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4年稳增长思路明晰 (2024-01-11)
  • 上海发布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32条” 大力推动S基金发展 (2024-01-11)
  •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2022-10-16)
  • 信息量很大!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2022-09-23)
  • 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国常会明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季度货车过路费减免10% (2022-09-23)
  •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五大措施促就业创业 促消费有新举措 (2022-09-09)
  • 国务院减税支持创新: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提至100% 企业购置设备可加倍计扣 (2022-09-09)
  • 深改委会议要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2-09-07)
  • 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上市退市属资本市场常态 不影响继续融资发展 (2022-08-14)
  •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022-05-16)
  • 中财办、发改委、央行、商务部齐发声!力争上半年落地已确定政策 全面加强基建! (2022-05-13)
  • 国务院最新部署 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2022-05-12)
  • 重磅!一行两会同日发声 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平台经济等 (2022-05-05)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2-05-01)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央行:货币政策要保持定力精准发力

    2013-11-06 09:03


    www.eastmoney.com2013年11月06日 03:08贾壮


        央行昨日公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下一阶段要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

       推进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工作;以市场化机制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央行昨日公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下一阶段要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重点是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促使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央行称,要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流动性总闸门的调节作用,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继续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行情 专区)体系流动性,加强与市场和公众沟通,稳定预期,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同时,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继续发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根据经济景气变化、金融机构稳健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对有关参数进行适度调整,引导金融机构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央行要求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居民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消费,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

      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工作,央行提出,更大程度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引导和调控市场利率的水平,强化价格型传导和调控机制。近期有序推进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开展贷款基础利率报价、推进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工作。

      报告称,要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等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央行还强调,在支持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对理财、票据和同业业务发展潜在风险的监测与防范。以市场化机制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探索建立管理规范、财务透明、运行长效、风险可控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强化跨行业、跨市场、跨境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防范实体经济部分地区、行业、企业风险及非正规金融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

      -----------

      央行发布第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今天发布了《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表示,第三季度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经济增长处在合理区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统一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着力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报告》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经济增长处在合理区间。消费平稳增长,投资增长较快;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工业结构调整逐步推进;消费价格涨幅和就业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8.7万亿元,同比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5%。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统一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着力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根据流动性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通过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有效应对了多种因素引起的短期资金波动,并把冻结长期流动性和提供短期流动性两种操作结合起来,对部分到期的3年期央票开展了续做。将国务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精神落到实处,适当调整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有关参数,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推动非金融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之后,又相继推动建立金融机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从金融运行情况看,货币信贷较快增长,贷款结构有所改善。2013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4.2%。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比年初增加7.28万亿元,同比多增5570亿元。9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6%,比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2.2个和3.4个百分点;“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6%,比各项贷款增速高了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13.96万亿元,同比多2.24万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总体平稳,9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05%。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1480元,比6月末升值0.5%。

      《报告》认为,综合各方面情况看,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但也必须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新的强劲增长动力尚待形成,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经历一个降杠杆和去产能的过程,房地产(行情 专区)、地方政府性债务等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也明显加大,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消费价格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很稳固,物价对总需求变化比较敏感,要继续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

      在谈到未来政策走向时,《报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贯彻宏观稳住、微观放活和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的要求,货币政策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要求。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协调性,保持定力,精准发力,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重点是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促使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金融时报)

       央行:经济或需较长时间降杠杆去产能


      昨日央行发布了《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简称《报告》)。《报告》称,对下一阶段的价格形势不可盲目乐观,物价上行压力是存在的,要继续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

      在未来经济转型问题上,央行指出,以往依靠外需和地方政府主导高投资的增长模式亟需转型,但新的强劲增长动力尚待形成,经济运行往往呈现脉冲式的小幅和反复波动特征,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经历一个降杠杆和去产能的过程。

      在老百姓关心的物价问题上,央行判断,价格形势基本稳定,但对不确定变化需密切关注。当前外部经济尚未出现明显好转,加之美联储可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大宗商品价格总体较为稳定,国内工业生产能力充足,粮食丰收基本定局,都有利于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央行也表示,受劳动力、服务、租金价格存在上行压力等影响,消费价格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很稳固,物价对总需求变化比较敏感,需求扩张对物价的压力有增大的趋势。

      央行分析,近期受经济回升推动,PPI 降幅趋于收窄,加之有基数效应的影响,四季度CPI 同比涨幅也可能上行,从而对通胀预期产生影响。

      央行2013 年第三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物价满意指数为21.4%,比上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居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70.5%,比上季度提高了3.7个百分点。同时,房地产价格也出现一定上涨,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幅度较大,有可能向租金及其他相关领域传导,增大成本压力。在储户问卷调查中,认为当前房价“高、难以接受”的居民占比较上季度提高了0.9个百分点。

      央行认为,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并将在调整中逐步释放增长潜能、孕育新的增长引擎。综合各方面情况看,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

      但央行也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以往依靠外需和地方政府主导高投资的增长模式面临转型,但新的强劲增长动力尚待形成,经济运行往往呈现脉冲式的小幅和反复波动特征。在近几年较大幅度加杠杆后,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经历一个降杠杆和去产能的过程。

      央行称,房地产、地方政府性债务等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也明显加大。还应看到,经济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金融结构,地方主导的高投资模式以及资源向房地产等领域集中,可能对其他经济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形成挤出,容易加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结构性问题也影响了总量政策发挥效果。

      从外部环境看,不确定事件不时发生,随着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长期利率可能上升,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流动和融资成本变化的冲击,也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看,内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调整转型的关键难点亟待突破。(证券时报)

    央行未来重点创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保持定力,精准发力

      “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未来货币政策执行重点将贯彻李克强总理的论述,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 5日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向市场传递出明确的信号:货币政策仍会持续稳健,不因短期的经济形势变化而改变中性基调,同时根据流动性变化,更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向和力度。

      重塑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指出,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重点是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促使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保持定力,精准发力”的用词颇引人注意。今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就指出,宏观货币政策要保持定力、沉着应对、综合施策、精准发力。而此次央行将其引述至货币政策执行中意味着什么?

      分析人士认为,保持定力意味着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不因短期的经济形势变化而改变货币政策中性的基调。正如报告中所言,“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而这一表述源自李克强总理今年在国庆招待会上的讲话。

      而精准发力,则意味着央行将根据流动性形势变化,针对性地灵活调整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例如10月底央行重启暂停半个月的逆回购并提高中标利率,有评论认为公开市场进入到了精准调控时代。“今年以来央行的调控方式在创新,调控经验可以说也更为丰富,精准发力成为可能。”一位大行交易员说。

      李克强总理10月21日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表示,要稳增长保就业,不能采用传统扩大赤字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模式,目前仍需坚持不扩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稳定市场预期。如果在6月“钱荒”期间,选择放松银根,无异于抱薪救火。

      警示房地产、地方债务问题

      对于物价水平,央行保持了一贯性的关注。报告指出,受劳动力、服务、租金价格存在上行压力等影响,消费价格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很稳固,物价对总需求变化比较敏感,需求扩张对物价的压力有增大的趋势。近期受经济回升推动,PPI降幅趋于收窄,加之有基数效应的影响,四季度CPI同比涨幅也可能上行,从而对通胀预期产生影响。

      对于中国的经济形势,央行总体上比较乐观。但央行警示,以往依靠外需和地方政府主导高投资的增长模式面临转型,但新的强劲增长动力尚待形成,经济运行往往呈现脉冲式的小幅和反复波动特征。同时,在近几年较大幅度加杠杆后,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经历一个降杠杆和去产能的过程。房地产、地方政府性债务等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也明显加大。(上海证券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438,017, 栏目计数: 6,191,972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