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确定将建立人民币产品中心作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突破口。这是上海自中央1992年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以来,第一次明确其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
据上海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最近形成的《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纲要 》中,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中长期目标和战略重点,进行了细化和深化。总体思路是"三步走"战略,既从现在起到2005年,打好基础;到2010年,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为此,上海确定的建设路径是:依托上海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在中国入世、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下,使上海首先成为投资、交易、开发人民币金融产品的中心,并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三步走"关键:建立人民币金融产品中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背负着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重任的上海,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初步建成了以市场中心为特征的国内金融中心。在此基础上,2002年8月,上海市召开了金融工作会议,首次向外界排出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时间表,即"五年打基础、十年建框架,二十年基本建成"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2003年,上海金融系统从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出发,围绕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大讨论,据不完全统计,系统开展的各类调研课题达60多项,形成的研究报告达140万字。
在此基础上,上海形成了《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纲要》,明确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推进措施,此举标志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开始启动。对此,本报记者对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独家采访。
上海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总体思路是"三步走"战略。一是从现在起到2005年,努力实现"四个基本确立"的目标,即基本确立金融在上海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优化中的核心作用;基本确立国内外金融机构主要集聚地的地位;基本确立国内体系完善、辐射力强的金融市场中心的功能;基本确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金融发展环境。二是到2010年,实现"四个基本形成"的目标。即基本形成适合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以具有国际性影响的金融控股集团为核心、中外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形成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和交易中心;基本形成符合国际惯例、规范有序的交易制度和法律体系等金融发展环境。三是到2020年左右,基本建成与我国国际地位、人民币国际影响相匹配的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使上海成为国际资本集散地和全球资金交易场所,并开始向世界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围绕三步走战略,上海确定的建设路径是:依托上海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走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发展之路,在中国入世、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下,使上海首先成为投资、交易、开发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国际金融中心,并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简而言之,只要人民币一实现自由兑换,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才开始进入突变。随着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上海自然一跃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据悉,这一建设路径,已经得到了上下的肯定。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人民币金融产品交易中心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抓手,是上海自中央1992年提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来一直在寻找的一个突破口。
选择突破口:在上海集聚人民币交易
有关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将人民币产品中心的建设作为突破口,是在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借鉴国际经验比较自身优劣之后得出的一个重要认识。
首先是基于对上海自身条件的理性分析。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杨建文研究员说,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劣势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部和金融决策、监管机构均在北京,使得上海在这方面先天不足。但上海优势也非常明显。上海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先试先行地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上海基本建成了以金融市场为特征的国内金融中心,市场化的特征全方位凸现,通过市场来配置金融资源的体系基本形成。各类金融市场已全部在上海建立,其中外汇市场、银行间市场、黄金市场是全国唯一市场,证券市场是全国主板市场;同时还正在大力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设。国际通行的金融产品,在上海都有进行市场交易的平台。金融市场的集聚,为上海构建人民币金融产品中心、提供产品交易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平台。
其次,上海选择这一建设路径,也是总结借鉴了世界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据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学教授潘英丽介绍,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金融中心首先都是本国金融产品的集中地,金融市场体系集中分布和金融机构集聚地。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伦敦、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的纽约,还是80年代的东京,这些传统国际金融中心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在国的货币作为强势国际货币的交易及交易的不断扩大,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在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离岸金融中心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以新加坡为例,在始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漫长过程中,新加坡一直奉行新元非国际化政策,限制新元的海外使用,限制国内金融机构给外资金融机构提供新元贷款,以保证国内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但90年代以来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金融全球化和地区货币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新加坡及时改变政策,推行新元国际化政策,稳健地推进新元在海外或东南亚地区的使用,从而强化了它作为区域国际金融中心的综合功能。
从全球金融中心来看,目前世界上三大金融中心分别为欧洲板块的伦敦金融中心、北美板块的纽约金融中心、亚洲板块的东京中心。这三个金融中心覆盖三个时区,24小时不间断交易,确保了全球金融交易的不间断。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日本经济连续10年陷入低谷,许多跨国公司从东京撤离,东京国际金融中心受到削弱,东京板块的松动,无疑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再次,目前,从全球来看,人民币债券和人民币金融衍生品的需求日渐旺盛,急需一个统一的市场。如果中国没有这个市场,则会错失机遇。同济大学吴光伟教授说,由于人民币有升值的预期,香港有大量的投资者在从事人民币的远期交易。新加坡则紧锣密鼓酝酿设置人民币作空机制,从事人民币的期货和期权交易。据统计,中国每年有8000多万旅游者出境,带走大量人民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已用人民币结算,估计全球大约有1500亿元人民币在外国人手里掌握。如果不抓紧建设人民币金融产品交易国际中心,新加坡就会抓住机会发展相应的金融产品,设立人民币作空机制,吸引全球的人民币外汇到那里去交易。这样我国不仅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还会导致人民币的汇价在很大程度上听取海外交易中心估算价,给我国在政治上造成被动。一旦发生金融危机,还会危及人民币的金融安全。
如果不能适时发展人民币衍生品市场,沪深股指期货及人民币汇率期货很可能被欧美交易所或亚太邻国交易所抢先上市交易,到时要追回很难。当前人民币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成为流通的硬通货,抓住这一时机加速建立人民币金融产品交易中心,从事人民币作为外汇在全球的交易,可以吸纳世界各国设立席位,在上海集聚人民币交易,我国的金融安全就有了切实的保障。同时,这也是我国间接吸引外资的一种有效手段。
此外,走人民币产品交易中心之路,形成以市场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格局,也是基于与香港联动发展的需要,与香港金融中心形成功能互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潘英丽认为,上海不可能发展成为地缘式或避税港式的国际中心,而只能发展成为与周边地区、全国经济相互依托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立足为内地经济实体服务,与内地发展长期共存,而香港则面向国际,成为国际金融资源配置的舞台。
当前任务:做大市场 做强机构 作多产品
不过,目前,上海要建成人民币产品交易中心,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上海都有很大差距。为此,专家建议,围绕建设人民币金融产品交易中心,在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之前,上海当前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在现有基础上,做大金融市场、做强金融机构、作多金融产品。这些建议目前基本得到了上海方面的认可。
围绕做大金融市场,上海将完善市场体系,增强市场功能。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五大金融市场,其成交总额也突破了32万亿元。下一步,依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中国票据网",上海将加快票据市场发展,力争成为全国票据交易中心。同时,上海将以发展资本市场和建立金融衍生品市场为重点,构筑完善的市场体系,不断强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主板市场地位;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打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沟通渠道,促进资金在两个市场合理流动;拓展外汇市场,推动全国统一的境内外币清算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再保险中心;推动产权市场发展,最终建成全国性产权交易市场。
围绕做强金融机构。上海将采取积极措施,集聚国内外金融机构,包括各类新成立的法人金融机构和现有金融机构内部分设的非法人的集约化运营中心。
围绕作多金融产品,上海将积极推动创新,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依托现有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上海将积极推动国债期货、股指期货、石油期货、个人黄金买卖、黄金期货、市政债券、交易所交易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金融产品创新,推动银证、银保等交叉业务创新和网上金融业务创新。目前,ETF(交易所交易基金)设计方案已经上报中国证监会,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期货、股指期货方案已上报中国证监会,国债期货设计方案也已完成。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成功推出企业债券指数的基础上,目前,已做好了推出统一指数的技术标准。
此外,上海正在向中央争取把上海作为国家金融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综合试验区,将国家金融改革与开放的试点更多地放在上海;同时,争取建立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组成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联合推进机制。
(上海证券报 特约记者 吴复民 罗新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