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中国纺织工业“十五”规划(全文) 2001-06-27 09:15
纺织工业是我国重要产业之一,长期以来,在满足人民衣着消费、增加社会就业、扩大出口创汇、积累建设资金和为相关产业配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纺织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基本形成了上中下游相衔接、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行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新的世纪,国内外纺织品市场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纺织工业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实现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这是新世纪纺织工业肩负的艰巨任务。 一、纺织工业现状 (一)基本情况 纺织工业包括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包括棉纺织(印染)、毛纺织、麻纺织、丝绢纺织、针织业;服装业包括服装、制帽、制鞋业;化纤业包括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制造业。纺织产品按应用领域分为:衣着用、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类。 2000年全国纺织行业国有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共1.89万个,总资产9773亿元,工业增加值2678亿元,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1.9%、8.3%和11.3%。全行业职工1300万人左右,利税总额578.8亿元,纺织纤维加工总量1210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6.6千克,纱产量657.5万吨,化学纤维694.2万吨,服装165亿件。我国纱、布、呢绒、丝织品、化纤和服装等产品的生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是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2000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达520.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20.9%,占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13%左右。“九五”期间,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215亿美元,净创汇1700亿美元,是我国净创汇的主要行业。 (二)“九五”发展成就 五年来,纺织工业经过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基本实现了“九五”计划提出的主要目标,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1.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突破口”任务基本完成。 由于多年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加之冗员过多、包袱沉重,1993年至1998年,国有纺织企业连年亏损,亏损最为严重的是1996年,亏损额高达106亿元,是国有工业中困难最大、亏损最严重的行业。199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纺织行业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突破口,提出了“压锭、减员、扭亏”三大任务。到2000年底,累计完成压缩落后棉纺能力940万锭,压缩落后毛纺能力28万锭,压缩落后缫丝能力100万绪,分流人员140万人,国有纺织企业实现利润67亿元,纺织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整个国有企业改革脱困走出了一条路子。在压缩总量的同时,纺织行业把压锭和结构调整、资产重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企业兼并破产、债转股等政策,实施纺织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九五”期间,纺织工业在压缩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同时,将加快产业升级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化纤生产能力增加了300多万吨,差别化率大幅度提高;棉纺行业压锭改造以后,30%左右的纺纱设备达到90年代先进水平;毛纺行业采用先进的毛纺织染整成套设备,配置了质量检测监控系统,开发出高支、超薄毛纺织品;服装行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应变能力;纺机行业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合资、合作等方式,在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方面取得突破,以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为代表的“两机”专项全面实施,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 品种、质量有了较大改善。化学纤维在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中的比重由1995年的45%上升到2000年的60%以上,差别化纤维占化纤的比重达到25%,五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无结头纱、无梭布的比重由1995年的18%、15%分别提高到40%、24%;印染后整理水平有所改善,中高档面料的比例有所上升;服装等最终产品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服装出口已占纺织工业出口总额的70%,比199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衣着用、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的比重已达到67%、20%、13%。 纺织中心城市整体调整成效显著。压锭重组与城市整体结构调整相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纺织地区布局、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经过压锭,国有棉纺能力由压锭前的70%下降为目前的60%左右,北京、上海、宁波、无锡、常州、石家庄等一些中心城市,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出口骨干企业,形成了新的整体优势,不仅使整个城市的纺织工业走出困境,进入良性循环,而且成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排头兵。目前出口创汇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159户,上市公司80多户。 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在所有制结构上,已形成国有、集体、三资和私营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按产值计算,国有企业占30.0%,集体企业占26.5%,三资企业占28.7%,其它所有制企业占14.8%,大量的非国有企业已成为带动纺织工业增长的重要生力军。 3.经济运行质量明显好转。 “九五”期间,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生产经营状况明显改善,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0年与1995年相比,全行业资产总额从8301亿元增加到9773亿元,年增加近300亿元,资产负债率从73.3%降到66.0%,利润总额从32.7亿元提高到290.1亿元,资金利税率从4.1%提高到5.5%,企业亏损面从32.1%降到20.6%,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4万元提高到2.5万元,提高了78%。2000年是我国纺织工业进入90年代以来,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 (三)纺织工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变化,纺织工业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1.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纺织产品质量、档次、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一些高水平、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迟缓,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部分中低档产品出现过度竞争。在出口产品中,仍以中档为主,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服装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大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牌,纺织面料水平低、品种少,不能满足服装生产需要,导致出口服装大量使用进口面料。国际上流行的多组份纤维、复合纤维、改性纤维、高仿真纤维、特殊功能纤维等新产品,在国内化纤企业尚未形成自已的研究开发机制、专有技术和一定的生产规模。目前,我国纺织新型设备引进的较多,纺机制造行业对这些设备消化吸收并进行二次开发的工作明显不足。 2.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低。 目前,属于80年代或70年代水平的棉纺设备仍有2/3。发达国家的清梳联合机占有率为50%,我国仅占14%;发达国家的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占有率均在90%以上,我国仅占32%、9.7%。我国毛纺和印染行业仅有10%的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纺纱、织布、印染、制衣各环节,电脑过程控制系统和电脑辅助设计系统拥有率较低。现代纺织技术向设备高速化、自动化、工序连续化方向发展,传统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例如:全自动气流纺生产效率比环锭高4_5倍,无梭织机比有梭织机效率高4_8倍。由于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落后,加上管理水平较低,导致劳动生产率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拉大,如棉纺织,发达国家纺部万锭用工60人左右,有些企业已达到万锭用工30人的水平,我国万锭用工水平是300人左右,生产成本高,缺乏竞争力。 3.组织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以化纤行业为例,1999年化纤企业平均规模为1.3万吨,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7家,生产能力占全国的22.6%,与国外先进化纤企业比较,平均规模相差很大。纺织行业经过重组和改造,已组建了一批大企业集团,但在化纤、纺机领域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服装行业中缺乏国际知名品牌。我国大部分纺织企业还没有建立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高品质”的快速反应机制,企业缺乏具备国际营销经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部分企业管理粗放,用人多,产品开发周期长,成本、财务管理不到位,营销力量薄弱,市场适应性差,开发创新和用人机制不健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 4.棉花流通体制和出口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棉花购销实行垄断性经营,棉花供销体制改革滞后,对国际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国内价格往往背离国际市场,对我国棉纺行业造成了直接影响,一方面我国由棉纱出口大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另一方面影响了后道产品的竞争力。我国羊毛的进口依存度较高,由于采用发放进口许可证等措施,企业进口羊毛受到限制,很难保障企业对数量、品种、质量的需要,也增加了毛纺企业的负担。化纤及化纤原料关税较高,部分品种的进口实行许可证管理,不利于纺织企业利用国外便宜的原料降低生产成本。纺织品服装已完全进入市场,但国家对纺织原料统得过多,统得过死,纺织企业不能灵活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出口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纺织工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生产企业与国际市场隔绝的现象仍很突出。 5.区域间互补性格局尚未形成。 目前西部地区纺织加工能力占全国纺织生产能力的12%左右,产值仅占4.5%,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于全国纺织12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明显低于东部。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纤维资源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但服装、针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足,西部服装产量仅占全国服装产量的2.3%。近年来,虽然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结构调整力度较大,但是仍保留了一些落后生产能力和初加工能力,产业升级步伐缓慢,产品存在趋同化,东中西部的产业分工不明显,没有形成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互补性格局。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