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教育储蓄免利息税有了新规矩:1人可享3次优惠

    2005-11-18 08:58



        一人最多可享受3次优惠
        教育储蓄免征利息税有了新规矩

      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今天强调,储户若在12月1日后支取教育储蓄,须提供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省级税务机关统一印制、所在学校开具的“证明”。

      3部委联合印发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实施办法》将于12月1日开始实施。凡是不能够提供有关证明的教育储蓄,开办业务的银行应在12月1日前予以规范,否则不能享受教育储蓄的有关优惠。但储户若在12月1日以前支取,按原做法向银行提供的相关证明文件仍然有效,即只需凭存折和学校提供的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一次支取本金和利息。

      据介绍,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发布《教育储蓄管理办法》,决定给予教育储蓄账户利率优惠,并免征利息税。该项制度对一些困难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帮助。但是,由于原教育储蓄管理办法对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学生身份证明没有统一规范,造成一些地方国家税收的流失。

      记者了解到,新办法并没有调整原有教育储蓄利息的税收政策,只是针对近年来一些地区利用虚假教育储蓄骗取免税优惠的问题,制定了加强管理的措施。

      3部委强调,开立教育储蓄的对象必须是中国大陆在校小学4年级(含4年级)以上学生;享受免征利息税优惠政策的对象,必须是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在校学生,其在就读全日制高中(中专)、大专和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3个阶段中,每个学习阶段可分别享受一次两万元教育储蓄的免税和利率优惠。也就是说,一个人最多可以享受3次优惠。

      教育储蓄到期时,储户须持存折、身份证或户口簿和学校提供的“证明”一次支取本金和利息,每份“证明”只享受一次优惠。“证明”样式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印制,由学校到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领取。

      另据介绍,学生到异地(仅指中国大陆境内)上学,也可以享受开户行教育储蓄免税优惠。(郭永刚/中国青年报)

        简介:什么是教育储蓄?

        教育储蓄是指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指定银行开户、存入规定数额资金、用于教育目的的专项储蓄。对象是在校中小学生,其存期分3年期和6年期两种,为零存整取定期储蓄,每户最低起存金额50元。教育储蓄定向使用,是一种专门为学生支付非义务教育所需的教育金的专项储蓄。

        教育储蓄的利率享受两大优惠政策,除免征利息税外,其作为零存整取储蓄将享受整存整取利息,利率优惠幅度在25%以上。

        教育储蓄采用实名制,办理开户时,储户要持本人(学生)户口簿或身份证,到银行以储户本人(学生)的姓名开立存款账户。到期支取时,储户需凭存折及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录取通知书原件或学校证明到商业银行一次支取本息。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42,566, 栏目计数: 5,742,897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