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4年稳增长思路明晰 (2024-01-11)
  • 上海发布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32条” 大力推动S基金发展 (2024-01-11)
  •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2022-10-16)
  • 信息量很大!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2022-09-23)
  • 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国常会明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季度货车过路费减免10% (2022-09-23)
  •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五大措施促就业创业 促消费有新举措 (2022-09-09)
  • 国务院减税支持创新: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提至100% 企业购置设备可加倍计扣 (2022-09-09)
  • 深改委会议要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2-09-07)
  • 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上市退市属资本市场常态 不影响继续融资发展 (2022-08-14)
  •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022-05-16)
  • 中财办、发改委、央行、商务部齐发声!力争上半年落地已确定政策 全面加强基建! (2022-05-13)
  • 国务院最新部署 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2022-05-12)
  • 重磅!一行两会同日发声 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平台经济等 (2022-05-05)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2-05-01)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中国8月汇丰制造业PMI预览值50.1 创四个月新高

    2013-08-22 10:07



    www.eastmoney.com2013年08月22日 09:49


        汇丰银行(HSBC)和数据编撰机构Markit周四(8月22日)联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汇丰制造业PMI预览值50.1,创四个月新高,7月为47.7。

      汇丰银行(行情 专区)(HSBC)和数据编撰机构Markit周四(8月22日)联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汇丰制造业PMI预览值50.1,创四个月新高,7月为47.7。

      该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较前月扩张,低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萎缩。


      此前中国官方公布的7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3,预期为49.8,6月为50.1.8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将于9月1日公布。

      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是根据汇丰对420多家制造企业采购主管的月度问卷调查编制的。

      延伸阅读: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解读PMI数据:

      新订单及产出回升拉动制造业活动重回扩张区间。汇丰制造业PMI在连续三个月徘徊在收缩区间后8月反弹至50.1,并创下2010年8月以来最大升幅。此前出台的稳增长政策初步显效,企业开始回补库存。但外需疲弱仍持续。预计未来几个月随着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经济可能在目前企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

      8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重回50以上显示经济企稳。预计8月工业增加值可能继续小幅回升。鉴于外部需求疲弱仍在继续,目前制造业的回升主要受此前稳增长政策以及企业补库存活动拉动。企业补库存通常持续至少3-4个月,但回升的力度及持续时间仍取决于需求面的情况。稳增长政策措施的效果是关键。

      预计随着棚户区改造、铁路投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及IT基建的加快及小微企业减税等政策措施全面显效,未来几个月经济将在目前企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前七个月超万亿的财政盈余(较去年同期略高)以及年初1.2万亿的财政预算赤字规模决定了未来几个月继续扩大财政支出以稳增长仍有空间。

      ---------------

      中国一个月出台8项重要政策 着力释放改革红利

      中新网8月21日电 在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后,中国迎来政策密集发布期。自7月20日至8月20日一个月的时间里,国务院先后推出了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月销售额不超2万元企业免征两税、“营改增”试点扩至全国、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宽带中国”战略、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等8项重要政策措施。

      专家指出,今年是深化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年,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具有“长短结合”的特点,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体现出了新一届政府

      “向改革要红利”的意图和决心。

      国务院密集出台政策

      中国于7月15日公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GDP增速滑向“下限”,此后,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密集出台。

      根据中新网记者梳理,自7月20日至8月20日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先后出台了8项重大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

      7月20日,中国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8月1日,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此次免征两税将为超过600万户小微企业带来实惠,据初步估算,预计年减税规模近300亿元。同时,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据测算,2013年全部试点地区企业将减轻税负约1200亿元。

      8月1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

      8月12日,国务院公布《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时,大力拓展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8月1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的目标。

      8月17日,国务院印发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

      8月19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同时研究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创造条件,将铁路货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增加运价弹性。

      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系列密集出台的政策凸显着在中国经济转型期,新一届政府“向改革要红利”的思路。

      事实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不止一次强调“改革”的重要性。李克强19日在兰州召开的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已步入转型期,要靠着力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此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也曾明确表示,“要把已经看准、具备条件、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项目抓紧推出,干一件成一件,不断释放改革的制度红利,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官方已经明确指出,今年是深化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年,因此,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也是在意料之中的。”赵锡军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这些改革措施体现出了新一届政府

      “向改革要红利”的意图,具有“长短结合”的特点。

      赵锡军指出,有些改革措施时要解决目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体制和机制上的束缚问题,改革的红利在短期之内就会释放出来,比如贷款利率的放开就有利于降低企业贷款成本;有些改革措施则着眼于长远的考虑,明确了方案和目标,红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才会体现出来,例如铁路投融资改革,只有等实施细则落地,改革措施完成后,效益才能体现真正体现出来。

      “总体来讲,改革坚持的是市场化的方向,综合(行情 专区)考虑,兼顾长远利益和短期效益,既有利于稳增长,又有利于调结构、转模式。”赵锡军表示,一系列改革能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增强经济的稳定性。

      赵锡军指出,可以看出,新一届政府更加强调改革的作用,而且绝不是口头说说而已,现在一些改革措施、方案、试点正在实实在在地推进,充分体现出了新一届政府加快推进和落实改革的决心。(中国新闻网)

     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刊发外国专家力挺中国经济文章

      【编者注】:近日《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刊发外国专家和官员学者力挺中国经济文章,文章标题分别为:21日《受访外国专家和官员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发展作用,认为——中国经济带动世界发展》;20日《受访外国专家和官员对中国经济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中国经济将平稳前行》;19日《受访国外官员和专家驳斥有关“唱衰中国经济”论调,认为——中国经济表现出色》。


    8月21日《人民日报》截图

      7月18日,满载汽车(行情 专区)配件、工业丝、高档服装鞋帽等出口物资的郑欧国际铁路货运首班列车从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缓缓驶出,标志着中国内陆地区又一条直达欧洲的陆上铁路货运大通道顺利通行。

      中国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指标的变动备受各国关注。一段时间以来,国际舆论中出现一些“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本报记者采访多位外国专家和官员,他们均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认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很强拉动作用,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机遇。

      对外贸易和投资备受各国期待

      8月2日,从郑州发出的郑欧国际铁路货运首班列车抵达汉堡。这列火车途经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全程1万多千米,历时15天,比走海运到欧洲节约20天时间,比空运节约资金80%,每个集装箱比公路运输节省运费两三千元人民币。

      德国铁路下属的辛克物流公司负责该货运班列的国际业务服务。德国铁路总裁鲁迪格·格鲁贝对这种合作充满期待,他说,“中国的货运量还在增长,同时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向中国内陆转移,这都给了我们巨大的发展机会。辛克物流公司在亚洲处在一个绝佳的出发点。”他说,这列火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货物,也在于运输方式。“只要看看每年从德国出口到中国的价值680多亿欧元的货物,和从中国运来的515亿欧元货物,你就可以想到中欧贸易的潜力有多大。”

      本报记者不久前采访德国多家大型企业高管,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并期待德中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西门子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旭德说,中国政府意识到,在一个资源有限的世界,只有通过可持续的方式才能激发发展的活力。这意味着,资源节约型技术和产品以及能源在中国的重要性将越来越高。因此,中国和德国拥有巨大的深化合作的潜力。

      德意志银行董事局联席主席约尔根·菲辰说,2011年和2012年,欧洲是中国并购投资的首要目的地,德国占据其中1/3。同样,德国企业对中国内陆省份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德国和中国可以通过相互贸易和加强供应链,共同扩大全球制造业工厂的地位。并且,中国可借助德国企业的专业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加强创新。中国正在加快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对可再生能源和相关技术方面的投资将会增加,而这方面是德国的传统强项。

      俄罗斯工商会主席卡特林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连年保持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对俄出口并未因全球经济疲软而出现大幅下降。而在投资方面,2012年中国对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17.89%。双方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也在广泛推进,增长潜力巨大。俄方希望中国参与远东大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将为两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将持续拉动贸易伙伴经济增长

      巴西著名智库瓦加斯基金会巴西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费尔南多·韦洛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推动巴西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中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将使其对大宗商品有相当高的需求。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与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有关,只是暂时的。他同时指出,巴西目前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中国将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方,这将极大拉动巴西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韩国前总统经济助理金容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一国经济进入成熟阶段后,就不能为追求高增长率而一味拘泥于集中劳动和资金投入的发展模式。目前,中国政府进行结构调整,投入新技术,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是一个很好的决策。韩国1/4的进出口交易依存于中国,换句话说,中国经济发展得好,韩国经济自然也会好。金容珉认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在推动自身坚实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将有助于未来韩国经济总体向好。

      泰国商会大学经济商业预测中心主任吞纳瓦说,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亚洲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为实现经济增长,中国采取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内需增长等措施,这些政策已经取得成效。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针对目前有评论指出中国对巴西等拉美国家经济发展拉动力开始消失的观点,韦洛索表示反对,他认为中国对巴西经济的影响已越来越大,在未来5年甚至10年时间内,中国对拉美国家的经济还将有非常强的拉动作用。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战略执行总裁马定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大因素将支撑中国经济继续稳定前行。一是高储蓄率,这使政府在调控经济方面有更大的空间。二是城镇化的发展。他认为,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50%,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提升余地。

      马定思的另一个预测是,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巴贸易将会更多地直接用人民币交易,这不仅有利于淡水河谷与中国的贸易,也会大大增加中巴两国贸易的便利。马定思说,人民币目前看来是所有新兴市场国家中最稳定的货币,“人民币成为世界性货币将是中国继续发展的一个自然结果”。

      韩国前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委员、韩中金融经济研究院院长金大植告诉本报记者,某些人持有“中国经济增速将持续下滑”等悲观论是源于对中国国情的无知。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正常的、暂时的。从出口导向转为内需拉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发展过快造成的收入不均等问题,从中长期来看,这更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金大植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他说,从经济层面上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巨大,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丰富了国际市场,而中国国内市场的强大购买力为韩、美及欧洲国家提供了广阔的投资平台。从金融层面上来看,中国高居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对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动向有着直接影响。



    外国专家和官员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他们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放缓应该欢迎,因为它标志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善。这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会缩小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技术发展差距,中国可把更多资源投向服务业。

      增速放缓但在可控范围内

      泰国泰华农民研究中心专家披彬对本报记者表示,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5%,上半年同比增长7.6%,与中国政府制定的全年经济增长7.5%的目标接近。下半年中国政府可能推出新举措,以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这将有助于促进下半年经济增速继续回升。

      实际上,最新公布的中国7月进出口和宏观经济数据,已经缓解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汇丰银行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政府7月以来推出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减免等微调措施,政策产生效果需要时间,预计将支持经济增长在三季度末开始回升。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研究员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债危机的后续影响蔓延至全球,中国也难免被波及。在外部市场出现动荡的情况下,中国政府着力转变过去长期形成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加大力度开发国内市场,以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从而实现可持续平衡增长。

      奥斯特洛夫斯基指出,中国今年上半年7.6%的增速虽较此前的高增长有所放缓,但仍维持在可控范围内。经济增长步伐放缓也是为配合下一步的结构性调整,况且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相比较,7%以上的增速仍是许多国家难以企及的。中国经济的优势在于其广阔的内部市场,居民对住房和汽车等消费品仍有巨大需求,这是带动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的强大引擎。

      结构调整继续深化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资深研究员黄育川认为,由于中国已经是一个更为成熟的经济体,经济增长不可能只靠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更需要依赖于提高生产力,尤其在当前劳动力市场萎缩的背景下。这就要求中国必须进行一些重大改革,提高增长效率。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是尽快提高城市化进程效率,使中国的城市能够摆脱重复建设而继续扩张。这意味着中国需要更合理化的城市管理,包括开发新的融资来源和改革户口政策等。

      联合国贸发组织投资与企业司官员梁国勇对本报记者表示,在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中,应更多着眼于结构性变量、可持续性因素和民生诉求,并能够坦然接受相对低的增长水平。这一方面有助于化解前期积累的问题和风险,避免这些问题和风险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有助于今后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和稳定发展。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格林伯格表示,相信中国经济将会实现平稳过渡。格林伯格指出,中国面临的艰巨任务在于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刺激消费。在落实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需要积极转变角色,从管理者变为协调监管者,运用法律手段对市场予以规范。他同时强调,结构性增长的实现需要国家投资的注入,国家和私营部门合作机制非常关键。中国目前在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增强经济活力,通过营业税改增值税等政策,逐渐深化结构性调整。

      以短痛换取可持续发展潜力

      亚洲开发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国际国内双重因素造成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一方面,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总体出口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消费、投资增长放缓等国内因素也影响了中国经济增速。因此,亚行最新的报告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但是,亚行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达到7.5%的目标没有问题。这是因为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更注重增长质量,就业方面也没有受到影响。中国政府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微调措施,例如为小微企业减税等,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

      德国媒体在报道中国经济增速时,纷纷强调这是中国主动调整和改革的结果。德文版《华尔街日报》近日发表文章称,中国谋求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希望经济发展减少对建筑业和重工业的依赖,更多地转向国内消费,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过向更多的国内消费转移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德国之声》文章认为,中国政府现在的任务是让经济这辆火车向另一个方向前进:即政府不推出刺激经济的措施,在结构性改革中实行去杠杆化,以短痛换取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文章认为,中国政府对经济结构调整有经验。目前,服务业几乎贡献了与工业相同的经济增长率,中国经济能够一边转型,一边保持扩张。

      作为泰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经济走向深受泰国经济界关注。披彬表示, 2013年泰国对中国出口能否维持正增长取决于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向,泰国经济界对此持乐观态度。中国进行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将影响国内生产和消费,加上强调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国内消费的作用日益重要,可能成为今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泰华农民研究中心预测,下半年中国经济继续好转,全年经济增长将达到预定目标,2013年泰国对中国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8月19日《人民日报》截图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的方案,这是新一届政府调结构、促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图为七月十一日,在长江南京段南岸拍摄的中国外运[0.00%]长航重工金陵船厂在建船舶。 新华社发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无论加快还是放缓,都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国外官员和专家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纷纷驳斥近来有关“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并一致认为中国经济表现仍然非常出色,中国经济正处于调结构的关键时期,结构调整的车轮将继续向前行驶。

      “唱衰”论调纯属假警报

      美国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史蒂芬·罗奇对本报记者表示,一些人患上了“中国崩溃综合征”,这种“疾病”似乎每隔几年就会困扰那些经济和政治观察人士。他强调,“中国经济不但远不会崩溃,反而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相信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车轮将继续向前行驶。”

      罗奇说,最近出现的“唱衰中国经济”论调纯属假警报,因为它们都是基于一些不太全面的数据来评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前景。他认为,经济观察人士应当停止痴迷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转向利用消费数据来衡量正处于调结构中的经济体。“GDP的构成并不适合评估经济结构调整的早期阶段,当然,最终仍需GDP数据来对中国经济转型成功与否进行衡量,但请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最终’。”

      美国经济分析与咨询机构“环球透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拉吉夫·比斯瓦斯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经济衰退”的论调不能成立。实际上,该机构预测中国经济仍将持续较快增长,经济规模有望在202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中国对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也将继续增加,中国将成为大多数亚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比斯瓦斯认为,虽然中国出口需求疲软,钢铁(行情 专区)等一些重点行业产能过剩,但由于消费者信心持续走强,以及最近中国政府宣布的政策支持,中国2013年经济增速预计仍将达到7.5%。中国目前正在进行重要的中期结构性改革,以提高经济竞争力。金融改革、抑制产能过剩、提高国内消费作为增长引擎的作用、减少对出口的依赖等,这些举措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不会受阻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资深研究员黄育川告诉本报记者,随着经济发展愈发成熟,中国正处于由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率向较缓慢却更加可持续的增长率转变期,并且稳定、可持续的增速更适合一个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发展轨迹。因此,尽管中国的GDP增速已降到7.5%,也并不是问题。不过,真正的挑战是能否确保中国在这10年的后几年继续维持7%左右的增速,从而成为一个更加繁荣的国家。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对本报记者表示,过去30多年里,有外部观察人士警告或预测,不断累积的问题可能会阻碍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确,在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确曾存在一些坎坷,但并没有阻碍经济发展。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政府的政策措施始终在解决一些潜在的问题,或许解决的效果不够好,速度不够快,但足以维持合理的经济增长。

      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副秘书长措迪·高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开始衰退。他表示,经济放缓是由于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经济改革。中国政府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将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中国对泰国的直接投资并没有受到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向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递交的投资申请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7%。中泰两国还确立了到2015年实现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的目标。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罗奇表示,只要仔细研究一下中国的消费数据就不难发现,中国经济前景比较乐观,特别是服务业增长明显。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服务业产值环比增长8.3%,远快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7.6%。“中国服务业的加快增长令人鼓舞,其产值增速超过第一产业,表明中国经济正改变过去20年的增长模式。”他认为,更多地依赖服务业增长将使中国进入“较缓慢却更加可持续的增长轨道”。

      措迪·高咸肯定地说,“我不认为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由于政府和企业部门的负债额不断增加,杠杆率随之上升,但我相信其规模仍处于可控范围。”他认为最近出现如此多“唱衰中国经济”论调,主要是因为这些判断的作出都基于存在大量重复计算内容的社会融资数据,而事实上,杠杆率的上升速度并不像这些数据所反映的那样迅速。

      联合国贸发组织投资与企业司官员梁国勇对本报记者说,“我对中国经济总体判断是正面的。考虑到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外部经济环境,特别是近两年欧债危机的冲击,可以说中国宏观经济表现仍是非常出色的,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和复苏的一支决定性力量。”

      梁国勇认为,通过与其他经济体比较,同样可以作出中国经济表现出色的判断。主要发达经济体普遍复苏乏力,中国增速下滑,但仍然维持在7%以上的较高水平,而且增长点还很多,潜力仍然很大。同时,与巴西、印度等其他新兴经济体增速骤降、金融波动的情况比较,中国经济形势相对而言要好得多。

      作为周边国家,泰国等东盟国家十分关注中国经济形势。泰国主流报纸《曼谷邮报》近日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作了专题报道。报道认为,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速放缓并不表示中国经济“崩溃”。事实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是因为外部和周期性因素。自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经济疲软导致国际需求大幅下降,许多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都受到影响。中国政府有能力通过采取反周期和刺激性财政政策等保持7.5%的增速。而且,中国私人和公共部门储蓄率较高,外汇储备量大,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升级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人民网(行情 股吧 买卖点))

     高层七大政策刺激经济 政策护航下投资机会解析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持续萎靡,国务院接连出台多项产业扶持政策,不同于08年的4万亿大手笔拯救经济计划,但同样体现了高层重振经济的决心。本文汇总年内国务院出台的几项刺激经济的政策并作出相应的投资机会解读,以飨读者。

      国务院力促信息消费发展 10只通信股持续飙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会议要求,促进信息消费,要把握好市场导向、改革推进、需求引领、有序安全发展的原则,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国务院加快节能环保业发展 受益股一览

      国务院8月11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要求围绕重点领域,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意见指出,当前,要围绕市场应用广、节能减排潜力大、需求拉动效应明显的重点领域,加快相关技术装备的研发、推广和产业化,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国务院力促养老产业快速发展 医疗器械股迎机遇

      8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使之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养老产业政策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举措,符合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目标。

      宽带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 概念股井喷机构趁机爆炒

      在国务院8月17日发布的《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规划的蓝图下,宽带提速概念股集体大涨。

      通知指出,到2015年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和4兆,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兆,标志着中国宽带战略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

      国六条支持铁路发展 铁路概念股望借机爆发

      8月19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推出了完善铁路运价机制,建立铁路公益性、政策性补贴,形成铁路建设合力等6项政策,加快推进铁路建设。

      针对社会关注的民资进铁路问题,《意见》也进行了细化。不过,有专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前融资困境不是简单的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所能解决,它涉及更深层次的政府和市场关系、铁路发展战略以及铁路运输管理体制。

      发展改革委解读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方案

      近日,国务院印发《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国发〔2013〕29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了船舶工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新能源汽车推广缓慢 国务院发文要求加快推进

      尽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实施一年多,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仍然显得十分缓慢。在这一态势下,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文要求加快推进国内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再度引起关注。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9,757,853, 栏目计数: 6,011,053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