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宏观调控未到松气时

    2004-07-28 08:43





      □史蒂芬·罗奇
      今年二季度,中国GDP增长9.6%,不仅比一季度的9.8%轻微下降了,而且明显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10.5%至11%的水平。有些人据此认为中国经济软着陆可能即将到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也表示,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初步抑制。
      其实不然。首先,不论按什么标准,9.6%仍然是一个极为快速的增长率———比中国经济的20年趋势水平高出0.5个百分点,并稍高于去年官方公布的9.1%水平。其次,最新的GDP预测数据可能较宽松地低估了实际的增长情况。
      事实上,中国近期工业发展趋势的确演绎了一个非常有别于GDP数据的故事。工业产值6月份维持了16.2%的增长,虽然比今年前两个月高峰期的19.4%下降3.2个百分点,但仍大大高于过去10年10%的趋势增长水平。同时,能源发电增长仅从5月份的16.6%轻微回落至6月份的14.3%。依我所见,工业产值需要下降至8%至10%区间,并维持最少6个月,这样才可以正式宣布经济软着陆。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经济减速充其量只完成了约25%。
      此外,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从今年1、2月份高峰期的53%增幅下降至5月份的18.5%。固定资产投资是中国最有可能出现泡沫的行业,而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紧缩投资的举措显然已奏效。但是,导致投资泡沫的元凶———银行信贷增长仅从3月份的20%回落至6月份的16.3%,仍然远高于10%至12%的趋势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的通胀压力似乎有点缓和。尽管消费物价指数已上升至5%关口,但大部分增长仍然集中在农业产品。在批发层面,价格增长的步伐也明显放缓,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企业物品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跌,由5月份的9.4%进一步下降至6月份的9.3%。尽管能源组成部分连续两个月上升,但在批发层面的其他价格均有所下调。
      而且,中国没有对全球其他地方的经济活动产生多大影响,是中国经济减速不够的另一个证明。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中国进口的持续增长,而这最能反映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6月份,输入中国的外国制造产品大幅增长50.5%,高于2003年创下的40%的纪录。这对工业商品价格而言,特别是对2003年中国在全球总消耗量增长中占25%至30%的金属价格来说,有着重大影响。自7月中以来,商务日报的金属指数表现持平,但仍然比2003年上半年的基本水平高出约50%。同样地,中国增长周期对其影响较大的船运业务,仍然是相对稳定的一个行业。虽然波罗的海干货指数在2月至6月份期间显著回落,但在7月份大幅度上扬,目前仍相当于2003年初两倍的水平。过去几年,我一直强调中国蓬勃的生产力已成为全球经济供应方的主要动力源头。目前,这强大的动力仍然完好无损。
      我对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在国务院会议上的发言感到相当安慰,他告诫“宏观经济调控的困难和复杂性”,并提醒不要对经济能否软着陆进行“盲目乐观”的评估。这恰恰是在内部追求增长的力量作出反击时,中国所需要的一种忍耐和坚持。另一方面,假如中国在行政主导的减速政策上有所退缩,金融和投资泡沫将肯定会导致悲剧收场。对于仍然过热的中国经济而言,目前是处于顺势下滑的关键时刻。我深信中国是不会动摇的。
      我的结论是,白热化的中国经济才刚刚开始向较为可持续的增长轨道过渡。世界还没有感觉到中国减速带来的任何严重影响。我认为,这些影响仍然很可能发生。但我们无需过分夸大这个过渡带来的影响。(作者为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418,395, 栏目计数: 5,568,192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