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厉以宁的几重身影 2005-06-12 15:51
中财网 6月8日,由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本报共同主办的中美新市场经济(上海)暨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国际论坛,引起强烈反响与广泛关注。 作为这次中美经济学大师对话的中方领衔,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6月6日就抵达上海,为此次国际论坛做准备。我们有幸在厉老抵沪当天,就见到了这位中国经济学界的领军人物,并在与其近距离的交流中逐渐感受到了大师光芒背后一颗平和的心、一份沉静的态度和一种诗人的气质。 学界大师的平常侧影 走进约好见面的饭店房间,笔者一眼看到一位长者,精神矍铄、神情恬淡、目光如炬,毫无刚下飞机的倦意,无疑这就是厉以宁先生了。他着藏青色西装、淡绿色衬衫、戴宝蓝领带。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潘杰教授为我们作介绍,这时厉老已经掏出了自己的名片,简单朴素的名片设计似乎透露出这位经济学大师平易近人、虚怀若谷的态度。 厉老向笔者介绍了紧挨着他坐的夫人何玉春女士,这位和蔼、开朗的女士,在午餐期间说的话比厉老本人更多一些,却是句句围绕厉老的生活轶事,两人感情笃厚可见一斑。厉老说,自己属马,75岁了,妻子比自己小6岁,今年69岁。 刚到上海,厉老并没有显露出过多的兴奋,但席间闲聊中他也不时地提到上海,他自己说:“我对上海有着特殊的感情”。原来,厉老对上海并不陌生,从4岁起,直到初中都是在上海度过的,“我的初中是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厉老说。或许就是在上海的生活经历,博学的厉老对上海方言也有研究,他提到毛泽东的一首词《菩萨蛮·黄鹤楼》中的“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厉老说,这句词乍看之下没有押韵,但其实不然,作者用的是古音,用上海话一念就押韵了,因为上海方言属吴语系,含有古音。厉老回忆到,上次来上海还是2001年的时候,也是与夫人同行。厉师母惟妙惟肖地描述起在上海周边水乡游玩时被两个导游争抢生意的情形,厉老略带“调皮”地说:“你应该理解他们竞争客户的道理呀。”厉师母马上敏捷地“反驳”道:“你是搞经济的,你应该分析分析里面的经济规律呀!” 厉老定居在北京已经有54年了,但与上海还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厉老说,他兄弟姐妹一共10个,他是老大。现在,10个兄弟姐妹中有7个都在上海生活,因此,这次来参加中美经济学人圆桌会议,也顺便与亲人见面。谈起亲人,厉老的眼中充满温情。 笔者眼前的厉以宁,儒雅温和、风趣幽默,毫无大学者的架子。餐桌上,他常常热情地让菜给别人,不时说:“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他和夫人搭乘上午的飞机来上海,早晨5点就起床了,到中午吃饭时,已经过了六七个小时。吃饭时,厉老的胃口很好,当江南名点小笼包上桌时,厉老风趣地说:“吃小笼包有讲究,先开窗、再喝汤。”说着,他夹起一个小笼,说:“我先‘开窗’了”,引得大家开怀大笑。然后,厉老又主动提起了自己闹的笑话,边上的夫人马上接过话头:“有一次他要出席重要的活动,我建议他穿全新的皮尔卡丹西装,他穿上身后,吃汤包溅了一身汤汁,心疼不已。”在餐桌上,话题常常离不开吃。厉老说:“在家都是我做饭。早餐也每天换着花样,一天白米稀饭、一天小米粥、一天玉米粥……”厉师母说,厉老生活很有规律,每天5点起床,中午午睡。多年前厉老喝酒不慎酒精中毒,此后每当有人劝酒,疼惜他的夫人都为他挡驾。 步行回酒店的路上,厉老步履稳健、边走边谈。茂名南路安静的下午,微风拂面,树影婆娑。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位走在路边儒雅、从容的老者,就是当代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这位学界大师头脑中思考着6月8日中美经济论坛的演讲主题,却在沿街商店的玻璃橱窗中留下了一个平常人的生动侧影。 “厉股份”的沉默背影 在6月8日的经济学人圆桌会议国际论坛上,厉以宁作了题为《和谐社会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讲。同美方领衔普里斯科特的报告不同,厉以宁的演讲尽管没有很多的纯理论铺垫,却更贴近中国的具体实际。厉先生选择了深入浅出的演讲方式,撷取了他深入各地考察发现的大量典型案例,诸如“菠萝的海”这样的妙语,不时赢得场内听众会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在这个长达35分钟的脱稿演讲结尾,厉以宁以一个富有深意的寓言故事带出了他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观点:没有和谐互助,就没有长久的福祉。引起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厉以宁著作等身。出版过50余部专著,发表过几百篇学术论文。他的许多专著,如《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环境经济学》等等,在中国均被视为权威经典之作。厉以宁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因为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早些年他被授予“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以后又获得了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以及“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等多项大奖。 国际论坛举办当日,厉以宁成了众多媒体记者争相采访报道的焦点人物之一,这也难怪,厉老今天是中国经济学界最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之一,名声在外。而厉以宁的一举成名则是自我国的改革开放而始的。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厉以宁提出了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这一构想包括用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以及其他所有权不明晰的企业。这一理论不但在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且对于中国的经济政策制定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在之后的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中得到证明。由于厉以宁的这一系列理论与政策主张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他本人也因为这一理论名声大噪,被称为“厉股份”。这顶帽子很大,但也很沉。被称呼为“厉股份”的厉以宁,在学术成就得到人们肯定与敬佩的同时,也同时不得不面临许多带有误解的提问。一个“股”字,使人们把厉以宁同股市牢牢地捆在了一起,无论走到哪里,向他抛来的善意抑或恶意的问题,都往往绕不开一个“股市”。 果不其然,演讲后的茶歇中,众家媒体见缝插针地要求采访厉以宁。厉老接受了几家电视台的采访,唯一的条件是不谈股市。拍摄的布景准备完成后,采访者还是出其不意地提出了关于股市的问题。原本和颜悦色、十分配合的厉老收起了笑脸,他谨慎地表示他不适合对此发表意见。对方再三追问,厉老起身拱手抱拳表示歉意,随即匆匆离开。陪伴在其身边的厉师母着急地搀着记者的手,一边快步追着厉老,一边向众人解释:“不是他脾气不好,是因为所有人都问他股市的问题,他也无可奈何。他向来都不谈股市。”边上的一位学者则说:“你们其实误会了,经济学家不是股评家,应该是对经济结构作评论的,不是评论股市的。”或许旁人的解释未必符合厉老回避和拒绝的真正原因,但厉以宁本人自有他坚决不谈的立场和缘由。 一位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为难和苦恼之处。没有回答,也没有解释,把一杆杆长短不一的话筒、一架架大小不同的摄影机、一串串关于股市的提问留在了背后,从锦江小礼堂匆匆走向自己下榻房间的厉以宁,留给人们一个消瘦而沉默的背影。 经济学家的诗意剪影 总以为经济学家只想着经邦济国的严肃问题,哪知道经济学家也有诗情画意。 厉以宁经历多舛。他生于战争年代的南京,故而得名“宁”。少年时代辗转于上海、仪征、扬州、沅陵等地,亲历世事变迁。青年时代亦是历尽历史的浩劫,生活的磨难,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 厉以宁情感丰富。慈爱包容的父母、血浓于水的弟妹、温婉贤惠的爱妻、德高望重的恩师、同舟共济的同窗,他都对他们怀有淳厚的感情。 厉以宁学养厚实。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扬州震旦中学、湖南雅礼中学及扶轮中学、南京金陵大学附中、北京大学,他博采众长、厚积薄发,一所所国内名校记录了他求学的历程,一位位学识渊博的师长教给他丰富的知识。 如此之多的经历、如此之多的情感、如此之多的学识,如此丰富的厉以宁,如果没有成为一名经济学家,就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名诗人。他将人生路上的顺境与逆境、情感中的喜悦和忧伤、治学过程中的所获和所思,都付诸于纸墨之间,诗词之中。读他的诗词集,就可以读出他的整个人生历程。 厉以宁说:“我只写古体诗,不写近体诗,近代诗在我看来不够含蓄。”厉以宁的写诗填词,并不仅仅是一般程度的诗词爱好者偶尔为之的玩票,更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附庸风雅,而是真正地进入了诗词创作的殿堂。每有心头思绪生,便有嘴边词颂来。在厉老向笔者推荐的由傅旭撰写的《厉以宁的诗意人生》一书中,有这样的评价:“伴随他人生历程的不仅仅有经济学思想,更有着充满激情与哲理的诗意,两者相互交融,构成他独具魅力的人生。” 据厉老介绍,他对诗词的兴趣,是在中学时代培养起来的。他先后就读的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扬州震旦中学等,都是国内著名的学校,文理并重,师资雄厚。中学的语文老师擅长诗词,在他们的影响下,厉以宁很早就开始学写诗词,后来成了终身的爱好。厉老说:“当然,我个人对诗词的特殊爱好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当时的同班同学也没有像我一样痴迷于诗词的,因为喜欢,因而投入。”诗词格律是老师教的,而诗韵词韵是他自己下功夫熟记的,他能默写出几十种词牌的正谱。厉老说:“尽管诗词要讲究格律,但格律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诗词中的内容。” 自身的禀赋和命运的安排,最终将厉以宁推上了经济学研究的毕生事业之路,但在这条路上,并不仅仅有经济学探究的足迹,也留下了诸多充满感情、意境悠远的诗词。吟诗赋词的习惯也为寂寞而艰难的经济学研究之路增添了色彩,在诗词上的寄托也给多年坎坷而艰辛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慰藉。 厉老说:“我在北大开课开讲座,也常常讲诗词,例如‘唐宋诗词鉴赏’之类的,听者众多,场面壮观。”厉老又说:“我家里的亲戚、后辈,也受我的影响而对诗词产生了兴趣,现在也开始学着写。” 厉以宁出版过多本诗词集,收录的创作诗词众多,覆盖了他人生历程的各个阶段,优秀的作品不胜枚举。厉老认为诗词对一个人的人生修养有潜移默化作用,“一首好诗,往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做诗填词,可以修身养性,抒怀遣兴,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广阔胸怀。”有一首厉老创作于1953年的《采桑子》寓意深远,被认为是“对厉以宁一生都有影响”的词:《采桑子·颐和园》:佛香阁上看湖小,只道山高。谁道山高,见否群峰水底飘?半池荷叶遮行路,懒把船摇。待把船摇,别有风光玉带桥! 不难想象,当年的厉以宁兴味盎然地流连于颐和园胜景之中。在山林之间、在荷池之畔,留下了一个未来经济学家诗意的剪影。在这次经济学人圆桌会议国际论坛上,从厉老妙语连珠的演讲中,依然可见的这个剪影,正因其眉宇之间深沉的思索而越加充满诗意。(实习生 杨群 记者 马海邻) 解放日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