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4年稳增长思路明晰 (2024-01-11)
  • 上海发布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32条” 大力推动S基金发展 (2024-01-11)
  •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2022-10-16)
  • 信息量很大!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2022-09-23)
  • 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国常会明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季度货车过路费减免10% (2022-09-23)
  •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五大措施促就业创业 促消费有新举措 (2022-09-09)
  • 国务院减税支持创新: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提至100% 企业购置设备可加倍计扣 (2022-09-09)
  • 深改委会议要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2-09-07)
  • 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上市退市属资本市场常态 不影响继续融资发展 (2022-08-14)
  •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022-05-16)
  • 中财办、发改委、央行、商务部齐发声!力争上半年落地已确定政策 全面加强基建! (2022-05-13)
  • 国务院最新部署 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2022-05-12)
  • 重磅!一行两会同日发声 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平台经济等 (2022-05-05)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2-05-01)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央行货币政策正面临拐点--将由激进转为温和?

    2004-05-17 22:16


    中国经营报
      
        “5·1”节后,央行并未向市场所预期的那样动用利率工具,而且刚刚出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取向的描述中,措辞似乎缓和了许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旨在给投资热潮降温的宏观调控政策,开始控制自己的节奏。笔者判断,政策面将会进入到一个相对静默期,有关部门将先要观察一下前期政策的效果在决定下一步棋的走法,而且很有可能从比较激进的货币政策转向较为温和的货币政策,从刚性的硬政策向更具弹性的软政策过渡。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的货币政策渐渐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表现出强势,在对国民经济走势的判断和应对上都表现得较为冷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政策边际效用在递减,货币政策的腾挪空间也在减小,市场经济有一个假设,即预期决定行为,而利用市场化手段调控经济同样有一个前提,即公众预期必须是理性的,而中国经济恰恰有很多非理性的因素,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央行的货币政策存在许多盲区,况且,在各部门组合拳下,一连串的轻带刹车,几乎已经起到了急刹车的作用,此时央行暂缓出手恰逢其时。

        本轮宏观经济调控已经到了一个极为敏感的时刻。铁腕调控在显现其威力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是,宏观经济调控必将付出代价,而且中国经济一旦冷下来,本轮投资热潮中积累的银行坏账如何消化?如果中国经济是一个市场发育度比较好的国家,这样的问题原本无须多虑,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谁投资自然就应该由谁来负责,然而,半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典型特点,本轮经济扩张的利益主体有二,一是民间投资,二是地方政府,他们的投资取向不同,如果说前者更看重效益,后者似乎更看中规模,相同的是,两者的资金来源大都是银行信贷资金。由于中国银行业大都控制在政府手里,属于国有性质,按照目前金融改革的思路,如果本轮宏观调控目标发生偏差,政府很有可能成为最大买单人,而这势必给本届政府带来比较大的财政压力。中国经济的庞大规模和复杂程度使我们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可借鉴的经验极少,现行政策对经济运行构成的压力究竟有多大,一时难以估算,避免中国经济“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魔咒重现,静观其变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9,754,580, 栏目计数: 6,007,827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