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副市长冯国勤表示,下一步将做多机构,做大市场,做活交易,做优服务,做严管理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2003年上海金融继续保持稳健运行态势,上海金融业增加值达到629亿元,同比增长7.6%,占全市GDP比重连续10年超过10%。上海市副市长冯国勤昨日表示,下一步上海在稳步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中,要努力做到把金融机构做多,把金融市场做大,把金融交易做活,把金融服务做优,把金融管理做严。
金融市场功能拓展
上海金融市场功能进一步拓展,规模稳步扩大,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成交17.2万亿元,同比增长44.25%。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累计成交8.28万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7%;上海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6.05万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6%;外汇市场成交1511亿美元,日均成交量6.02亿美元,同比增长54.26%。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金额达245亿元。
与此同时,去年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分别达到1.73万亿元、1.3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8%和24.4%。全市保费收入289.9亿元,同比增长22.02%。
金融发展环境改善
上海金融发展环境不断改善,金融产品创新活跃,吸引中外资金融机构纷纷向上海集中,金融资源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上海的金融机构迅速增加。截至2003年末,上海金融机构总数达到423家,比2002年增加77家。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中心和功能中心相继落户上海。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保等全国性金融机构的20多家集约化经营总部建在上海。
外资金融机构纷纷落户上海。至2003年末,在沪经营性外资及中外合资金融机构达到90家。战略投资者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分别入股浦发银行、上海银行。跨国公司非贸易售付汇的外汇改革获准在上海试点。QFII稳健实施,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取得新的进展。
今年确定三大战略重点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步伐稳步向前。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金融服务办主任吉晓辉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实现5年打基础、10年建框架、20年基本建成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到2010年,上海将基本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框架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成亚太地区金融中心,并向世界级金融中心迈进。
2004年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一年,上海将进一步推进三大战略重点。一是加快金融资源集聚,着力引进功能强、影响力大、带动效应强的金融机构,继续培育和筹建各类新型金融机构,促进地方金融资源整合。二是完善和发展各类要素市场,扩大直接融资,积极推进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统一互联,争取推出期货交易新品种,增设新的黄金交易和保险品种。三是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加强陆家嘴------外滩金融贸易区规划和建设。健全和完善有效的风险预警、处理和化解机制,进一步强化诚信体系建设。
2003年度上海金融业运行情况
指标名称 当年值 同比增长
全市GDP(亿元) 6251 11.8%
金融保险业增加值 629 7.6%
金融业GDP直接贡献比率 10.1%
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17318.38 23.8%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13168.05 24.4%
中资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亿元) 15275.41 26%
中资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亿元) 11182.21 22.8%
本外币存款在全国占比 7.85%
本外币贷款在全国占比 7.77%
沪市有价证券累计成交(亿元) 82807.56 71.12%
沪市股票筹资(亿元) 560.96 -8.45%
沪市有价证券成交占全国比 87.2%
上海期货累计成交合约(万手) 8016 229%
上海期货累计成交金额(亿元) 60540 269%
上海成交额占全国比 56%
保费收入(亿元) 289.9 22.02%
银行间外汇累计成交量(亿美元) 1511.31
日均外汇成交量(亿美元) 6.02 54.26%
银行间拆借与债券交易量(笔) 77426
银行间拆借与债券交易额(亿元) 172165.23 44.25%
黄金交易量(公斤) 243173
黄金交易额(亿元) 245.5
(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