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秉承什么样的投资理念

    2004-10-21 08:41


    陈宪
      股市经历三年多的惨烈下跌,使得社会各界从体制、制度、文化等多方面探讨制约股市和谐发展的深层因素;也有人认为价值投资理念的单一化,则是战术层面硬伤股市的元凶之一。那么我们应该秉承什么样的投资理念呢?能否寻找出土洋结合的投资理念呢?
      投资理念的发源地是全球最具活力、最具创新精神的美国证券市场。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期里,基本分析学派是华尔街的主流投资理念,其有两个主要分支,即内在价值型投资和成长型投资。前者认为,投资股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从上市公司外获取每年的股息红利,股票的内在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后者认为投资股票的目的主要是获取价格差而非股息红利。投资理念不同,战术思路也就不同,内在价值型投资者注重股票现时价格,成长型投资者则认为高价之后还有高价。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演进,各种投资理念从发源地的内圈向外围扩散,传播到欧洲、日本、香港仍至中国内地。但是不论欧洲,还是亚太股市,都有自身特殊情况,所以通常美国股市的投资理念在向外围股市传播过程中,都会与本地原有的投资习惯发生碰撞,有一个逐渐融合的过程,最终衍生出与“先进”文化相融的“新”投资理念。
      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指望一隅股市之本地传统投资理念抵御外来先进股市理念的“入侵”,从而减弱本地股市风险,实属乌托邦式的幻想。根据新兴市场演变的经验,从长期趋势来看,沪深股市与国际接轨将势不可当,更令人揪心的是这种接轨将不仅仅表现在投资理念上,而且体制、制度、规则等方面都将全面接轨,而涉及投资者切身利益的股价则是上述“接轨”的最终体现。这才是沪深股市对投资者不再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也是证券业翘首企盼抓紧落实“国九条”的原因。遗憾的是中国股市在未完全了解国际化后果的情况下,却过早地、且轻率地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今天的股市,正在为当初有关部门决策上的失误埋单。否则无法想象,沪深股市会从2001年的65倍市盈率跌落至现今的26倍市盈率。
      诚然索罗斯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大相径庭,但他们都能在美国股市长袖善舞。另外,经过多年“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基金已是股市里的绝对主力军。而制度与环境又保障了基金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例如在基金管理公司内部,建立了以基本面为核心要素的股票池,基金经理只能在股票池内选股。而作为研究报告或股票评级报告的提供者———券商,则是通过研究人员深入上市公司调研,形成投资建议。如此市场背景下,价值投资理念理所当然成为股市的主流投资理念。
      显然,主流投资理念的单一化,给股市带来了原本意想不到的风险,即原本的股价结构体系被打乱,又推动股价重心的不断下移。消除或者降低股市风险,是管理层的职责甚至是义务,因此,只有抓紧落实“国九条”,才能降低股市风险。除此,别无良策。


    《国际金融报》 (2004年10月20日 第三版)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415,939, 栏目计数: 5,566,288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