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8日发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为刚刚开始的马年奠定货币政策基调。报告指出,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流动性闸门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更加重要,要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多种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稳定预期,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央行8日发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为刚刚开始的马年奠定货币政策基调。
报告指出,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流动性闸门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更加重要,要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多种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稳定预期,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分析人士也预计,今年货币政策对流动性趋紧的应对会相对积极,公开市场资金投放力度会加大。
稳健货币政策保持连续稳定
对于经济形势,央行判断,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但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全球经济仍有不确定因素,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增强,对投资和债务的依赖还在上升,经济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值得关注,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
对于物价,央行的判断则较上季度乐观。报告认为,价格形势基本稳定,同时还有不确定因素,对未来价格走势还需继续观察,要继续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
这样的经济大形势决定了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报告指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继续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值得指出的是,在金融改革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此次报告中以专题的形式强调,下一阶段要把改善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金融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因为随着调控所面临的环境向更加市场化和平衡增长的常态状况转变,货币政策调控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进一步完善数量、价格、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调控框架,加强预期引导,促进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流动性闸门调控更为重要
而在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流动性闸门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去年6月出现的流动性波动、市场利率飙升至今仍让投资者记忆犹新。
报告指出,目前市场利率对基本面变化更趋敏感,这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客观结果。
下一阶段,央行将更好地把握流动性管理和利率变动之间的平衡,发挥好调节和引导预期的作用。报告预计,受去年年初货币总量扩张较快的影响,今年年初M2同比增速可能出现一定回落。
具体而言,继续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加强与市场和公众沟通,稳定预期,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同时,还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就预计,尽管新增外汇占款可能不低,但受金融脱媒加快、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IPO开闸以及财政存款难以大幅下放等因素的影响,流动性趋紧的状态难以根本改观。今年货币政策对流动性趋紧的应对会相对积极,公开市场资金投放力度会加大,准备金率有小幅下调的可能。
央行: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8日发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
引导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
报告称,将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在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流动性闸门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更加重要。继续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加强与市场和公众沟通,稳定预期,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报告指出,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对于价格走势,报告认为,未来价格形势基本稳定,同时还有不确定因素。物价走势主要取决于内外部经济形势和总需求变化。当前内外部经济较为平稳,货币环境比较稳定,工业生产能力较为充足,加之基数因素的影响与上年大体持平,都有利于CPI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当然也要注意到,农产品、服务业等领域的潜在价格上行压力依然存在,房价整体仍在上涨,特别是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涨幅较高,有可能向其他关联领域传导,增大成本压力。PPI涨幅总体仍在负值区间,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产能过剩问题有关,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生产资料及初级产品价格变化的关联度也比较高。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主要经济体PPI变化也会对国内物价产生影响。
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报告称,今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继续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今年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继续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探索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大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汇率双向浮动弹性。
对于今年的货币政策,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认为,今年宏观调控将在稳增长、防通胀和控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因而总体基调将保持稳健中性。在经济增长平稳、通胀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基准利率很可能保持稳定不变。在市场化的贷款基准利率已推出、官方基准利率的作用趋于弱化但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尚未最终形成的情况下,对基准利率的调整也会较为谨慎。在货币市场方面,尽管新增外汇占款可能不低,但受金融脱媒加快、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IPO开闸以及财政存款难以大幅下放等因素的影响,流动性趋紧的状态难以根本改观。不过,预计今年货币政策对流动性趋紧的应对会相对积极,公开市场资金投放力度会加大,存款准备金率有小幅下调的可能。总体上看,货币市场总体依然偏紧。(中国证券报)
央行:倚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闸门 丰富货币工具
外有QE退出搅动整个新兴市场,内有流动性紧张频发挑战货币政策底线,内忧外患之下,央行在2014年对流动性闸门的引导和调控更为倚重。
央行在其近日发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中解释了下阶段货币政策的总思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与此同时,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央行还再次丰富了政策工具。将原流动性再贷款进一步细分为流动性再贷款和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
倚重流动性闸门
在定调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之际,央行表态称,将“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2014年全年信贷投放速度将较2013年进一步放缓。”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博预计,今年新增贷款9.8万亿至10万亿,社会融资规模将为19万亿至19.6万亿。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经济学家李志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今年社会融资规模还是会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这个基础没有变化。他认为央行在2014年采取的策略可能和2013年差不多。
央行在《报告》中还重点提及流动性闸门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更加重要,这种措辞上的变化,与2013年6月和12月的两次市场利率大幅上升息息相关。
“2013年发生流动性紧张的主要原因是融资需求非常旺盛。”李志强称,融资需求不容易压下来,估计流动性紧张2014年还会出现。
解答M2规模如此庞大,但市场上还会出现流动性紧张的困惑时,央行解释,银行的资产扩张以及表外的诸多金融产品创新,都直接或间接需要银行体系流动性(基础货币)的支持。各类融资活动越活跃,就越是会消耗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从而导致对流动性(基础货币)的需求上升。
基于这种理解,央行认为,随着金融创新加快、金融产品更趋复杂,要控制住全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条件,就需要更多依靠银行体系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来发挥作用。
存准率或将调整
在守住流动性闸门的策略上,央行称将继续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
与2013年相比,美联储终于在2014年开始逐步退出QE,这给全球资本流动注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其中,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资本外流威胁最为严重。“2013年5月美联储向市场释放QE退出信号后,国际资本流动逆转,导致一些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一度大幅动荡。”
李志强认为,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近期出现贬值,人民币目前维持了升值态势,但是随着QE的进一步退出,维持人民币的升值趋势并不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不排除今年下半年资本流动发生逆转后,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呼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其理由为,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金融脱媒加快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存款增长趋势性放缓,流动性趋紧可能是常态,准备金率需要从高位适度下调。
丰富政策工具
一方面灵活运用现有货币政策工具;另一方面,继2013年初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之后,央行再次丰富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决定调整再贷款分类,由现行的三类调整为四类,即将原流动性再贷款进一步细分为流动性再贷款和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金融稳定再贷款和专项政策性再贷款分类不变。
“主要是考虑到原来的流动性再贷款承担了双重功能。”《报告》称,央行对全国性存款类金融机构发放的流动性再贷款和分支机构对地方性存款类法人金融机构发放的短期再贷款,发挥了流动性供给功能;而支持城市商业银行扩大中小企业贷款和消费信贷的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以及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信贷投放的支农再贷款,主要发挥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作用。
本次调整后,流动性再贷款和2013年创新的常备借贷便利工具一起用于向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按需提供流动性支持;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则包括支农再贷款和支小再贷款。(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