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谁的IPO 2006-04-16 22:43
由于有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各路增量资金辗转进入A股。民意调查表明,IPO不再是那个牛市杀手的角色,甚至在某些机构眼中,新股发行几乎已变为救市英雄。一些投资者笃定,此番重起IPO,管理层肯定会优先考虑优质蓝筹股——原来只能眼巴巴地看香港投资者在建行、交行上赚得盆满钵溢,如今别人锅里的肉终于有望盛到自己的碗中。 这种乐观的判断,似乎下得早了一些。 好货要有好价。然而正所谓南橘北枳,同样的公司,香港市场中由于有良好的议价机制,在新股首发环节,买卖双方可以进行较为充分的博弈,从而得到较为公平的市场价格。但在A股市场中,由于约束不利,寻租环节多且成本高,投行和上市公司的利益往往会得到超额体现;到了二级市场,留给投资者的实惠已经不多。此其一。 其二,好股要有好报。香港市场的平均派息率在70%,而内地仅为40%。所谓蓝筹变成“铁公鸡”就不免会成为“难、愁”,投资者总不能画饼充饥。目前股权分置改革虽然在形式上已经过半,但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路途尚远。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不通过股权激励是很难实现的,然而蓝筹多为央企,目前看这还是一个需要逾越的雷区。 其三,好医要有好药。股改当然不是改股,最需要也最难以改善的是投资环境。长期以来,投资者维权是个老大难问题。中国的投资者至今没有自己的维权机构。近日,科龙股东起诉德勤,法院依据高法关于审理证券虚假陈述案件的相关司法解释,做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市场波澜不惊的表现告诉人们,投资者已经习惯了这种没有保护的危险游戏,而这恰恰是最危险的。 恢复IPO是一个成绩,但绝不能看做股权分置改革成功的标志。如果只是为了恢复A股融资功能而IPO,一味追求数量,甚至想把“失去的损失夺回来”,这将是一项庞大的政绩工程,只会惠及一小部分人,因此也就只属于一小部分人。目前,市场的巨大伤痕正在慢慢愈合,在这个曾是一代券商被消灭的地方,一代股民被消灭的地方,一场伟大的博弈不过是刚刚开始,远未到弹冠相庆之日。(李学宾/中国经营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