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4年稳增长思路明晰 (2024-01-11)
  • 上海发布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32条” 大力推动S基金发展 (2024-01-11)
  •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2022-10-16)
  • 信息量很大!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2022-09-23)
  • 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国常会明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季度货车过路费减免10% (2022-09-23)
  •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五大措施促就业创业 促消费有新举措 (2022-09-09)
  • 国务院减税支持创新: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提至100% 企业购置设备可加倍计扣 (2022-09-09)
  • 深改委会议要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2-09-07)
  • 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上市退市属资本市场常态 不影响继续融资发展 (2022-08-14)
  •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022-05-16)
  • 中财办、发改委、央行、商务部齐发声!力争上半年落地已确定政策 全面加强基建! (2022-05-13)
  • 国务院最新部署 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2022-05-12)
  • 重磅!一行两会同日发声 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平台经济等 (2022-05-05)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2-05-01)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创业板退市制度核心是不允许借壳重组

    2011-03-11 09:52


    作者:蔡宗琦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1-03-11 07:33:00


      全国政协委员、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表示

      交易所间应存在适度竞争 新三板应推出转板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10日表示,深交所已提交两套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最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将允许退市企业进入老三板进行交易,核心是不允许借壳重组。谈及国外一些证券交易所合并的现象,他说,交易所之间存在适当竞争很有必要,中国交易所暂无公司化改制需求。此外,他表示,新三板应推出转板制度。

      “创业板退市制度,是一剂‘疫苗’,旨在防止出现成批的‘脑瘫’。”陈东征表示,尚未推出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核心是不允许借壳重组。

      他介绍,针对创业板退市制度,深交所先后拿出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计划让企业直接退市,不再进入老三板交易。考虑到利益群体较多、散户利益及退市难度,深交所在第二套方案中规定,允许创业板退市企业进入老三板,但需要增加交易所在直接退市方面的权利和制约力度。第二套方案中还规定,深交所将对相关企业发出警告,杜绝借壳重组行为,将成立专门的复核委员会,允许受到警告的企业提出申诉。对于退市制度推出时间的问题,他表示,尚待各方达成共识。

      陈东征表示,“有人在讨论沪深交易所合并的问题”,但他个人认为适当竞争很有必要。目前,沪深交易所已达成协议,在股本5000万元至8000万元之间的企业上展开良性竞争,“两个交易所搞市场推广,对中小企业来说,意味着支持力度变大了,独家有独家的弊病”。公司化并非交易所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国情决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交易所没有公司化改制需求。交易手续费降低将是大势所趋。

      陈东征说,对筹备新三板,深交所的定位主要是提供技术支持。将来新三板一定会推出转板制度,但新三板市场并非一般散户可以进入的市场。

      为保护投资者利益,门槛将高于创业板,让有实力承担风险的人进入。

      陈东征透露,他在今年提交的提案中表示,利用税收政策促进民间资本支持创业企业发展。他说,目前,我国对个人转让限售股所得按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一税率的规定应严格执行,但应吸取国内外经验,利用税收政策进行调节,如针对限售股延迟撤出行为,可根据不同年限实行不同税收减免。对专业投资企业、将企业或个人所得再创业等行为,要适当减免个人所得税,着力避免重复收税,“鼓励更多民间资本投资创业企业”。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250,327, 栏目计数: 6,635,154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