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4年稳增长思路明晰 (2024-01-11)
  • 上海发布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32条” 大力推动S基金发展 (2024-01-11)
  •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2022-10-16)
  • 信息量很大!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2022-09-23)
  • 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国常会明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季度货车过路费减免10% (2022-09-23)
  •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五大措施促就业创业 促消费有新举措 (2022-09-09)
  • 国务院减税支持创新: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提至100% 企业购置设备可加倍计扣 (2022-09-09)
  • 深改委会议要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2-09-07)
  • 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上市退市属资本市场常态 不影响继续融资发展 (2022-08-14)
  •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022-05-16)
  • 中财办、发改委、央行、商务部齐发声!力争上半年落地已确定政策 全面加强基建! (2022-05-13)
  • 国务院最新部署 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2022-05-12)
  • 重磅!一行两会同日发声 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平台经济等 (2022-05-05)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2-05-01)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两部委发文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15-03-27 23:03



    2015年03月27日 09:31来源:

    国土资源部、住建部联合发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社

    图片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社



        25日,国土资源部、住建部联合下发《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2015年各地有供、有限,合理安排住房和其用地供应规模;优化住房供应套型,促进用地结构调整;多措并举,统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部门联动,加大市场秩序和供应实施监督力度。

    【重磅!住房供应偏多市县住宅用地供应要减少】国土资源部、住建部25日发文要求:对住房供应明显偏多的市、县,或在建住宅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应减少住宅用地供应量直至暂停计划供应;住房供求矛盾较突出的热点城市,应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有效增加住宅用地供应规模。

    【新提法!未开发房地产用地可转型利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25日通知要求:房地产供应明显偏多或在建房地产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可研究制订未开发房地产用地用途转换方案,通过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引导这类用地转型利用,用于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及养老、文化、体育产业等项目用途的开发建设。

    具体通知如下: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房地产市场稳定关系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交易量下降,开发投资增速回落,区域性差异加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为积极应对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3月25日,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在2014年工作基础上,联合下发了《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各地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2015年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有供、有限,合理安排住房和其用地供应规模。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快编制本地区的住房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对住房的建设总量、供应结构、空间布局和开发进度等统筹安排,因地制宜确定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的供应比例。住房供过于求的,要适当控制2015年住房开发建设规模、进度。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稳定市场的原则,指导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合理确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并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棚户区改造年度任务所需用地应保尽保。《通知》要求,对住房供应明显偏多的市、县,或在建住宅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应减少住宅用地供应量直至暂停计划供应;住房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的热点城市,应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有效增加住宅用地供应规模。

    二是优化住房供应套型,促进用地结构调整。立足市场实际,对在建商品住房项目,在不改变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等必要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允许对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住房户型做出调整,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房地产供应明显偏多或在建房地产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可以根据市场状况,研究制订未开发房地产用地的用途转换方案,通过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引导未开发房地产用地转型利用,用于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养老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项目用途的开发建设,促进其它产业投资。

    三是多措并举,统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货币化工作力度,市、县可将符合条件的商品住房作为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房源。整体购买在建房地产项目用于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或将尚未开工建设的房地产用地转为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用地的,允许其适当调整规划建设条件,优化户型结构,并完善配套用地手续。

    四是部门联动,加大市场秩序和供应实施监督力度。强化房地产开发全过程的联动监管,对在房地产开发和交易环节中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违反有关资质管理规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供的信息,限制或禁止其参与新出让房地产用地的竞买。对在土地市场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依据国土部门提供的信息予以相应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注销其资质证书。

    省级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市、县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力度,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既要防止不作为,又要防止乱作为。住房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住房用地供应年度计划要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开。市、县住房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住房用地供应年度计划的完成情况,调整房地产项目的土地用途、改变套型结构等规划建设条件的情况,以及住房开发建设和销售情况,要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房地产主题基金

    基金简称 近六月收益 手续费 操作
    工银金融地产股票 83.89% 4 立即购买
    国投沪深300金融地产ETF联接 68.98% 0.60% 立即购买
    鹏华地产分级 56.41% 0.50% 立即购买
    天治财富增长 55.19% 0.60% 立即购买
    点此立即开户 | 手机也能开户买基金,点此立即下载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天天基金研究中心,截至日期:2015-03-26

    相关报道:

    第四轮救市政策开启:公积金是房产微调先期部队

    据报道,两会后,房地产放松政策接踵而至,公积金贷款松绑最为明显。记者获悉,除国管公积金、福建、济南、宁波等地已出台稳楼市政策外,山东、惠州、上海、广州等省市也正在酝酿出台政策。这意味着,近一年来未有动作的一线城市也将加入放松大军。

    预计后续还会有10个省市出类似政策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中央管理层对房地产政策的态度是释放合理的自住和改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地方政府应顺势而为,除已发布新政的省市外,预计后续会有10个左右的省市发布类似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杭州、济南、惠州等二三线城市相继放松外,北上广等在去年一直未有松绑迹象的一线城市也有放松趋势。

    16日,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发布通知,加大对职工购买首套房的贷款支持力度。将根据有关要求,调整个人账户余额认定,将原规定的个人账户余额不足2万元按照2万元计算,调整为个人账户余额不足5万元按照5万元计算。此外,贷款最高额度为120万元。

    公积金是房地产微调的先期部队

    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表示,公积金历来是房地产微调的先期部队,虽然涉及人群面不及普遍政策,但却预示着未来的政策取向。

    “当前经济增长放缓压力不减,房地产业将继续为经济平稳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因此,2015年房地产政策将延续去行政、重市场的调控思路。”张大伟说。

    目前,楼市已连续10个月下滑,部分三四线城市甚至已没有成交量,或许正是中央层面决心再度维稳房地产的原因。据权威人士透露,今年以来,国家多个智囊团已多次到地方调研楼市形势,尤其是摸底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过年时我们就被要求回乡了解房价走势、土地出让情况、地方财政所受影响等方面。此外,除智囊团下到各省市调研,两会前各县市相关负责人也分别被叫至住建部报告当地房地产市场情况。”上述人士介绍。

    也正是基于此,中央层面,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日前表示,要提高住房公积金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降低门槛,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简化手续,建立方便快捷的业务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各地要进一步采取公积金跨省、跨市异地支取使用的措施,使住房公积金支持居民基本住房需求。与此同时,住建部正在酝酿更大范围的关于稳定住房消费的相关文件,或涉及首套房贷、二套房贷首付比例下调,贷款利率下调方面。

    张大伟表示,第四轮救市政策正在开启,高库存下预计后续会有10个左右的省市发布松绑政策,房地产政策面将继续宽松。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二线城市外持续攀升的库存量,将成为影响市场变化和地区分化的重要因素。(信息时报)

    解读>>>

    潘石屹谈楼市新政:我很吃惊

    王东明:以后房地产挣不了那么大钱了

    两部委出台楼市新政 分析称楼市松绑或超预期

    楼市再迎最佳购房窗口期:20城房价有望反弹

    瑞银高盛双双力挺 地产股将厚积薄发

            

       楼市强监管窗口临近 曝土地审计比债务审计还严


        专项审计组一般分为土地供应、国有土地出让金使用、耕地保护三个小组。“这次审计特别严,比债务审计还要严。”

    一份措辞严厉的审计署报告未能如预期公开。多位配合审计的地方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低调进行的《全国土地资金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审计项目》,已经历审计部门与地方较长时间的沟通。这场审计也揭开了诸多土地供应领域违规违纪线索。

    2013年中国政府在完成对政府性债务的全面审计后,于2014年下半年启动了上述项目。一些参与项目的人士称,这是“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审计,下级政府所有与土地相关的收支、决策都将向上级审计部门呈现。同时,当年多轮土地督察也在强力推行,这意味着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硬约束”,很可能从信用领域拓展到其他资源性要素当中。

    审计署官员曾经预计,上述报告会在2014年12月或2015年1月公布结果,然而,在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审计署副审计长石爱中表示,由于不少情况还在核查,目前还没有“时间表”,不过肯定不会等太长时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向正在反馈沟通的地方政府官员,参与、配合审计的人士等采访得知,审计中暴露的主要问题,仍然集中在违规征用土地、减征甚至不征收土地出让金、违规使用土地出让金、征地补偿政策未落实等方面;此外,也出现了土地收入未及时上缴国库,和其他个人涉嫌违法行为。

    受访的审计相关人士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土地规划不合理、闲置土地过多、开发区违规扩区、耕地保护也是突出问题。

    一种市场声音担心,审计结果会触发更严厉的土地监管措施,使得地方政府无法通过“制度松绑”继续供应土地,缓解地产业下行、债务率高企带来的压力。全国范围内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然走低,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下降,地产业和政府都在承压。

    但是,各地已经开始调整政策,重新松绑楼市“需求”。也有如石家庄市等地政府,出于种种原因,启动了严厉的楼市违规清理行动。通过专项审计以严格监管约束“供给”,将是一段统一市场体系,建立刚性预算机制的窗口期。

    “特别严,比债务审计还要严”

    2014年两会上,时任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表示,土地出让收支专项审计将在当年年底结束,审计结果会在2014年12月或者2015年1月公布。

    土地专项审计于去年8月启动,至11月初步完成现场审计。湖北省审计厅一份公开材料称,这是迄今审计系统组织的最大规模的审计项目,主要审计2008年至2013年土地出让收支和建设用地审批、征收、供应、使用以及耕地保护等情况。

    “这次审计特别严,比债务审计还要严。”中部省份一位不愿具名的区县审计部门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这位人士此前曾深入参与2013年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专项审计。

    据他介绍,土地专项审计与政府性债务审计同样采用“交叉审计”方式,但去年土地审计的严格程度有所提升。具体而言,债务审计时以县为审计单位,县审计局局长任审计组组长并撰写所审计区县的审计报告。而去年土地出让审计时以市为单位,组长由审计署特派办的官员担任。

    审计区县土地使用情况,派出小组会进驻区县进行审计,独立办公,自行安排日常工作,审计人员会向地方布置要求,要求提供相应的材料、卷宗。最后小组的审计情况汇集到组长。

    土地专项现场审计比债务专项审计多出一月有余。“之所以时间较长,是因为债务审计时需要掌握债务数据,而土地出让审计主要是查问题。” 前述审计局人士分析称,“在田间地头现场调查的次数要多。”

    前期审计结束后,则是审计部门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另一位地方审计协调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审计基本结束后,审计部门会与地方政府开会沟通。“有些有缘由的,会考虑降低(违规金额)数量。”他说。

    他还介绍,沟通完成后,审计部门还会形成书面交换意见稿,首先传送给省政府,省政府会要求调度有关区市做好沟通对接,化解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尽量降低违规数额。“地方政府以书面形式回复意见中如果地方政府有不认可的部分,要有书面文字说明。”

    这项沟通工作,正在延缓报告最终成形的时间。相关人士介绍,至春节时,个别地方还未下发与地方政府的交换意见稿,有些数字还未最终地方核实沟通好。

    不过,相比至今仍在甄别结果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土地专项审计受外界关注小得多。

    三个重点审计方向分组

    自1987年第一宗土地拍卖以来,中国国有土地出让金迅速增长——已从当年的2.2亿元猛增到2014年的4万亿元左右。4万亿土地出让收入占到地方主要预算内收入(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的三分之一左右,既是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部分,也是其可以掌控价格的要素资源。

    在2007年之前,土地出让金一度游离于预算体制之外。2007年的改革将土地出让收入纳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土地出让金由此纳入预算管理并交付同级人大审议,但是公开程度很低,其支出项仅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一项,并没有更明细科目。

    虽然财政部解释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主要用于征地拆迁补偿、土地开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廉租住房保障等支出,但这并没有打消外界对于上万亿资金使用结果的疑虑。

    为此,审计署分别于2007年、2009年、2011年3次组织实施了对土地出让金的专项审计,但这3次审计都是抽样审计而且审计覆盖的范围都较小。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三次审计出来的共同问题是违规征用土地、减征甚至不征收土地出让金、违规使用土地出让金、征地补偿政策没落实等情形。(详见本版图形).

    “去年审计出来的问题类型和之前几次审计差不多。”前述审计局人士表示。审计的重点从审计组的分工上可见一斑。专项审计组一般分为土地供应、国有土地出让金使用、耕地保护三个小组,按照这三个方向展开审计。

    2014年7月,由市政府层面主导的专项整治展开。在持续一年多的行动中,房管局稽查大队曾向社会公示了数十个违规项目,警惕购房风险。这些项目,都存在开发建设手续不全的问题,有的项目建在集体土地或划拨土地上,有的还没开工就开始销售,“桃园丽璟城”、“财富天下”、“纯棉时代”等楼盘项目赫然在列。

    据一位当地地产公司高管回忆,尽管有上述整治行动,但据上述网络地产媒体销售总监回忆,2014年整体销售收入并未受到较大影响。

    在双重激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热衷于征收土地甚至占用未经审批征收集体土地。中山大学博士张莉采用省级数据实证后发现,地方政府官员更热衷于“土地引资”,而非“土地财政”。

    在审计违规案例中,表现为采取协议或变相划拨等形式,低价甚至“零价”出让工业用地,这在一些开发区、工业园区往往更为严重。

    相较此前三次审计,去年的审计对耕地保护的情况做了更加全面的审计,“主要是为2015年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做铺垫”。

    一位审计系统人士还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除了以前的老问题,去年的土地出让金审计还关注了土地规划、闲置土地、开发区违规扩区的问题。

    他举例称,当地一个保税港区管辖面积比国务院核准面积扩大超过5000公顷,2014年当地进行调整后,仍超过国务院核准面积约2000公顷。

    土地储备虚假抵押融资现苗头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的惯性依赖,有可能加剧政府性债务,并阻碍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

    截至2013年6月的审计报告显示,当时地方政府承诺以土地出让金偿还的债务余额为3.48万亿,占省市县负有偿还责任余额的37.23%。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金额占到当年土地出让收入的比例高达90%。

    经济“新常态”下,土地出让收入也呈下降的趋势。按照今年的预算报告,2015年土地出让收入将相比2014年的执行数下降7.65%。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地方土地出让金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36.2%。这无疑将增加地方政府偿债的风险。

    土地作为抵押融资的物品会放大杠杆。在经济下行的情况时,这一风险也值得关注。前述华东地区审计系统人士还表示,2014年的专项审计也注意到土地储备虚假抵押融资的问题。他介绍,一些土地储备中心以未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的地块向当地金融机构融资的数量在增多。

    此外,闲置土地也是土地审计聚焦的一大问题。国土部2013年土地督察公告披露一个案例,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广东省惠州市批而未供土地面积是2012年广东省下达惠州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2.59倍,年均供地率仅为36.89%。

    在2015年的国土资源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一些地方存在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闲置低效土地大量存在。”

    “今年新增建设用地将继续适度调减。”姜大明说。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3年度起,国土部新增建设用地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由于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不透明,相关领域腐败问题也频频发生。中纪委公布的信息显示,去年其对多个省份的巡视发现,诸多省份存在土地、房地产业的腐败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的记者会上表示,对于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些领域,比如像土地出让金收入、矿产权的转让等,要全面审计,建立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

    相关审计结果出炉后,也可能作为中央政府的决策依据。2015年2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表示:“针对土地审计督察发现问题,采取铁腕措施,严肃问责。”

    因此,中央政府会根据审计情况,查处土地领域的腐败,规范土地供应市场。在楼市下行周期中,政府正在放活过去因限购、信贷等政策抑制的需求。监管带来的“紧缩”,将主要影响“供给”侧。同时,诸多旨在盘活闲置存量土地的政策2014年已经启动。

    地方政府会如何跟进监管,也许将是土地、地产相关领域在2015年面临的一大变数。(21世纪经济报道)

        各地统计局建议出房产新政 调商品房结构去库存

        继去年部分地区限购、限贷政策相继解除之后,今年3月初,房贷基准利率再度下调。在多项政策利好下,部分地方的商品房市场逐渐“回暖”。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目前全国房地产投资出现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全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步入到中高速增长,相应在房地产领域出现了变化,但是这个变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分化,即有的增速还可以,但也有地区增速低。

    继去年部分地区限购、限贷政策相继解除之后,今年3月初,房贷基准利率再度下调。在多项政策利好下,部分地方的商品房市场逐渐“回暖”。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经济数据,1-2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5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14.6%,降幅放缓。

    北京商品房销售面积逐步“回暖”,负值减少,其中,住宅面积销售已经连续五个月增长。

    此外,上海1-2月房地产投资为13.5%,与去年全年13.7%速度基本持平,大大高于去年同期的速度。甘肃今年前两个月房地产投资也出现回暖。

    交通银行金融分析师夏丹告诉记者,从目前各地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来看,不少地区商品房供给过大,过去供给的土地需要时间消化。

    “当然消化库存是动态的,如果政策回暖的话,可能商品房销售会加快。”她说。

    加快去库存步伐

    西安统计局投资处处长黄小丹指出,西安在全国偏北,房地产因为天气很早停止施工,销售也中断了,这使得西安房地产投资比较慢。不像南方很多地方气温上升后,早已开工。

    针对地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趋势性变化,各地统计局在房地产市场报告中建议,出台新的支持房地产政策的措施。

    比如湖北统计局建议调整商品房供应结构,兼顾低收入人群保障性住房和中高收入消费性住房需要。同时积极推进续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迁村并居、城中村改造、城郊村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从而扩大城镇规模,带动城镇购房需求。

    长沙统计局建议,加快新建商品房去库存化步伐。这方面,可以加快棚户区改造。同时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适当开展购房促销活动,同时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在施工环节、销售环节尽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大项目投资力度。

    按照2012年新修订的长沙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长沙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将达780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629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一个现有规模的新城,尤其是湘江新区、高新区等园区在不断发展壮大,城乡一体化进程逐年加快将有利于长沙房地产市场发展。

    据当地统计部门,预计2015年,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600万平方米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左右,房地产仍将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交通银行金融分析师夏丹告诉记者,下一步可以进一步出台促进房地产回暖的政策,比如公积金贷款可以更加优惠。另外在买房资格方面可以继续放宽,这样可以尽快促进各地消化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部分地区投资回暖

    今年前两个月,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快。比如北京今年1-2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为8.5%,高于去年同期和全年增速。上海1-2月房地产投资为13.5%,与去年全年13.7%速度基本持平,大大高于去年同期的速度。甘肃今年前两个月房地产投资也出现回暖。

    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目前全国房地产投资出现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全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步入到中高速增长,相应在房地产领域出现了变化,但是这个变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分化,即有的增速还可以,但也有地区增速低。

    这与全国房地产市场可能步入到一个临界点有关。很多地方今年投资放缓,与去年加快发展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供给过大。有的城市有几个新区,房地产市场供给太大。“后期有政策托底,可能市场会有所好转。”他说。

    不过,也有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放慢,此前各地统计部门已经有预警。

    湖北统计局在2014年12月发布报告指出,2014年全省房地产施工面积呈逐月走低趋势,从年初增幅41.7%逐月下降到年底的20.6%。全省土地购置和新开工面积等先行指标持续回落,本年土地购置面积从8月份以来连续4月呈20%以上的降幅,新开工面积除7月和8月份外,其余月份都是负增长,房地产开发活跃度有所降低。初步判断,2015年湖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将呈稳定增长态势,增幅将有所回落。(21世纪经济报道)  



        福建出台闽七条二套房基本等同首套 各地将跟进

    福建大幅放宽“改善房”标准信贷优惠支持

    去年8月率先在全国出台省级救市政策的福建又一次走在全国前列。近日,福建出台《关于稳定住房消费支持刚性住房需求的若干意见》,被称为“闽七条”,借此全面提振楼市发展。

    二套“基本”等同首套

    根据意见,除购买别墅外,个人购买首套房、首改房(含一手房和二手房),不论其面积大小,均可享受首套房有关优惠政策。个人购买首套房后再次购房,除增加住房面积、增加电梯功能、改善地段等级、购买“学区房”等情形认定为首改房外,所购房屋属于旧房换新房、家庭成员上班及子女上学距离变近、居住环境有所改善,均认定为首改房。

    在房贷方面,兴业银行、厦门国际银行、福建海峡银行等福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购买首套房、首改房申请贷款,应执行贷款利率不高于基准利率,并应根据实际适当下浮贷款利率。鼓励其他商业银行比照福建金融机构执行。

    对于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如果是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降低至20%;已还清首次公积金贷款的可以第二次申请公积金贷款;首次及第二次公积金贷款均执行基准利率。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第一财经日报》称,闽七条是全国两会之后首个省级调控房地产的政策,符合两会提出的支持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因城施策这两大原则。该意见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对首套房认定标准的变化。“基本上,二套房等于首套。”

    此外,相比去年出台的“闽八条”,闽七条在信贷支持方面更落到实处。张大伟说,此次出台的意见是福建省住建厅会同该省财政厅和金融办三部门联合发布的,执行力更高。此外,像兴业、厦门国际银行、海峡银行等机构均属福建省辖银行,也更有利于信贷新政的实施。

    各地将跟进

    跟去年相比较,福建房地产业下滑势头很明显。福建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福建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49.5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0%。

    在销售方面,前两月,福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76.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03.61万平方米,下降32.2%。商品房销售额325.75亿元,下降29.6%;其中,住宅销售额245.29亿元,下降37.9%。

    与此同时,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478.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744.20万平方米,增长55.1%。可以说目前当地楼市面临着不小的库存压力。

    厦门均和房地产评估公司董事长王崎告诉本报记者,在去年以来楼市下行的情况下,各地的土地市场成交并不好,因此很多地方都面临着比较大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相比江苏、山东等其他沿海省份,福建对房地产的依赖度更高,尤其是很多山区县市对地产的依赖度很大。因此出台楼市调整新政,也有缓解地方经济下行压力的需要。

    不过,如此大的扶持力度之下,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化仍将进一步加剧。厦门一家地产公司人士对本报称,在闽七条之后,像厦门这样的核心城市房价将更加坚挺,成交量很可能回升。但像周围一些三四线、四五线城市,由于缺乏外来人口进入,楼市已呈现绝对过剩的状态,因此政府再努力救市,效果也会比较有限。

    例如,毗邻厦门的泉州某镇一楼盘,去年的开盘价格是4100元/平方米左右,今年价格降到3800元/平方米,原计划的二期已经暂停。

    张大伟认为,闽七条将会成为全国其他省份调控楼市的参考范本,接下来将有一系列省市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出台类似的调控举措,以促进楼市消费。

    例如,在广州,针对贷款难的情况,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初步提出了公积金贴息贷款方案,计划用商业贷款置换公积金贷款,目前这一方案已经初步与部分银行进行过沟通协调,但最终仍待上报批准。

    3月16日,济南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规定,按照新的认定标准,对拥有1套普通自住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含商业住房贷款和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而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执行首套房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即购买建筑面积90平方米(含)以下的商品房首付比例为20%,90平方米以上的首付比例为30%,贷款利率按基准利率执行。

    张大伟说,接下来各地因地制宜出台的政策可以防止市场的继续下滑,将会影响到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带热整体市场,即便是在三四线城市,也能起到一个托底的作用。(第一财经日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437,154, 栏目计数: 6,191,139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