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4年稳增长思路明晰 (2024-01-11)
  • 上海发布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32条” 大力推动S基金发展 (2024-01-11)
  •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2022-10-16)
  • 信息量很大!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2022-09-23)
  • 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国常会明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季度货车过路费减免10% (2022-09-23)
  •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五大措施促就业创业 促消费有新举措 (2022-09-09)
  • 国务院减税支持创新: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提至100% 企业购置设备可加倍计扣 (2022-09-09)
  • 深改委会议要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2-09-07)
  • 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上市退市属资本市场常态 不影响继续融资发展 (2022-08-14)
  •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022-05-16)
  • 中财办、发改委、央行、商务部齐发声!力争上半年落地已确定政策 全面加强基建! (2022-05-13)
  • 国务院最新部署 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2022-05-12)
  • 重磅!一行两会同日发声 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平台经济等 (2022-05-05)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2-05-01)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银监会酝酿方案 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敲定

    2004-06-07 08:25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近日召开的在华外资银行会议上明确表示,管理层正在“酝酿和研究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准入”的方案,这个让商业银行蓄谋已久、基金公司提心吊胆的政策举措终于将要落锤了。

      基金业内人士普遍的反应是: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必将会使基金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直接表现为基金业的人才流动、资金流动,最终结果是使一些实力不足的基金公司倒闭或破产。

      大变局来临

      “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意味着未来1-2年之内基金业将面临着新一轮优胜劣汰。”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他的担心是:表面看起来中国基金业整体发展迅速,但个体依旧十分脆弱,经过几年发展的基金公司仍旧畸形,完全没有自己的销售体系,也不可能依照国外的模式建立经纪人队伍或者销售公司,只能完全依靠商业银行销售。

      “表面看起来基金公司赚取的管理费比较高,但实际上是越来越多地将利润输送给其他相关群体。例如基金销售中,基金公司几乎将所有的申购和赎回费贡献给银行、券商和保险公司。”

      目前基金业是一个贫富相差悬殊的行业,全国的基金公司有34家,共管理了将近3000亿的金融资产,但是大的基金公司如南方、华夏、博时管理资产近300亿,而小的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不足10亿。

      “很多基金管理公司在负债经营,其股东已经不堪重负。”中信证券一位人士说。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我现在就盼望我们的公司赶紧换一个强势股东,这样才能应对未来各方面的压力。”

      “最多到了明年,就会有一批基金公司被收购或者倒闭。”一位财务公司人士预测,这种市场化的格局是谁也无法改变的,未来基金市场可能不会存在一、二、三等级的基金公司,可能直接分化一级基金公司和三级基金公司。也就是说,有合资背景和商业银行背景的基金公司演化为第一等级,而其他则沦为第三等级。

      “这样的结果对个体可能不算好事,但对整个基金是好事,因为它提高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杜书明博士表示。

      外资压力

      对于法国兴业银行集团、荷兰国际集团这类国际金融巨头,今天的中国金融界已不再陌生。

      数据显示,目前法国兴业银行集团管理着786只共同基金,管理资产总额达2320亿欧元;荷兰国际集团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5030亿欧元,预计到2005年将突破1万亿欧元。而国内基金业发展了近六年,目前基金总量才到3000亿人民币,不及上述任何一家的十分之一。

      即使存在这么大差异,这些国际金融巨头们也从未放弃过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先后以各种方式进入了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眼看着大佬们不断地吞噬中国金融市场,国内商业银行只有“咽口水”的份。

      允许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这是开放式金融市场下的大势所趋。”一位业内人士评价。

      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1.9万亿元,企业存款8.02万亿元,总量达到20万亿元,巨大的资产存量自然让国内外具有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心动不已,而通过各种方式打入中国金融市场已被列入各个国际性金融集团的战略规划。

      中国入市承诺为外方金融机构参与中国资产市场开辟了一条便捷通道。2000年到2002年间,很多国际金融机构开始频繁地与国内券商、基金公司亲密接触,讨论合作事宜,但由于无法可依进展速度不是很快。

      直到2002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下称《规则》),为外资金融机构介入国内资产管理市场提供了法律依据。按照《规则》,在2004年之前,外方在合资基金中所持股权比例只能为33%,这种限制丝毫没有减弱外资参与国内资产管理业务的热情。

      到2002年10月16日,中国首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国安基金管理公司获准筹建,之后的合资基金发展如日中天,一年以后,已经有9家合资基金公司成立,还有三家正在报批。

      合资基金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适应程度也出乎人们意料。2003年初,法国兴业银行集团和荷兰国际集团在中国的合资基金公司——华宝兴业基金和招商基金公司才开业,但一年以后已经各自管理近百亿的人民币资产。让人感叹命运不公的是:中国本土产的基金公司如金鹰基金、天同基金虽然比华宝和招商设立得要早,但目前管理的资产规模不及两家合资公司的五分之一。

      根据《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有关规定,在2005年,外资在合资基金中的持股比例可达到49%,2006年时可提高至51%。并且,除了资产管理业务外,这类国际金融巨头在中国开展业务还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证券等,如上述的荷兰国际集团目前在中国的业务就有保险、银行、基金三大类。

      而国内商业银行受制于法规的限制,只能做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有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如果不放开国内商业银行业务范围,依靠单一业务的国内商业银行将无法应对金融业全面放开后的国际挑战。“其结果只能是国外金融机构逐步蚕食掉国内资产管理市场。”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蓄谋已久

      与国际金融集团多渠道、多领域开展国际业务不同的是,国内商业银行拓展国际业务的条件尚不成熟,在此情况下,对国内金融市场寸土必争就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之道,而资产管理业务被认为是重中之重。

      正如大多数人所认为的,资产管理业务是一项最没有风险而收益最为丰厚的业务,商业银行早就垂青这块业务,暗地里也通过各种方式展开对此项业务的争夺。

      这种争夺在2003年5月和 7月浮出水面。南京商业银行分别联合了江苏省内11家中小银行和省外6家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了银行间债券市场资金联合投资项目,项目的投资范围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合计管理的资金总额为11.8亿元。

      此项目被称作货币市场基金的雏形,但商业银行的雄心显然不止于此。当时南京商业银行的人员就表示,此项目为“推出真正货币市场基金奠定良好的基础”,图谋未来资产管理市场的雄心昭然若揭。

      根据当时票据市场规模,有人预测货币市场基金的容量也就几百亿,对商业银行和基金公司来说,谁抢先一步谁就占据有利位置。

      于是在2003年初,数家基金公司将已经成熟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方案上报给证监会,之后,由于银监会和证监会在政策协调上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导致货币市场基金出炉一推再推。

      直到2003年11月份,招商、华安、博时三家公司拿到第一批有关货币市场基金的批文,并顺利发行了将近150亿元的货币市场基金,而商业银行发行货币市场基金的呼声却渐渐平息了。

      “显然,基金公司的货币市场基金业务已经涉足到商业银行的领域,肯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银河证券基金研究和评价中心的杜书明博士表示。

      而商业银行在抢夺货币市场基金中失利没有影响到其参与资产管理业务的激情,他们也一直在积极推动管理层对商业银行介入资产管理业务进行松绑。

      现在看来,这种推动终于得到了结果,允许商业银行进入基金公司等于给商业银行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开了闸门,据说已经有数家商业银行的方案在上报中。( 孙健芳/经济观察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9,754,290, 栏目计数: 6,007,538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