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打开海通集团尘封多年的秘密 2005-10-28 08:09
如果不是股权分置改革,低调的海通集团(600537)或许还不会显山露水。 10月10日,海通集团发布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不久,本报接到投资者反映,称海通集团股权和资产在当初的改制和后来的运营中存在一些问题。记者在国家工商管理机关查阅海通集团及关联企业工商资料及进行相应调查后发现,海通集团及其关联企业的股权变动确实是眼花缭乱。 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其用意,海通集团及其关联企业频繁的股权腾挪用意何在? 从直接持股到间接持股的背后意图 海通集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3月,当时设立时的名称为“慈溪冷冻厂”,系浙江省慈溪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独资集体企业。1998年1月,海通集团进行第一次改制,更名为“慈溪海通食品有限公司”,除慈溪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引进了新的法人股东和自然人股东。慈溪市观城供销合作社和浒山供销合作社以现金出资的方式参股,厂长陈龙海、副厂长周乐群、毛培成等以45个职工也出资600万元参股,占11.77%的股份。2000年3月至9月,海通集团进行第二次改制,由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伴随这次改制的是复杂的股权转让。 首先,2000年3月,慈溪市观城供销合作社、慈溪市浒山供销合作社分别将其所持有的海通集团股权转让给慈溪恒通投资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恒通物产”);除陈龙海、周乐群和毛培成外的其他42位自然人股东也将其所持有的海通集团股权分别转让给慈溪恒通投资有限公司、陈龙海、周乐群及毛培成。上述股权转让均为平价交易。 其次,2000年9月,经慈溪市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慈溪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将其持有的海通集团所有股权按3500万元出资额,打八折优惠转让给陈龙海、周乐群及毛培成,并将自1997年8月31日至2000年2月28日止其在海通公司中全部股权所对应的净资产增值部分奖励给上述3人。经核算,奖励的金额为2456.03万元(1997年8月31日,海通集团评估的净资产为为3885.49万元,2000年2月28日评估的净资产为7464.14万元,期间增值3578.65万元,按慈溪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持有海通集团68.63%股权计算出这一数据)。 这一轮改制中,恒通物产的出现最值得关注。恒通物产成立于2000年3月30日,正是海通集团新一轮改制的启动时间。成立之时,恒通物产的法人股东是海通集团工会,占66.31%的股份,另有6位自然人股东,均为海通集团的高管及中层干部,分别是海通集团副总经理兼工会主席叶跃进、海通集团财务负责人徐和君等,并由叶跃进任董事长、副总经理,徐和君任总经理。如此,不能不让人产生恒通物产就是为海通改制而设立的联想。此时,海通集团的股东就4人,分别是恒通物产和总经理陈龙海、副总经理周乐群、副总经理毛培成。可以说,海通集团已完全被陈龙海等高管控制。 海通集团股权转让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叶跃进等人将其直接持有的海通集团股权转让给恒通物产,却通过发起设立恒通物产股权间接持有海通集团股权,不知这样操作的用意何在? 资产增值之谜 海通集团和恒通物产的股权变动并没因此而停止。 还是2000年9月,海通集团进行增资扩股,新引进罗镇江和张建昌两位自然人股东,注册资金由原先的5100万元增加到7100万元。其中,罗镇江为海通集团贸易部部长,张建昌为海通集团新近控股的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一个月之后,海通集团注册资金又变为11431万元,但并非通过直接增资的形式增加的。海通集团在招股说明书中称,经宁波市政府批准,恒通物产和陈龙海、周乐群、毛培成、罗镇江、张建昌六方共同作为发起人,将浙江海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浙江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根据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以截至2000年9月30日的账面净资产11431万元作为注册资本金。上文慈溪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出让股权时曾提及过另一份资产评估报告,那份报告由慈溪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制作,其中显示,“截至2000年2月28日,海通集团的净资产为7464.14万元,较账面净资产有所增值”。如果说,截至2000年9月30日,海通集团账面净资产确有11431万元,慈溪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出让海通集团股权时不以此作价就令人费解了。 其中受益最明显的当属张建昌了,因注册资金的增加,他所持股权的价值在半月之内就增值了48.83万元,增值幅度达到61%。此前一个月,海通集团作为新股东控股了张建昌为法定代表人的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不知张建昌能成为海通集团的新股东并在短期内股权价值大幅攀升是否是一种利益交换? 海通集团股份制改造时,慈溪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将所持有的海通集团的股权悉数出让给陈龙海等人,一年之后的2001年9月,又通过慈溪市林海贸易有限公司(其占80%股份)受让恒通物产股权而间接持有海通集团股份。 到目前,恒通物产已有过5次股权变动,最蹊跷的是叶跃进的股权变动。2000年9月,恒通物产成立不久,叶跃进就将所有股权转让给海通集团工会,一年之后,她又从海通集团工会拿回股权,与她同时受让海通集团工会股权的龚红利出的价格是每股3.5元,她及其他海通集团高管出的价格是每股1.4元;相隔3个月,叶跃进和叶成浩受让罗孟娣持有的恒通物产股权,叶成浩出的价格是每股1.4元,叶跃进的价格是每股1.02元,叶跃进出的价钱又比别人低。同时,海通集团将持有的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罗孟娣,不知这是否又是利益交换? 截至2005年8月,叶跃进持有恒通物产16.334%的股权,也就是间接持有海通集团620万股股权,占海通集团总股本的3.73%。如果按每股4.18元计算,叶跃进间接持有的海通集团股份的对应价值是2592.19万元,其持有恒通物产股权的总成本为1268.8万元,两相比较增值1323万元,增值1.04倍。 当然,增值最大的并不是叶跃进,而是陈龙海、周乐群、毛培成、罗镇江等高管。陈龙海系海通集团第一大股东,持有26.06%的股权,按每股4.18元计算,价值25061.92万元,其持股成本为2420万元,增值9.36倍;周乐群和毛培成(海通集团副总经理)均持有7.40%的股权,按上述计算方式,价值7113.5万元,持股成本1110万元,增值5.41倍。 2000年9月至今年中期,海通集团净资产增值3.2倍,几位高管股权增值的幅度远高于这一净资产增幅。(顾惠忠/证券时报) 财务数据迷阵 尽管有普华永道出具的审计报告,但海通集团(600537)通过不同渠道所公布的不一致的财务数据,还是让人如同“雾里看花”。 2002年12月30日,海通集团发布招股说明书,公布了该公司和10家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当记者将其中的数据与海通集团及其部分子公司工商资料中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时,发现有太多令人费解之处,还有多处自相矛盾,从同一时期净资产的扑朔迷离,到子公司财务报表的自相矛盾,海通集团还真叫人看得入“迷”。 净资产之谜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净资产直接关系到股东权益,因此为投资者所密切关注。但海通集团财务报表中所显示的净资产显得扑朔迷离。 这主要反映在同一时期、不同审计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中,海通净资产数额之间出现了明显差异。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先后两次对海通集团进行资产审计和评估,“普华永道审字(2000)第23号”、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00年9月底,海通总资产22176.30万元,净资产6388.65万元;在“普华永道审字(2000)第24号”审计报告中,同一时间段的账面净资产变成了11431.12万元。如果不是相关资料记载错误,我们无法确认当时海通集团的净资产到底是多少。 两副面孔 通过比较,记者发现,海通集团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数据和工商登记资料中的数据是两张不一样的“脸”。 对照经普华永道审计过的海通集团财务报表与工商年检资料,我们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公布的简要合并资产负债表与慈溪市审计事务所审计过的工商年检资料分别显示,1999年度、2000年度海通集团的流动资产分别为9239.42万元、10984.58万元,而工商年检报告中却分别显示为599.60万元、1338.17万元,两者分别相差近8000万元、1亿元;此外,1999年度、2000年度海通集团的资产总额分别相差96.04万、119.37万;股东权益分别相差264.07万、894.14万;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公布的简要合并利润表与慈溪市审计事务所审计过的工商年检资料分别显示,1999年度、2000年度利润总额分别相差59.84万、51.96万。 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公布的简要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显示,2000年度海通集团子公司宁波通达食品有限公司净利润约为331万,而根据工商年检报告中所附的利润表显示其净利润约为-751万,两者相差1000多万,且前者为盈利,后者为亏损。工商年检报告所填数字又是341.39万元,与招股说明书中数字相差10万余元。此外,海通集团披露的年报中所公布的子公司宁波通达食品有限公司,2002年度净利润为375.278万元,而工商年检报告所附利润表显示的净利润为220.71万元,差额达150万元;年报中公布的子公司余姚卡伊之食品有限公司2001年净利润为96万元,而工商年检资料中所显示的净利润为88万元,差额达12万元。 海通集团面向公众披露的数据普遍高于工商年检材料,或许这仅仅只是一些“瑕疵”,然而,却往往会影响投资者的信任和信心。(见习记者 彭潇潇/证券时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