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我国投资体制将有重大转变 方案近期将颁布 2004-02-15 10:56
备受关注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近期将正式颁布。本报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历次参与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起草和修改工作的投资领域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据他们分析,即将正式出台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将会使我国投资体制发生重大转变。集中体现在行政性审批、投资方式以及投资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即将公布的这个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基本方向将依据“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逐步建立投资主体自主决策,政府宏观调控有力的新型投资体制。 首先,投资审批范围将缩小,程序也将简化。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对投资项目性质实行分类管理办法。对需要利用国家财政性投资等政府投资项目,不论项目投资规模大小,仍然维持现有的审批制管理办法;对不需要国家财政性资金支持、但项目建设涉及国家安全、重要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的重大项目,实行核准制管理办法;对不需要国家投资、能够自行平衡建设资金和落实建设条件的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实行备案登记制管理办法。逐步缩小纳入政府投资审批的范围。张汉亚认为,对需核准的投资管理项目,要简化审批程序。例如只要求提供项目预可研报告,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开工报告。同时扩大企业自主决策权;但是对国家产业政策禁止的项目,则逐步以立法形式代替行政管制。 其次,在投资方式的改革方面,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投资改革方案将按照不同性质的投资项目规定不同的投资方式。对于一般性的投资项目将完全放权给企业投资主体。在符合法律以及相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企业作为出资主体自主决定投资额度和方式。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合理回报和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于具有垄断性的项目,试行业主招标制度,开展公平竞争,保护公众利益。已建成的政府投资项目,具备条件的经过批准,可以依法转让产权或经营权,以回收的资金滚动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 最后,在投资管理体制方面。专家分析指出,即将出台的改革方案将在健全政府投资决策和项目法人约束机制上有所突破。国家主要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抑制无序竞争和盲目重复建设。为防止取消审批后出现管理上的脱节和真空,避免变相审批、违规审批。今后政府将及时发布行业的供求态势、价格走势等,还将出台一些投资指导目录,明确限制类别、鼓励类别等。为防止无序竞争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国家将制定有关安全、卫生、环保、质量等方面的国家标准,进一步健全市场竞争规则,维护竞争秩序和公共利益。对已经出现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将主要通过市场的办法进行引导,对无生产许可证、质量低劣、污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企业,将依法淘汰和关闭。 还有专家提出,改革方案将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及经营管理体制的创新,首先是改组、改造现有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机构,使之成为真正独立核算的经营企业;其次是对现有存量资产明晰产权关系,通过公开招标等手段委托企业负责经营,加快市场化、产业化进程,提高运行效率;第三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探索实行公用产品供应和销售的分开经营、独立核算,形成开放式、多元化、竞争性的建设运营格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郭励弘提出,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创造出适宜于融资的大环境,不是具体地为每个项目去考虑筹资方案,而是使好的项目、合格的投资者能够得到资金,使坏的项目、不称职的投资者难以筹资。由此看来,投融资管理的重点,要从项目管理转向资本市场管理,从“投”转向“融”。他说,投融资改革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建立起针对出资人的资信评价体系,以资信等级为依据,实施对出资人融资能力的宏观调控。放弃项目的行政审批,形成投资决策、资本决策、信贷三权鼎立,相互制约各负其责的投融资格局。 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慧勇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仍属投资拉动型。目前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问题,是要对两大关键机制——进入和退出进行再造。尤其对于创业投资者,如果没有可行的资本退出方案,投资者不会将资金投入。 据有关专家分析,2004年国家将继续清理现行投资准入政策,在明确划分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类政策时,打破所有制界限、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逐步建立适应民间投资需要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 (高露 张心松/ 经济参考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