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工业是我国消费品工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承担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积累建设资金、吸纳社会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制定轻工业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规划(2001年至2005年),对于21世纪我国轻工业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开好头、起好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
(一)现状和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轻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已成为世界轻工产品生产大国。
经济快速增长,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1999年,轻工业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53186个,工业总产值为16448亿元,工业增加值5289亿元,利税总额1958亿元,职工1297万人。“九五”前四年轻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1%和7.9%。一些主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如自行车、时钟、日用陶瓷、皮鞋、电风扇、电饭锅、电冰箱、洗衣机、塑料农地膜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盐、合成洗涤剂、啤酒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手表、机制纸及纸板、糖、房间空调器的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产品品种增加,质量逐步提高。轻工产品从过去的几万种,发展到目前的30多万种,产品转向多样化和系列化,基本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创出了一批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一大批企业通过了ISO质量体系认证,不少轻工企业已跻身于世界级合格供应商行列。
传统行业不断提升,新兴行业发展迅速。轻工传统行业通过更新改造,一些企业的生产技术达到了国际90年代水平。新兴行业产值的比重增加,如家用电器、塑料制品、饮料、化妆品和包装装潢等五个行业的工业产值已占到轻工行业总产值的29.3%。
改革不断深入,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目前,轻工上市公司达100多家。企业制度不断创新,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所有制结构得到了调整。目前,在轻工业产值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其它经济比重分别是28.7%、21.9%、49.4%。近年来,多种经济成份的共同发展,特别是轻工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发展较快,为轻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企业组织结构得到改善。520户国家重点企业中轻工企业占11.7%。轻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电冰箱行业前6家企业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75%,洗衣机和空调器前6家企业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4.6%和68.5%,啤酒行业前10家企业的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40%。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出口创汇大幅度增长。2000年轻工产品进出口总额达925.2亿美元,其中进口221.9亿美元,出口703.3亿美元。出口创汇额比1978年增长33倍。“九五”轻工产品创汇额年均增长12.1%。出口产品中技术和资金密集型、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提高较快,出口贸易方式向多渠道、多种形式转变。利用外资取得较大进展,全国轻工业已利用外资约40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约350亿美元。
科技进步取得重大成果。“九五”时期,轻工业技术进步水平明显提高,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大批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在技术改造和生产中得到应用。科技队伍逐步壮大,企业中科技人员比重达到5%左右,一些重点企业已达到10%~20%。目前已有34家企业建立了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一些轻工企业正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
(二)问题
“九五”以来,轻工业面对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内买方市场的形成,以及国际竞争加剧的新形势,其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
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重复建设仍较严重。传统行业改造乏力,有的甚至出现萎缩。能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兴行业发展缓慢,产业转型滞后于消费结构的升级。全能型企业大量存在,缺乏合理有效的分工协作。不少规模效益显著的行业生产集中度不高。
区域结构及资源配置不合理。东中西经济梯度明显。在轻工业产值中,东部占74.4%,西部占9.4%;人均劳动生产率东部比西部高110%。区域经济比较优势未能很好发挥,东西部轻工业发展的差距仍在拉大。
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弱。从总体上看,大部分轻工企业的技术装备仍停留在80年代以前水平,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差距很大。轻工科研机构与企业和市场的结合不够紧密,很多中小企业基本没有技术开发能力,技术人员匮乏,缺少科研设备和资金,大企业科研开发也普遍投入不足。
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国轻工行业利润的增长低于产值增长,销售利润率低于全国工业销售利润率1.4个百分点,亏损面为28%。自行车、钟表、制盐、搪瓷等一些行业全行业亏损。
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差。我国轻工业在世界轻工类产品的贸易额中,仅占5%,且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出口产品档次不高,换汇率低,如每双皮鞋平均仅5.5美元,陶瓷单件换汇0.3美元。跨国经营水平较低,一些企业虽已走出国门,到境外办厂,但承受国际风险的能力还不强。
资源和环境问题仍然存在。目前轻工系统万元产值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都大大高于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资源将成为制约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轻工业对环境的污染仍较严重,主要集中在造纸、食品发酵、制革等行业。轻工业排放的废水50.6亿吨/年,占全国工业废水年排放总量的25%,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二、“十五”面临的形势和市场环境
(一)面临的新形势
1.国际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相应的结构调整成为三大基本趋势,主导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经济全球化拓展了世界市场的容量,为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动空间,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提出新的挑战,使世界市场风险加大。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将推动世界产业结构深刻调整。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正在使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生产要素以市场为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配置,世界产业结构正在进行重大调整。这一切将为我国经济加速调整和发展提供历史机遇,也将推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轻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随着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将进一步促进各国和地区经济更大程度的开放。削弱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壁垒,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国际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世界市场的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在垂直分工基础上的水平分工得到发展。
世界经济中不稳定因素增加。国际性生产过剩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有大的转机,国际市场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与“八五”、“九五”时期相比明显降低,轻工产品出口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
2.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明显。
“九五”以来,轻工产品的供求关系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生产处于低水平“相对过剩”状态,市场约束将是轻工业“十五”结构调整和发展必须重点考虑的关键因素。
21世纪初,投融资、外贸、国企改革及社会保障等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将逐步到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并不断完善。这种经济环境对竞争属性强的轻工业来说,有利于结构优化与升级。
西部轻工业将得到较快发展。随着国家加大西部的开发力度,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将有所改善,有利于西部地区吸收境外资金和东部资金,加快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轻工产业。
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力度进一步加大。轻工多数行业的外商(包括港澳台)投资稳步增加。
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是“十五”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农村市场的开拓,为轻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机遇。但农村市场的开拓仍受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环境较差、营销渠道不畅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有八亿农民的农村市场的开拓,是“十五”期间轻工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二)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国内消费结构变化总趋势。
从消费趋势看,将是持续的消费升级。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将普遍实现小康,更多的居民群体由“小康型”向“富裕型”消费结构过渡。居民消费总体上将从满足生活需要向重视生活质量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同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将发生较大变化,对名牌消费将更加注重,对环保、节能、精神文化等产品的普遍追求将成为未来消费的时尚。
农村消费与城市消费的变化存在阶段性差异。1999年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为5845元,而农村居民仅为2210元,预计2005年分别达到7600元和2900元。1999年年底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电冰箱、彩电、洗衣机拥有量为76.1台、105.4台和90.6台,而农村居民仅为9.3台、32.6台和22.8台,差距很大。80年代在城市以家电产品普及为特征的消费热点,目前正在农村形成。因此,把握农村消费滞后于城市的特点,为轻工业充分利用生产潜力,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农村市场提供了机遇。
消费品更新换代节奏加快,消费多样化和消费分流进一步加强,居民的消费需求从排浪式向多层次转变。随着消费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转化,一般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耐用消费品比重大幅度上升,吃的比重下降,住和行的消费将明显增加。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不断扩大和各国文化相互渗透,国内消费的国际化趋势也开始显现。总体上看,对消费品的需求趋势向追求产品的智能化、方便化、个性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新世纪初我国居民的衣、食、用、住、行方面的消费构成将发生很大变化。
食品消费。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据预测,到2005年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将由目前的46.4%下降到35.9%,农村居民将由目前的55.1%下降到45.8%。到2005年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占全国居民消费的42%,仍为居民消费比重之首。人们的食物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自给型食品消费比重逐步下降,一些营养、方便、休闲、绿色等新型工业化食品将有较大需求增长潜力。传统食品消费更加趋向卫生、营养和保健。
衣着消费。我国居民衣着消费总体上先升后降,但农村居民基本保持稳定。当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衣着比重会继续下降。全国居民衣着消费比重预计保持在7%8%之间,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其中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比重将由2000年的11.7%下降到2005年10.4%,农村居民衣着比重稳定在6.0%左右。在城市消费中服装的个性化、中高档化倾向日益明显。品牌消费逐渐成为潮流,但农村仍以经济实用和物美价廉的一般服装消费为主。
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十五”期间城乡家庭设备用品消费走势不同。从消费趋势看,预计2005年城镇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比重将由2000年的7.0%左右下降到5.9%,农村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比重仍将稳定在5.5%左右。从消费结构看,城镇家庭80年代购置的家用电器进入更新换代期,其耐用消费品进入持续的升级换代阶段,新型家用电器、家用通讯设备与家用计算机的消费量将迅速增长。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空调器、各类新型家用厨具、卫生洁具、健身器具等产品的需求将有较大的增长。一般家电产品在农村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在生活消费结构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或在向富裕型过渡的进程中,人们对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精神消费需求不断提高,旅游消费日趋增长,居民的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新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就业竞争加剧,加之“假日经济”的出现,使城乡娱乐文化教育服务及旅游消费比重持续上升。据预测2005年城乡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比重将提高到14.2%,在各类消费比重中上升到第二位。农村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比重将提高到13.9%。
居住消费。“九五”时期我国城镇已基本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和住房消费商品化的改革,“十五”时期城镇居住消费比重将稳步提高。农村居民用于居住的消费比重在“十五”时期大体稳定。随着住宅产业的发展,人们对住宅产品和室内装饰用品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
2.主要轻工产品的国内市场预测。
2005年国内主要轻工产品市场预测:
纸及纸板:根据新闻、出版、印刷、包装等相关部门对纸及纸板的需求分析,到2005年纸及纸板消费总量为5000万吨,比2000年预计3600万吨年均增长6.8%,人均消费达38千克,其中新闻纸220万吨,印刷书写纸1140万吨,生活用纸320万吨,包装用纸530万吨,白纸板530万吨,箱纸板780万吨,瓦楞原纸930万吨。
家用电器:家电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正向高效、节能、环保、静音、高品质、多功能、网络化方向发展。到2005年,主要家电产品的需求为:电冰箱1300万台,洗衣机1800万台,空调器2000万台,微波炉900万台,洗碗机400万台,电热水器1000万台。
塑料制品:到2005年塑料制品需求量为2500万吨,其中农用塑料制品470万吨,占总需求量的19.0%;包装塑料制品550万吨,占总需求量的22.0%;建筑用塑料制品400万吨,占总需求量的16.0%;工业配套用塑料制品450万吨,占总需求量的18.0%;日用塑料与医用塑料制品472万吨,占总需求量的18.7%;人造革、合成革产品78万吨,占总需求量的3.1%;其他塑料制品约80万吨,占总需求量的3.2%。
盐:到2005年,盐的总需求量为3200万吨,其中食用盐750万吨,工业盐2330万吨,农牧盐20万吨,出口盐100万吨。
食糖:目前我国的食糖消费量为800万吨左右,人均消费6.2千克,而世界年人均消费食糖20千克,发达国家达到人均消费35_45千克,目前我国仍是食糖人均消费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从地区看,食糖消费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而中西部地区及广大的农村食糖消费水平还很低。从长远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发展,食糖消费将有较大的增长。从食糖消费近期增长趋势分析,并考虑到压缩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的生产和消费的因素,预测到2005年,食糖消费量将为1000万吨左右。
洗涤用品:目前我国洗涤用品的年人均消费水平较低,仅3千克,欧洲达12千克,美国约15千克。我国洗涤用品品种以合成洗涤剂为主,占洗涤用品总产量的85.7%,液体洗涤剂占合成洗涤剂总量的26%,香皂占肥(香)皂总产量的30%。据预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洗涤用品的消费中,合成洗涤剂和液体洗涤剂的消费比重在不断增加。到2005年,洗涤用品消费量为460万吨左右,合成洗涤剂消费占洗涤用品总量的比例将达到90%,消费量为414万吨左右。
自行车:自行车的品种、功能和质量将不断有新的发展,由短途代步交通工具,逐步扩大到具有休闲、娱乐、健身等各种功能。到2005年国内对自行车消费需求稳定在1900万辆左右。
缝纫机:轻巧、灵便、具有多种功能、且与家具协调的新型家用多功能缝纫机在国内处于消费导向和成长阶段,其国际市场潜力巨大,普通家用缝纫机将逐步被多功能缝纫机所替代。随着相关工业的发展,工业缝纫机的市场需求量继续增长,预计到2005年,国产工业缝纫机需求将达到310万台套。特别是机电一体化的工业缝纫机社会需求增长更快。
钟表:对薄型手表、时装表、运动表、礼品表的需求将呈增长趋势。消费者对品牌的追求将进一步增强,国产名牌钟表的市场份额将显著增长。到2005年国内手表需求量为7000万只左右,时钟为3000万只左右。
啤酒:我国啤酒年人均消费量16升,世界平均消费量为23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我国啤酒消费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人们将更青睐于高档啤酒、淡啤酒、纯生啤酒和知名品牌以及符合消费时尚的新颖包装啤酒,到2005年啤酒消费量为2500万吨左右。
3.国外市场发展总趋势。
世界经济和贸易继续发展,但增长幅度将有所下降。据世界银行测算,世界贸易的增长率仍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率。预计2005年,世界轻工业品的国际贸易额可达1.5万亿美元,这为我国进一步扩大轻工产品出口提供了可能。但是,在“十五”期间,轻工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与“九五”相比将有所降低。
从国际轻工的商品结构走向看,仍然进一步向高档化、方便化、实用化、天然化、艺术化等方向发展。智能化及高科技含量的轻工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保健、方便、休闲类轻工产品市场比重不断加大。旅游产品和礼品畅销。环保型绿色产品受到重视。体现个性化产品日趋流行。
4.国外主要轻工产品市场预测。
目前世界消费品市场的生产虽然保持不断增长,贸易不断扩大,但轻工产品总体呈现供过于求和消费增长比较缓慢的趋势。
纸及纸板:世界纸浆、纸及纸板的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量,生产发展主要取决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目前世界纸及纸板的年需求量为3.1亿吨,预计2005年可达3.5亿吨,市场需求的主要品种有新闻纸、印刷书写纸和工业用纸(包括包装纸及纸板)。
自行车:目前世界上约有65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自行车,生产能力为1.2亿辆,实际产量1亿辆左右。主要生产地区是亚洲、欧洲和美洲,其中亚洲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自行车的市场需求已趋于稳定,增长较慢,到2005年,全世界自行车的需求量约为1.2亿辆。
缝纫机:世界缝纫机制造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德国、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目前,日本、德国在工业缝纫机的生产技术和档次水平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含台湾省)将成为普通家用缝纫机、多功能缝纫机和普通工业缝纫机的主要生产基地。到2005年,世界缝纫机的需求量约在1800万台,中国(含台湾省)将占6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中普通家用缝纫机的产量将继续下降,多功能家用缝纫机增长较快,工业缝纫机将向高档次、多品种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比重越来越大。
钟表:当前世界钟表产量手表已达12.8亿只、时钟4.4亿只,主要集中在日本、瑞士、中国内地和香港等少数国家和地区。瑞士以高档表为主,日本以中档石英表为主,中国内地和香港以组装表为主。手表机芯的优势主要在日本,产量世界第一。从需求来看,主要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需求量最大的是美国、中国、日本以及西欧各国,这些国家的需求量占世界总需求的60%以上。到2005年,世界手表产量可达16.2亿只,时钟产量达6.5亿只。
日用陶瓷制品:目前世界日用陶瓷生产总产量约为186亿件,贸易额约为120亿美元。在未来的十年中,欧洲几个主要生产国家的产量将基本保持目前水平,但东欧的波兰、罗马尼亚等国的日用陶瓷产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亚洲的产量增速将减缓,但产品质量将逐步提高。到2005年,预计全世界日用陶瓷总产量将达到240~250亿件,其中亚洲约为180~190亿件。
软饮料:目前世界软饮料销售额已超过1920亿美元,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软饮料市场以北美和西欧最大,分别占到世界销售总额的38%和24%。从软饮料的品种来看,碳酸饮料仍占主导地位,占世界总销售额的54%;其次是果汁饮料和矿泉水,分别占18.5%和13.6%。从发展趋势来看,碳酸饮料的主导地位已受到了挑战,瓶装饮用水、果汁和茶饮料所占比重将越来越高。
食糖:“九五”期间,世界年产糖量与消费量基本维持在1.1_1.2亿吨左右,国际市场一般贸易量约为3000_3700万吨,多数年份为供过于求。未来十年世界食糖的生产和消费总趋势将缓慢增加,其中发展中国家食糖消费将出现明显增长趋势,我国是世界食糖最大的潜在市场。
啤酒:尽管发展中国家啤酒的生产和消费仍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但由于发达国家市场已基本饱和,甚至稳中有降,因此世界啤酒市场处于低速增长期。目前世界啤酒总产量(总消费量)接近1.3亿吨,预测到2005年将达1.6亿吨。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啤酒的最大市场。
葡萄酒:近年来国际市场产销不稳定,全世界年产量约2300万吨,世界贸易量约1000万吨。未来五年,世界葡萄酒市场将是一个低速增长的时期,葡萄酒主要生产国的产量和消费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品种结构将会持续调整,质量和档次将有所提高,世界葡萄酒的年增长将不会超过3%,而我国将有可能达到10%。
家用电器:世界家用电器工业主要集中在北美、亚洲和欧洲,占世界产品总产量的80%以上。市场销售区域主要在北美、西欧和东亚地区。目前世界家用电器主要产品需求量每年将以6.6%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世界白色家电销售额可达1800亿美元,家用电器年产量在3.5亿台件左右。
皮革制品:世界皮革市场需求变化较大,皮革及制品工业的重心正从欧美移向亚洲。预计到2005年皮革及制品消费量仍以发达国家为主,但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将快于发达国家,其中皮革的消耗量将达到17亿平方米;皮鞋消费量将达到120亿双。
塑料制品:近十年来,世界塑料制品的生产呈稳定增长之势,塑料制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塑料制品贸易量约为1500_2000万吨。未来五年世界塑料制品将以3%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世界塑料制品总产量将达到1.6亿吨。
洗涤用品:目前世界洗涤用品年产量4300万吨,其中合成洗涤剂约3400万吨。发达国家消费量较大,但增长缓慢,而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巨大。到2005年,预计世界洗涤用品产量可达4500万吨,年均增长不到1%。洗涤用品总的发展趋势是,传统产品向对人体安全性和对环境相容性更高的产品转变,节能、节水、安全、环保型产品将得到较快的发展。
家具:目前每年世界贸易额超过500亿美元,全球家具总需求已达2000亿美元,预计到2005年全球家具销售额可达到2500亿美元以上。全球家具基本走势:一是趋向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二是天然木材仍是家具的第一材料,其次是金属、塑料家具等;三是家具零部件更为标准化。
电池:从消费趋势看,普通干电池的消费量大,但销售额所占份额小。碱性锌锰电池发展迅速,在各国市场的所占份额不断增加,特别是发达国家已达很高程度:如美国已占85%、日本为56%。手机的快速发展和手提电脑的进一步普及,对高能量可充电电池,特别是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预计未来五年全球一次电池将以3%的速度增长,可充电电池将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氢镍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将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新一代铅酸蓄电池已开发成功,不久将投放市场,并将以10%的速度增长。
玩具:1998年全球玩具行业的销售额(传统玩具和游戏产品)总计达到678亿美元。随着玩具产品结构调整的加快,智能性玩具所占比重正不断增加,同时,玩具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成人玩具正在增多。到2005年世界玩具销售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约6%。(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