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社科院社会形势蓝皮书:七大特殊国情掣肘发展 2004-12-07 09:06
中华工商时报/曲力秋 改革进入关键期社科院社会形势蓝皮书预警。 一份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的发展进入到人均GDP1000——3000 美元的转型时期。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新的全球化影响等一些特殊因素,中国在进入这个关键时期之后,出现了一些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经验的特殊国情,需要引起决策层的特别重视。 报告指出,首先,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中国的农民数量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仍居高不下,这对中国完成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带来困难,因此要特别注重城市化的问题和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比重的问题,争取在未来15年再转移出1亿多农业富余劳动力。 其次,中国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收入差距没有按照应有的规律向缩小的方向发展,而是继续加速扩大。因此,政府应利用财政、税收、福利等杠杆,对收入再分配进行科学的调控。 第三,中国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而是具有劳动力在一个较长时期供大于求的趋势,就业问题一时难以根本缓解。因此,解决好就业问题,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是保持经济高速成长推动力的重要一环。 第四,与一些国家人口先富裕后老化的规则不同,中国由于人均寿命延长和严格的人口控制,人口是还没有富裕起来就过早老龄化。所以,要关注社会保障水平刚性增长与经济发展周期波动的矛盾,完善重节约、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 第五,中国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农村按国际贫困标准(购买力平价计算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美元)还有1亿多贫困人口,这也是中国的特殊国情。现代化国家的最有标志性的指标,就是农民不再是穷人。因此,应实施新世纪的减贫工程,并在“十一五”期间整合农村投入的资源,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 第六,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高度关注民主意识的成长,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提高各种管理的社会技术水平,保证长期的政治稳定。 最后,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的兴起与小国的兴起国际影响完全不同,以往的发展经验说明,大国的兴起和更替往往会改变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并可能引发势力范围争夺的国际冲突。中国在目前快速提高国际经济社会地位的时候,应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处理好国际关系,特别是处理好大国之间的国际关系,为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争取较好的国际环境。 这份报告强调,国际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曾在1970年经济起飞后进入这个时期,但后来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一些发展顺利的国家和地区,如今人均GDP已达到1-2万美元,而另一些没有解决好社会矛盾和发展问题的国家和地区,至今人均GDP还停留在不足3000美元的水平,这是中国应当引以为戒的。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