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假消息在股市泛滥 解决股权分置成假消息高产户

    2005-03-06 21:17


    证券之星3月3日据北京现代商报:纷繁复杂的股票市场从来就不缺乏新闻,鸡年股市刚刚恢复“生气”,各式各样的消息也就接踵而至,常常令投资者真假难分。



      消息一:某媒体引用宝钢董事长的言论称“宝钢增发”要暂停;

      消息二:有业内人士称“交行准备取消A股发行计划”;

      消息三:广州控股“全流通”方案成型;

      消息四:流通巨头苏宁电器董事长遭拘捕;

      消息五:超级绩优股中集集团业绩真实性遭学术界质疑;

      ……

      粗略算来,节后A股市场传出的重量级消息不下10条,但最终,这些被描绘得煞有介事的消息,最终都被一个又一个的澄清公告判定为“假消息”或“准假消息”。

      “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花样百出的各式流言,投资者的确需要锻炼出一对“火眼金睛”。

      显而易见,一条子无虚有的消息给投资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媒体应该客观公证地传递信息,如果考虑一下投资者的心理承受力,是不是应该笔下留情一些呢?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年底证监会特别强调要求媒体树立“正确的舆论氛围”,但从鸡年这前两周来看,假消息“漫天飞”,用“乌烟瘴气”形容股市的生存环境丝毫不为过!

      当然,出于不同利益层面的考虑,媒体需要标新立异制造新闻卖点,但诸多失实报道却会伤害千万普通投资者的利益,权衡两方面因素,监管者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重磅假消息满天飞

      谁借投资者一双慧眼辨真伪

      节后A股市场传出的重量级消息不下10条,但遗憾的是,这些被描绘的煞有介事的消息,最终都被一个又一个的澄清公告判定为“假消息”或“准假消息”。

      解决股权分置

      成为假消息“高产”大户

      众所周知,股权分置是A股市场的根本矛盾,近两年“全流通”问题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各路媒体都竖起耳朵不放过关于全流通的任何一丝风吹草动。于是,关于全流通问题最著名的一个假消息应运而生!

      去年中期,国内某权威证券杂志引述证监会高层的言论称,“解决股权分置的方案已基本成型,甚至宣称年内试点企业即将出炉。”

      姑且不论管理层是否已经酝酿出了全流通计划,现在已经是2005年3月,距离去年年底已过了2个月有余,仍然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试点企业的政策发布。但是,该消息一经推出立即在A股市场产生了强烈反应,股市急速下挫,证监会方面被迫出面辟谣。

      上周,股市再次传出消息称,“广州控股将成为解决股权分置试点企业”,但是,昨日广州控股发布澄清公告,明确表态传闻不实,“公司控股股东至今为止未就股权分置问题做出方案。”公告发出的当天,“广州控股”股价立即下跌2.5%。

      去年国务院推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九条意见”以后,市场各方对股市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解决“股权分置”的呼声日渐高涨。一项调查显示,70%以上的机构投资者认为“股权分置”应尽快解决,90%的普通投资者都认为股权分置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

      市场对全流通问题的高度关注,给了各路媒体以充分的发挥空间,种种标新立异的设计方案、试点传闻应运而出。这些消息的确抓住了投资者眼球,但对市场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冲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直言,“解决股权分置的试点计划没有经过充分论证之前,普通媒体根本不可能掌握确切情况,目前市面上一切关于全流通的消息都只是推测。”

      曲解高层言论

      假消息让人啼笑皆非

      在节后众多假消息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恐怕当属“宝钢推迟增发”了。

      有媒体刊出题为“谢企华:宝钢股份暂缓增发”的报道,称“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昨日在京透露,鉴于目前证券市场疲软,尽管宝钢股份增发新股议案目前已获得发审委通过,但暂缓增发行为。”

      但是,第二天宝钢方面立即做出声明,称上述报道严重失实。宝钢方面透露,“谢企华董事长2月22日在京期间被有关媒体问及增发收购进展时,谢董事长表示公司将会考虑市场及其他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完成增发”。

      分析人士认为,做出上述报道的媒体非常不负责任,将宝钢董事长的言论直接压缩成了“推迟增发”,与原意产生严重分歧。

      事实上,宝钢早在“增发”方案推出之时,就明确表态,增发计划的实施会充分考虑股市承受力,尽量不对市场造成太大冲击。

      在投资者心目中,宝钢融资计划始终是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一方面宝钢再融资的实施会吞噬大量资金,给二级市场带来极大压力;另一方面,宝钢计划已经被市场接受,突然宣布推迟,市场充满了种种疑问。

      在上述消息公布当天,某著名财经网站的论坛里有投资者留言,“宝钢突然停发,可能是基本面出现变化。”而在其后的跟帖中,很多投资者开始对宝钢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进行猜测。

      一条子虚乌有的消息给投资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那些制造假消息的老记们是否该笔下多留些情呢?

      商报记者 李壮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27,437, 栏目计数: 5,739,160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