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相当部分再融资企业不缺钱 2001-07-25 08:14
□记者 刘幼萍 ●有的兜里其实很有钱 ●有的兜里的钱没用来干“正事” ●有的兜里的钱不知用来干什么 由于增发在再融资中占据主导地位,记者从拟增发的100余家上市公司中随机抽查了88家公司。统计资料显示,这88家公司2000年现金和银行存款(即货币资金)几乎均在1亿元以上,平均为2.95亿元,4家公司超过了10亿元。 今年6月经临时股东大会同意,准备增发不超过8000万股的上港集箱,其去年的货币资金高达19.79亿元。再比较这88家公司的货币资金与短期借款余额的有关数字,我们可以发现,有9家公司的短期借款余额为0,一半的公司货币资金与短期借款余额之差为正值,上海某公司创下17.48亿元之最。如此看来,多数公司的资金缺口并不大(这里未考虑企业的长期借款),相反,相当部分的公司资金颇为富余。 上市公司对以往的募资使用情况又是如何呢?据观察,它们对短期投资钟情有加,部分公司热衷于“短、平、快”的短期投资,统计显示上述公司短期投资的平均值为7785万元,7家公司还破10亿元大关。 而在短期投资中委托投资又占据了重要地位。2000年进行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达100家左右,而真正按规定及时披露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仅57家,这57家公司委托理财金额总计51亿余元。另据统计,今年3月以来共有26家公司披露了近50份委托理财协议,涉及金额36.31亿元,平均每家近1.4亿元。从各家公司的具体情况来看,上市公司进行委托理财出手阔绰,联通国脉这方面投资额为3.15亿元,位居前列。约30%的上市公司从事委托理财的金额占其最近一次募集资金量的50%以上,联通国脉的委托理财数比其最近一次的募资2.93亿元还高,比例达100%以上。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对其募资项目不会等闲视之,但奇怪的是,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一浪高过一浪。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有122家上市公司变更了募资投向,其中变更新发、配股的公司比例分别为63%、36%,变更增发的为1家(因去年增发的上市公司只有24家)。募资变更超过1亿元的有47家,3亿元以上的有5家,数额比较大的为东北高速,其公告称由于投资条件和投资环境的变化,将5.385亿元的募集资金进行变更。据匡算,上市公司平均每家变更募资量为1.09亿元,约占筹资额的20%以上。全国人大常委会证券法执法检查组上海检查组了解到,上市公司在两年内改变募资资金投向的达40%,一年内改变的也在10%以上。还有的公司把募资项目视同儿戏,变更起来没完没了。 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固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但如此大面积、频繁地变更募资投向,募资后有的又委托出去,就不免让人觉得有“圈钱”之嫌了。 随意“圈钱”违背了优化配置资源的原则,使用募集资金进行委托投资更与募资的原有意图背道而驰。最近,中国证监会又加大了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的监管力度,发布了《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要求上市公司在发行完成后的三年年报中持续披露本次募资的使用效果,上市公司将大量资金用于委托理财也被列为重点关注的事项。为了让宝贵的资金流入更能产生效益的企业和项目,专业人士呼吁,对于并不缺少资金或尚未善用资金的企业进行再融资,应出台一些更为明确的管理办法,从根本上杜绝“圈钱”行为的蔓延。(摘自《证券时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