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新股发行再开闸 预计首批将有两家企业亮相

    2004-12-04 10:37




      “王小石事件”不会对证监会目前的发审工作造成任何影响,新股发行很可能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开闸,首批将有两家企业亮相。

      权威人士透露,新股发行很可能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开闸,首批将有两家企业亮相。从历年的情况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般都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之间召开。

      接近证监会的消息人士称:“王小石事件不会对证监会目前的发审工作造成任何影响,目前证监会的发审工作是透明的,证监会也不会整顿发审委和发行部门。”

      大盘左右政策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宛如一地鸡毛,凌乱并使人焦灼。接近证监会的人士透露,新股发行要看各方面的条件是否成熟。

      从政策层面来看,新股询价制度的相关政策已经制定完毕,证监会很快将对询价对象进行短期培训,新股发行迟迟不开闸,管理层思虑再三的就是大盘走势。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近来股市在“十二道金牌”的政策调控下和技术面的共同作用下,大盘已经逐步走出困境,企稳回暖。中信基金投资总监丁楹认为,指数已经处于底部区域,虽然不可能准确预见反转将出现在什么时候,但种种因素表明大盘将结束低迷局面。

      一位基金经理认为,最近3个月,上证指数虽然前后9次击穿1300点,但都被管理层及时推出的利好消息拉起,很快重返1300点以上。如此反复多次,1300点的底部位置可以说基本确立,即使今后再破1300点,也将是短暂性的。底部已经形成,这一点已经得到绝大多数投资者的认同。

      一位券商认为,香港证券市场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作为A股大盘走势的参照。今年年初宏观调控政策出台,许多市场人士认为不会影响到大盘,企图“顽抗”,但是香港市场闻声飞泻,随后A股也急转直下。目前香港国企指数节节走高,接近年初高点区域,分析人士认为,香港国企指数年内突破5000点应该问题不大。

      另外,ETF在此时的推出也可以看作是一大利好。按契约规定,上证50ETF必须在设立后的3个月内完成建仓,而上证50ETF从11月29日开始发售,发售期一个月,这意味着50指数股在未来3至4个月内会受到主力资金的青睐,大资金按兵不动的局面将得到改观。有鉴于此,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部分资金一定会抓住上证50ETF一个月的发售“真空期”,积极建仓上证50指数股。

      因此,市场人士认为,中线大盘向上的趋势是可以肯定的,但多空双方的犹豫格局会一直持续,运行的方式可能是震荡盘升。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消息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何时召开,从最近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时间安排来看,会议多集中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之间。

      2000年、2001年和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是在11月27-30日举行;1998年因为政府要处理抗洪抢险、亚洲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而略有推迟,在12月7-9日举行;2002年因为召开十六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相应推迟到12月9-10日召开;仅有1999年是在11月15-17日举行。如果不出意料的话,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在12月上旬召开。

      虽然目前监管层倾向于不久后即推出新股,不过消息人士也认为,最终大盘的走势将左右监管层的决定。

      “王小石”不影响新股发行

      新股发行就意味着发审委这部机器要重新开始运转,那么目前进行的发审委改选是否会影响新股上会?消息人士透露,发审委改选不会妨碍到新股发行,如果新一届发审委没有选出,旧一届发审委的工作仍然有效。

      对于“王小石事件”的产生,上海一位接近发审委委员的人士认为,根本原因还在于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证监会在审核过程中信息严重不对称,企业不知道自己的企业在监管者和发审委委员心目中究竟如何,也很少有“哪里有问题”、“该如何改进”之类的信息反馈,因此在旧的发审体制下,寻租情况普遍存在。

      他认为,在目前发审条件下,证监会预审员的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寻租空间。

      通常企业的上市材料先交到发行部综合处,然后分给两名预审员,两名预审员在初审材料之后,向企业发出反馈意见函,就材料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书面询问,要求企业在三天内作出书面答复。之后,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会有第二、第三、第四次的反馈意见,券商和企业针对每次询问作出书面解释。通过不断反馈,预审员出具预审报告。

      由于发审委委员不能在发审会以外的地方与券商和企业接触,预审员是否给企业足够的反馈信息,以及其出具的预审报告就显得至关重要。

      这位发审委委员还说,由于目前发审委委员是记名投票,虽然投票具体结果不对企业公布,但要在证监会备案,因此加大了寻租的风险。另外,改革以后的发审委主要来自于券商、基金、律师和会计师,一般都是公司高管或者事务所的合伙人,属于高收入人群,这也减少了寻租动力。

      许多人将“王小石事件”和发审委的改选联系起来,其实,去年改革之后的发审委按规定每届任期就是一年。这位人士强调,王小石是历史问题,目前发审委的工作是透明的。

      他说,发审委改选将历时一个月,没有明确的规则限制发审委改选的最低比例。不过他个人倾向于全部改选,以免发审委委员与企业和券商等中介机构建立亲密关系。

      要成为发审委委员,首先要得到律师协会、会计师协会、基金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推荐,名单报到证监会后,证监会还要综合考虑候选人的履历、背景等因素,最后还要征求本人意见。

      待发企业堆积

      在大盘压力和融资压力的双重重压之下,证监会艰难地保持着平衡。

      自7月28日宏润建设首发申请获准以来,发审委的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市场揣测发审委“歇夏”理由是为中石油、交通银行等大盘股上市积蓄力量。

      在最近的7年时间里,沪深证券市场的融资步伐基本上保持着下半年快于上半年的节奏,唯一的例外是2001年,那年沪深股市由牛转熊,大跌700点。

      8月30日,上证指数最低下探至1310点,创4月份暴跌以来新低。当天下午收市后,证监会网站公布IPO试行询价制的征求意见稿,除再融资外暂停首发。次日,股市受暂停IPO利好的刺激,跳空23点高开。

      由于《询价制度若干问题(征求意见稿)》发布时正值股市处在敏感点位,此举措被赋予了浓厚的救市意图。8月31日K线图的阴十字星,暴露市场对询价制推出意图的谨慎和狐疑。

      此后大盘股纷纷表示将要登场或者再融资,华夏银行宣称要融资不超过55亿元,宝钢股份董事会决议通过增发50亿股,交通银行A股与H股两地同时发行融资200亿元,中行、建行计划明年上市,中石油回归A股市场融资60亿股,诚通、铁通欲整体上市,市场好不容易集聚的一点人气迅速被“大盘风”吹得烟消云散。

      证监会的两难是,证券市场终归是筹集资金的场所,但扩容太快市场难以承受导致股指下跌,指数偏低资金离场筹集资金的任务则又不可能完成。救市与治市话题中,监管部门是两者兼顾还是有所偏向,在实践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根据统计,发审委“歇夏”之前,已过会但尚未发行的准上市公司目前尚有63家,除去已经主动撤回融资申请的南都置业和因故搁浅的富通昭和,尚有61家公司等待发行。

      “9·14”之后的几天时间里,股指连续几天放量拉升之后,大盘股发行列入时间表,基金、券商纷纷逢高减仓,股指于是再度陷入下跌之中。“9·14”行情最终证明不过是股指“从哪里来,又回哪里去”。

      正当股指再次有所回暖之时,10月14日,媒体刊登上证所上市公司部总监周国庆的言论,周国庆认为,优质大盘蓝筹股是国家的稀缺资源,不能用老眼光来看待大盘股的上市。他还说,拒绝大盘蓝筹股上市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这被市场理解为大盘股即将登场,加之整顿券商委托理财的消息被媒体披露,当天沪市大盘大跌50个点。

      之后上证指数回到1300点左右呈胶着状态,多名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证监会此时的策略变为小盘股先上,大盘股缓行。

      11月10日,大盘在一个多月的萎靡盘整之后,股指突然凌厉拉升,沪市综指大涨44点;随后一天11日,大市有所调整,券商、基金逢高抛售,但指数仍然没有出现明显下跌。市场传言高层定调,“目前股市休养生息第一,扩容第二”。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有政府背景的资金进入市场。

      随后指数在1350点左右徘徊,市场认为,可以看作大盘已经企稳。

      目前记者还无法得知究竟是哪两家企业会首先作为询价制试点。业内人士认为,大盘股名列其中的可能性非常小,毕竟,只要一家大盘股发行,监管层之前所做的种种努力就可能功亏一篑,而昂首向上的指数却是明年迫在眉睫的银行股上市、宝钢再融资、中石油回归等融资项目顺利登陆的基石。(刘欣然/21世纪经济报道)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417,537, 栏目计数: 5,567,372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