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将法定公益金认定为企业对职工的负债,并建议将其余额调整到负债类科目的说法,业内专家纷纷指出,公益金并不是应付福利费,上市公司目前留存的769亿元公益金是股东权益不应再有疑义。
日前有观点认为,从法定公益金提取目的看,是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所以,留存的公益金属于企业未向职工支付的福利,是企业对职工的负债。因此,建议将公益金余额从股东权益类科目转出,调整到应付福利费这一负债类科目。
前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郭晋龙指出,法定公益金的规定用途是一个笼统、抽象的概念,并没有量化到职工个人,用多少也由公司来决定。若有职工离职向公司追讨在公益金中应得的一块,会是一种可笑的举动,因为公司到底欠你多少,你说不出具体的金额,不具有可诉性。而且,公益金用作建造职工宿舍后,职工宿舍的所有权还是公司的,是全体股东的。所以,将留存公益金认定为企业对职工的负债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注册会计师朱德峰表示,法定公益金和中外合资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根据原《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虽然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是"从所得税后利润中提取",用于企业职工的非经常性奖励或者各项集体福利,但却"视同流动负债进行核算"。因此外商投资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后,根据财政部财会(2001)62号文件规定,将以前年度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在负债类的应付福利费科目进行核算。因此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由始至终从未作为净资产进行会计核算,与法定公益金的核算并不相同。
申达股份财务总监丁振华认为,在会计报表上,法定公益金被列在股东权益类,显示其所有权最终归全体股东,是公司净资产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银行债权人等在计算公司资产负债率的时候,也都是将公益金作为净资产的一部分来看待的。
申达股份2005年年报暂未公布,据该公司2004年年报,当年提取法定公益金933万元,期末法定公益金余额为6979万元。丁振华介绍说,申达股份已至少3年没动用过公益金。他认为,法定公益金失去原有用途,新公司法也取消了提取法定公益金的规定,因此,法定公益金这一会计科目已没有存在的必要。法定公益金作为盈余公积科目下的一个明细科目,取消后其余额可并入任意盈余公积,当然还是股东权益类科目。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位财务专家表示,法定公益金在向股东支付股利之前从净利润中提取,只是限制了公司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已,其实质仍是股东权益的一部分。他也赞同将留存公益金转入任意盈余公积的做法。
股东权益来不得半点马虎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截至3月21日,沪深两市的法定公益金已逾1100亿元。记得业内一家著名的资讯公司提供的截至3月16日的数据是769亿元,而2004年底700多亿元的数据也广为业内认可,缘何短短数天,上市公司留存的法定公益金就剧增数百亿元?
这家媒体的统计数据是这样出来的:截至3月21日,已公布2005年年报的上市公司提取了360亿元法定公益金,加上截至2004年底提取的700多亿元,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法定公益金已逾千亿。
原来问题出在对已公布年报公司提取的2005年度法定公益金的统计上。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根据原公司法,法定公益金按净利润的5%至10%提取。如果已公布年报公司提取的2005年度法定公益金达到360亿元(按该媒体的说法,超过九成的公司继续在2005年度的利润分配中提取公益金),那么已公布年报公司净利润总额至少应该在8000亿元左右。目前已公布年报公司400余家,总计8000亿元净利润,平均每家公司20亿元净利润,那是什么概念?
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沪深两市全部上市公司2004年度提取的法定公益金为167亿元,截至昨天(3月22日),已公布年报公司提取的法定公益金为38亿元。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法定公益金作为股东权益的一部分,无论是对其帐务处理还是数据统计,还应慎之又慎,来不得半点马虎。(初一/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