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蔡洪平改投瑞银集团背后 投行挖角战继续上演

    2006-04-10 08:13




      令其他投行眼红的不只是蔡洪平这张“王牌”,蔡统领的10多人投行团队也跟随其加入了瑞银

      若论中国金融界最抢手职业,非投行家莫属。  
      
      在瑞银集团、摩根士丹利、花旗等国际投行大鳄抢夺中国市场硝烟弥漫之际,它们对熟谙中国市场的投行家“挖角”行动也甚嚣尘上。

      3月底,在中国战绩斐然的瑞银集团又获一员大将,将原巴黎百富勤投资银行亚洲区联席主管蔡洪平招至麾下,并委任为瑞银集团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席。

      对于蔡洪平而言,投奔瑞银集团并非一个容易的抉择。

      自去年10月始,包括汇丰、摩根士丹利和花旗在内的投资银行就纷纷以高薪和要职向蔡伸出橄榄枝。出乎业界意料的是,从今年1月才开始与蔡接触的瑞银最终胜出。

      令其他投行眼红的不只是蔡洪平这张“王牌”,蔡统领的10多人投行团队也跟随其加入了瑞银,瑞银在中国的投行实力因此大增,而“失血”的百富勤将难免阵痛。

      为何是蔡洪平?

      和绝大多数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一样,现年51岁的蔡洪平也经历了插队种田、参军打仗。1977年,蔡洪平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院新闻学学士学位,并从事过记者职业。1988年,蔡洪平获复旦大学新闻学学士学位。

      1987年至1991年,蔡洪平在上海市政府工业及运输管理委员会及上海石化工作,并参与了上海石化到香港和美国上市的全过程。上海石化海外上市一度曾开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先河。

      此后的五年,作为国务院国家体改委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指导小组成员之一及中国H 股公司董事会秘书联席会议主席,蔡洪平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

      1997年,他加入百富勤投资银行,与有“红筹之父”称谓的梁伯韬同门。2001年,梁伯韬离开百富勤后,蔡勇挑重担,出任百富勤投资银行亚洲区联席主管,并屡建战功。

      他领导下的百富勤亚洲投行业务从2003年始连续三年被Finance Asia及IFR Asia评为最佳中型投资银行。

      2005年,百富勤在香港新股上市建档人排名中(以宗数计)仅次于摩根士丹利。其中,蔡洪平协助5家中国企业在香港成功上市,并使百富勤成为中国建设银行、神华集团在香港上市的承销商。

      如此显赫的战绩,不能不引起百富勤竞争对手的注意。

      瑞银的中国宏图

      在蔡洪平看来,他在百富勤的发展已遇到瓶颈,需要寻找一个更大的平台发挥自己的才能。作为全球最大的财富管理公司、首屈一指的投资银行及证券商、全球最具规模的环球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瑞银集团的舞台显然更宽广。

      同时,长期专注中国市场的瑞银也在寻找“开拓者”。

      瑞银自1985年起就开始为中国企业提供融资服务。1989年起,瑞银在上海和北京设立代表办事处,并于2004年5月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北京分行。

      近年,瑞银在中国的步伐不断加快,并夺下外资投行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多个头牌。

      2003年,瑞银成为首家在中国获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QFII)的机构;2005年,瑞银成立中国首家外资持股达49%的基金公司;同年,瑞银重组北京证券,以获得中国证券公司综合类经营牌照。此外,瑞银的QFII额度已达8亿美元,为QFII之首。

      瑞银在中国的宏图伟略正在悄然进行。一批有中国背景,熟悉中国国情同时了解国际市场规则,并在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香港资本市场有丰富操作经验的投行家,无疑是瑞银及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争夺焦点。

      2月初,原花旗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主席孙玮被摩根士丹利任命为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首席执行官;3月16日,花旗集团任命赵竞为其中国投资银行团队董事总经理,两个月前,赵竞刚升任为摩根士丹利中国投资银行业务联席主管。

      春天是人才流动高峰期,在这个季节,更多的投行“挖角”战还将继续上演。( 牛丽静/ 财经时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55,927, 栏目计数: 5,745,294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