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迎来单日最大扩容规模
昨日,三板市场迎来了4家新成员,五环、中侨、鞍一工、鑫光等退市股票集体于三板挂牌交易。这也使2004年5月26日成为三板成立以来扩容速度最快的一天。加上上周五挂牌的九州、海洋,以及5月28日即将挂牌的南洋、生态,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三板的规模将从原有的15家骤然增至23家。
但与主板市场新股上市必涨的惯例相反,三板市场的新丁却纷纷以暴跌开始了自己的交投之旅。昨日挂牌的4只股票分别下跌55.02%到74.97%不等,股价较在主板时全部"腰斩",而上周五挂牌的海洋、九州也分别下跌66.98%和60.55%,其中九州的成交价已经跌至0.99元,成为内地所有公开市场上首只跌破1元面值的股票。
三板在大扩容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以暴跌开局的退市板块后市又将面对怎样的命运?悬念再次降临到这个少人关注的市场中。
扩容效应能有几许
作为一个另类市场,三板一直不为主流投资者关注。某负责代办股份转让业务的券商负责人曾透露,截至今年2月底,在其公司开户的三板投资人人数没有超过800人。据此推算,在18家有代办股份转让业务的券商处开户的三板投资人总数大约在1万多人。
不过,近期的大扩容则有望改善这种参与者稀少的状况。一个直接的因素就是,大量退市公司登陆三板,势必将其原有的数万持股人同时带入。即使多数持股人在失望之余选择卖出并不再买入,也总会有部分投资者会留在三板。同时,随着交易品种的增加,投资者可选择余地的增大,三板也会吸引一批新的投资人。
事实上,三板的套利空间并不小,2003年,三板行情跌宕起伏,年内股价最大振幅均在45%以上;今年4至5月期间,在主板市场萎靡不振的形势下,三板市场却反其道而行之,部分交易品种强势飘红。华凯从4月19日最低1.17元,上涨到目前的1.50元,涨幅达28%。
但三板却存在着一个最大的致命伤,那就是市场的流动性太差。无论买进还是卖出,即使能够准确地预测价位,也往往难以成交。如果这一问题能在大量新品种和参与者进入三板之后得以改善,三板的吸引力无疑将大大增加。
退市板块前景如何
在"强制平移机制"出台之后,退市板块将成为三板的主力军。但退市板块在三板的表现却令人心底发凉。
今年3月,首家登陆三板的退市公司国嘉实业上市首日就较退市前收盘价下跌了31.27%,收盘于4.00元。截至5月21日,该股收盘于2.42元,较上市首日收盘价再度下跌39.5%。
和国嘉相比,最近挂牌的几家退市公司股票更是采用了"让我一次跌个够"的方式,少则跌去一半,多则四分之三,令投资人对退市板块望而生畏。
基本面乏善可陈是退市板块的最大的问题。例如,北方五环在其2003年年报中称,公司经营面临严重困难,经营业务处于停滞状态,流动资金匮乏,无主营业务。
有的股票在退市前股价过高,因此不得不以暴跌来回归其真实价值,例如中侨在退市前股价仍高达8.03元,在三板一挂牌,便跌去了6.02元。
业内人士认为,退市板块目前的暴跌是一种合理现象,体现了从主板到三板的估值标准的变化。暴跌过后,投资者必须以三板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股票,从而判断它的价值和前景。退市板块的资产质量一般较差,其唯一的机会不在于价值投资而在于重组机会,因此,投资者应该多注意公司资产重组方面的进展,从这一角度而言,退市板块还是存在一定机会的。( 叶展/上海证券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