,并非所有人都在鼓掌。
对于不少私募机构的掌舵人而言,5000点却是个“痛苦指数”,指数有多高,痛苦就有多高。
深圳市明达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刘明达便在接受这种“煎熬”。
“今年以来做投资都很难,因为今年都是在一种泡沫的状态下投资。”刘明达告诉记者,“我的仓位一直比较轻,最轻的时候我们的仓位只是保留了一点零头。”
刘明达告诉记者,相比指数一个月上涨1000点的乐趣,他感受得更多的反而是在泡沫中选股的迷茫。
6月到7月,有20多天时间刘明达是在西藏度过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看股票了。”他告诉记者,“即使未来牛市行情还会持续两三年,但是我们的仓位任何时候也绝对不会再加满了。”
遭遇刘明达这样的痛苦的私募机构掌舵人并不在少数。但是记者采访中发现,他们痛苦但是他们并不 “认错”,在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他们宁愿选择“投资”现金,他们将满仓者眼里的“踏空”理解成为保护客户资产的责任。
“公募的乐观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私募的痛苦是在于他们时刻需要在'空‘和’多‘之间徘徊。”深圳一私募人士一语道破私募痛苦的根源。
谁是“踏空者”?
上述人士认为,在没有做空机制的市场,公募基金只能是做多,因此即使遭遇股市寒冬或者巨大泡沫,公募基金也不会选择做空或者唱空,他们的应对办法就是加紧抱团取暖的力度,希望通过共同持有足够的筹码去抵抗下跌,因此即使市场现在出现了泡沫,公募基金也都是乐观的。
而对于私募机构而言,他们虽然不能做空,但是他们随时可以选择空仓,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现在处于痛苦之中的原因。
但是“也是因为有空仓和满仓的选择,私募之间的分歧有时非常大。”上述私募人士告诉记者。
刘明达便是看空派的典型。
刘明达是最早涉足私募阳光化的操盘手之一。2005年底,市场的熊市氛围依然浓厚,早在这时候,刘明达掌舵的首只信托产品“深国投·明达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就已经募集成立。至今,刘明达旗下已经有三只信托型私募产品。
无独有偶,一位曾经首创了信托型私募的投资公司掌门人赵先生也同样是坚定的看空派。记者采访中发现,早在今年5月初赵先生已经看空市场,其时赵先生已经对记者表示当时的仓位已经降至很低,至今未变。这样的操作使他成功躲过了“5·30”大跌,但是这也使得他错过了指数直冲5000点带来的丰收。
而赵先生跟刘明达的一个共同点是,在A股2001年后的长期牛市中,他们都有在香港市场投资的经验。赵先生最早募集的一个基金产品就是投资在港股的香港基金,至今这个基金依然在运作。
曾经在香港的投资经历使得他们对于A股市场的认识少了一分狂热,却多了一分理性。据记者了解,有这样的投资经历的私募基金操盘手是私募基金中看空派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