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认可A股市场投资价值 外资“狂吞”股改股 2005-11-17 12:41
中财网 种种迹象显示,外资包括QFII正在大举“吞入”股改股的股权。 11月14日,第九批股改公司出炉,继鞍钢新轧、中海发展拉开“A+H”公司股改序幕后,同为“A+H”型股本结构的中兴通讯启动股改程序。而恰恰在此之前的11日,高盛集团全资子公司玉龙(毛里求斯)有限公司成功受让华宝信托持有的该公司非流通股2156.544万股。 外资对中兴通讯即将进行的股改也作出了承诺——将依照中国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参加股权分置改革,签署相关文件,并按照届时确定并生效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履行相关义务,承担其因持有部分非流通股股权而应承担的对价安排义务。由此可见外资对股改的兴趣之大。 外资对股改股感兴趣还体现在对G股的态度上。在股改逐步深入之后,QFII热情高涨,还强烈要求提高额度。QFII一方面积极向客户宣传股改的投资机会,一方面积极买入股改的股票。据统计,在目前的G股中,2004年底被QFII投资的仅有八九只,而到了今年第三季度,QFII投资的G股达到了二十五六只,增仓之多、反应之快令人惊叹。 比如,今年第三季度,瑞士银行增持G宝钢4477.55万股,一跃成为其第一大流通股东,高盛公司则为新进持有8947.75万股成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摩根士丹利增持788.46万股列第四大流通股东。上述三家QFII总共持有G宝钢27760.33万股,占流通股的5.87%;在鞍钢新轧的操作上,QFII也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德意志银行一举“吞入”3658.85万股成为其第二大流通股东,花旗银行则以持有1757.93万股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德意志银行和花旗银行都是在10月17日鞍钢新轧股改停牌之前购入其流通股,而在鞍钢新轧半年度报告中并没有出现上述两家QFII的身影。 另外,在对银行股方面,QFII整体上是战略加仓,如花旗加仓民生银行1236万股,加仓深发展468万股,加仓华夏银行498万股。花旗集团则从去年开始买入中集后,2005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又连续加仓,已成为中集A的第二大流通股东。 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国内机构纷纷减持股改股。比如基金对G宝钢、中集集团、鞍钢新轧都大手笔减持。 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只是国内投资者缺少QFII的那种信心与积极态度。 股改进行以来,境外机构更加认可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本次获得增加额度的富通银行,其原来的投资额度是1亿美元,而本次获得增加的额度却是3亿美元,富通银行表示,新增的3亿投资额度将全部投资于A股市场。此外,目前JP摩根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摩根富林明日前也正在申请QFII资格,一旦获批,则意味着JP摩根旗下将拥有两个QFII资格的机构。事实上,几乎所有QFII都希望获得更多的份额,以便能更好地抓住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而一些目前尚未达到QFII门槛的东南亚资金也对进军中国市场满怀憧憬。 他们认为,对于正在进行股改的中国股市来说,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股改将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公司的透明度,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参与,增强对全球养老金等长线资金的吸引力。(闫立良) 证券日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