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昨日通过官方微博表示,因境外指数机构以沪深市场为取样范围所编制的指数成分股和权重分布调整,12月20日个别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跟踪指数进行调仓,导致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和伊利股份等相关股票尾盘异动。
点击查看>>>银行股一览 QFII持仓表
上交所昨日通过官方微博表示,因境外指数机构以沪深市场为取样范围所编制的指数成分股和权重分布调整,12月20日个别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跟踪指数进行调仓,导致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和伊利股份等相关股票尾盘异动。上交所将对涉及沪市的相关股票交易情况进行进一步核查。
12月20日,银行股尾市突然遭遇大单砸盘,中信银行和建设银行收盘前3分钟大幅跳水,建设银行股价一度被打至跌停板,收市时仍有6.16%的跌幅;中信银行尾市3分钟也一度被砸至跌停板,收市下跌8.67%。此外,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也普遍出现了3%左右的跌幅。
因尾盘出现跳水大卖单的股票多为权重股,市场纷纷猜测当日出现的诡异卖单是否系个别基金所为。一些市场人士则分析认为,如果真的是有机构突然不看好银行股大肆抛售,唯一的原因可能与市场资金面紧张有关,基金不太可能集中在最后几分钟砸盘,尾市的巨大抛盘很可能是触发了公募基金的自动交易系统所致。另一些人则猜测可能是瑞银证券的RQFII出现问题,但随即证实并非如此。
值得关注的是,20日晚间,央行再次通过官微维稳市场,称针对今年末货币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已“连续三天”通过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央行还强调,目前银行体系超额备付已逾1.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相对较高水平。同时,提示主要商业银行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所谓SLO,是指参与银行间市场交易的12家主要机构,可以在流动性短缺或者盈余时主动与中央银行进行回购或者逆回购的操作,操作期限一般不超过7天。
据业内人士分析,按照惯例,春节之前央行有望重启短期逆回购,近期央行仍有可能实施SLO操作,而财政存款也将在月末逐步释放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
--------------
上交所查明20日银行股暴跌真相 系QFII调仓所致
分析师表示,市场中不必要的顾虑被及时打消,指数弹与不弹并不是根本问题,力度和持续性才是要观察的核心
针对20日部分个股尾市最后三分钟异动,尤其是个别银行股一度骤跌,上交所官方微博22日下午4:30发布消息,就此作出说明。上交所称,因境外指数机构以沪深市场为取样范围所编制的指数成份股和权重分布调整, 12月20日个别QFII跟踪指数进行调仓,导致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和伊利股份等相关股票尾盘异动。上交所将对涉及本所市场的相关股票交易情况进行进一步核查。
上周五, 沪深两市大盘下跌均超过2%,银行板块以大跌3.54%成为砸盘主力。16只银行股全部下跌,其中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三只个股尾盘最后三分钟突然放量杀跌,股价瞬间被击至跌停,收盘时略有反弹,均收出较长下影线。至上周五,上证指数已连续下跌9个交易日,这一幕最近一次发生要追溯到1994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投资者本就对市场一蹶不振的表现有种种猜测。银行股的如此表现一时间更是引来了好奇。当日晚间,曾有媒体引述某分析师的猜测,称是QFII下错单,UBS的QFII挂钩指数产品系统出现问题,本来是提前下单的,结果最后一两分钟下单,误下单的可能最大,跟之前光大“乌龙指”事件有点神似。不过,瑞银中国董事苏丹丹第一时间给予了回应,称瑞银的交易系统一切正常,当天所有交易均属正常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分析师表示,12月20日恰逢新加坡A50指数调整日,只不过这次被调整的恰是大盘股银行股当中的建行和中信银行。建行由于当年采取先H后A股上市的步骤,A股占比一直偏低,不足整体市值的10%,而中信银行由于大股东、二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流通股一直偏低,属于银行股当中典型的“小盘股”。当日,建行和中信银行都被从新加坡A50指数中挪出,指数型基金换仓,结果就上演了最后的“离奇三分钟”。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上交所的澄清相吻合。
中信建投证券一资深投资顾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大盘连续下跌,尤其是上证指数已连续9个交易日下跌,这既是19年来的最差纪录,也表明大盘上行阻压其实并不很大,只要做多意愿增强,多方组织、发动强力反击就比较容易。上交所的及时澄清更是打消了市场中不必要的顾虑,其实弹与不弹并不是根本问题,力度和持续性才是要观察的核心。(证券日报)
险资倒仓银行股疑案调查 7大行登录大宗交易平台
本周四晚,民生银行 、兴业银行再次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上,短短两周,登陆大宗交易平台的银行股已有7只。由于现行信息披露无法获知交易方的具体信息,目前市场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银行股异动源于年底保险公司的内部对倒调账。
一家保险公司权益资产投资部资深人士向《金证券》记者细说个中原委。
7大银行股现身
招行、农行或有对倒
12月9日,招商银行忽现9笔共计137亿元大宗交易。次日公司公告 ,买入方为安邦保险集团子公司安邦财产保险旗下的传统产品。卖方随后也遭曝光,为安邦保险集团传统账户。这一事件成为后期市场猜测保险公司对倒银行股的源头。
12月12日,民生银行在大宗交易平台出现累计29亿元的交易。与招行的交易相似,买卖双方都为机构席位,只是招行溢价10%成交,而民生溢价仅0.85%。
由于安邦财产保险传统产品也是民生银行的大股东,这一交易也被市场猜测为,是安邦财险增持民生银行。
随后,光大银行 、中信银行 、农业银行相继出现在大宗平台上,公开信息显示,买卖双方不再是机构席位,而是券商营业部。其中,光大银行折价近10%成交;中信银行溢价10%成交;农业银行当天交易分两笔,一笔零溢价,一笔溢价10%成交。
本周四收盘后,民生银行再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溢价2.92%,成交金额为920万元。同一天,兴业银行溢价0.79%,成交金额为1530万元。
至此,短短两周已经有7只银行股密集现身大宗交易平台。
一家保险公司权益资产投资部资深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从圈中了解到的情况是,安邦财险增持招行确实是旗下两个账户对倒,目的是为了获得招行董事会席位,而不是增厚业绩。也有机构参与了农业银行的对倒。
除非“特殊原因”
大型保险公司倒仓不易
市场分析认为,银行股密集现身大宗交易平台主要是保险公司不同账户对倒所致,这一做法的结果是,一个账户获得的利润可计入当年投资收益,另一个账户的浮亏可以列入投资成本暂时不计损失,以此进行盈余管理。
“不到万不得已,险资不会轻易倒仓,太费劲儿,像我们已经两三年没干过这个事了。”上述保险公司资深人士对《金证券》透露。
他对《金证券》记者指出,一般保险公司内部两个账户对倒持股,要经过大领导的同意,然后是分管领导、账户管理人坐一块开个会,拿出个意见,并不是外界想象中那么简单。“小的保险公司相对灵活些,大的保险公司很复杂,因为牵扯的利益太多,根本不可能像QFII一样频繁对倒。”
该人士强调,年底公司要给股东交代,得拿出整体业绩,而不是单个产品。“如果对倒,一定是因为有特殊原因不得不这么干。单独为了扮靓财报对倒的不多。”
看淡明年A股
险资防御性押注银行股
沪上一位大宗交易商告诉《金证券》记者,从11月开始,金融股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上的频率就开始增加,包括招商证券 、中国平安等都是常客。
他分析,撇开安邦财险增持招行是为了“入阁”董事会,近期银行股密集现身大宗交易平台的主要原因,一个是机构有重新布局金融股的考虑,另一个是市场资金跟风参与。他举例说,本周四的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接盘方就是北京的一家知名机构。
采访中,上述保险公司资深人士告诉《金证券》,险资参与股票市场向来谨慎,今年第四季度属于“谨慎中的谨慎”。“我近期接触的几家保险公司的投资负责人都不太看好明年股市,一致认为最好的防御方法还是将大头押在低估值的银行股上。”(周末金证券)
银行股大宗交易溢价之谜:机构对倒还是布局?
银行股昨日再现大宗交易平台。
上交所大宗交易信息显示,民生银行昨日大宗交易平台再成交920.5万元,兴业银行成交1530万,不过到底是投资机构内部对倒还是看好提前布局仍是未知数。但近期有消息人士对记者透露,可以明确的是,至少有一家银行股巨额大宗交易是为投资机构内部对倒。
据大宗交易平台信息显示,昨日民生银行以8.11元/股价格成交,较7.88元/股的收盘价溢价约3%,买入营业部为信达证券北京北辰东路证券营业部,卖出营业部为银河证券上海东方证券营业部。兴业银行则以10.2元/股价格成交,较10.12元/股的收盘价有近1%的溢价,其买入营业部与卖出营业部与民生银行上笔交易一致。
值得指出的是,这不是民生银行近期第一次进入大宗交易平台,12月12日,民生银行曾在大宗市场一天有近29亿的成交额。稍早前,农业银行、招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都有大宗交易,但银行股频繁大宗交易的主体及其交易原因到目前为止都是谜。
不过,近期有消息人士对上证报记者透露,至少有一家近期在大宗交易平台达成巨额交易的银行股买卖方均来自某保险公司。
“就是这家保险公司旗下两个不同的产品互相对倒。”不过该人士并不清楚该保险公司内部对倒银行股是出于什么原因,目前也不清楚在频繁的银行股大宗交易中,其中有多少为投资机构内部互相对倒。
招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罗毅则认为投资机构内部对倒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他说,还是有一些投资者看好金融行业,他还表示,继续看好银行股。罗毅在近期发布的《银行业2014年度投资策略-在曲折中坚定前行》报告中说,2014年应布局优质银行股以穿越市场化改革的阵痛期,并明确2014年上半年应该选择平安银行,下半年选择民生银行。
值得指出的是,去年9月、10月,银行股也密集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不过多是以10%的折价出售,并助长了当时市场的“看空”氛围。
不过,事实正好相反,银行股随后走出了几年一见的大行情,其中民生银行表现最为突出,其股价在今年2月达到阶段性高点11.91元/股,较2012年9月最低点有超过一倍的涨幅。
但此轮银行股密集的大宗交易则多是以溢价成交易。就在前日,农业银行还以超过10%的溢价在大宗交易平台成交逾8亿元,12月9日,安邦财险通过大宗交易,溢价10%增持11.33亿股招行,持股逾5%跃居第四大股东,12月17日,光大银行、中信银行也凭借两笔溢价率超过10%的大宗交易赚足了眼球。
溢价成交被部分市场人士解读为:大资金或已开始逐渐布局,银行股后市表现值得期待。不过,银行股走势是否再度与市场解读相反还待随后表现。
就银行股昨日表现来看,“看多”似乎还太早。昨日银行股全线下挫,其中华夏银行以3.32%的跌幅居首,近10个交易日,内地银行指数延续下行态势,其中昨日跌幅为1.41%。(大众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