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客观、全面和辩证地看待创业板市场 2010-10-26 08:44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0-10-26 08:05:00 □评论员 中国创业板即将迎来一周岁生日。一年以前,经过中国几代证券人努力,披沥十几载春秋风雨的新事物——创业板在各界冀望中终于艰难破题。近一年来,创业板在舆论的褒贬声中和市场各方人士的注视之下举踵前行。 究竟应该以怎样的眼光看待当下的创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的建设离我们的理想还有多远? 客观地看,单就近一年来创业板的市场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与混乱。对此,尤其需要我们澄清认识,辨析主体,看清方向。只有客观、全面和辩证地看待创业板的推出和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各种情形,才能“明得失,知成败”。 让我们先看一下创业板的“出身”。 历史地看,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奉行“科教立国”的基本国策到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从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引导到倡导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国家不遗余力地推动高科技企业快速发展,催生出了大量优秀的高科技、高成长企业。这是创业板推出和发展的一个市场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创业板市场是顺应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促进民间投资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应运而生”的。 另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约束,外需萎缩和国际产业调整等压力,都促使我国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呼唤着资本市场给予新的战略性支持。从这个角度看,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创业板历经十载终于“破茧成蝶”。藉此希望创业板能成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资本之手,影响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资本市场虽然经历了近20年发展,但依然是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具有资本约束不到位,市场约束机制不健全,法律制度、信用体系和监管模式不完善,机构投资者比例偏低,市场股权文化亟待培育等阶段性特征。不可否认,创业板也存在着这些与生俱来的“天然”母体特征。应该承认,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板并不“完美”,也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完善自身。 事实上,创业板市场建设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内在要求,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因此,我们应当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观察匆匆走过一年的创业板市场。创业板的推出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么看待这些市场现象。 一段时间以来,创业板市场受诟病较多的问题通常包括“三高现象”(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和高超募率)、非创业股东的部分高管辞职套现、部分公司成长性不足等。当然,不要规避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看这些问题是否可控或是否处在监管者的视野之中?还有,这些问题是否会危及创业板市场的生存与发展,还是完全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建设等方式予以逐步解决呢? 不妨先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数据。 截至2010年10月14日,我国创业板市场共有127家上市公司,共募集资金净额为927.11亿元,平均发行市盈率为66.11倍,平均募集资金约为7.29亿元。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平均市盈率为64.6倍。对此,如果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观察问题时会发现,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也曾经出现过高市盈率问题。例如,中小板市场曾在2007年7月至2008年2月期间月度平均市盈率最高达到75倍。可见,出现类似高市盈率问题,也并非十分可怕。事实上,通过完善制度建设等方式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只是时间问题。例如,证监会在国庆节后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这将有助于解决创业板市场中出现的“三高现象”。 另据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布的部分财务数据分析,一是2008年上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创业板公司半年度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6.64%,远高于深市主板和中小企业板相应的增长率4.64%和5.52%,表明其业绩增长具有可持续性;二是2010年上半年91.24%的利润总额来源于主营业务,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更专注主营业务,收益来源也相对稳定;三是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上半年平均毛利率为35.94%,高于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平均毛利率近一倍,显示出其较强的盈利能力。这从一个侧面证实,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并非市场预期的那么弱。对此,千万不要“先入为见”,更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还有,市场对部分高管的辞职套现问题也较为敏感。这种担忧来自于市场认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估值,必然会导致高管的高位套现行为。但是,具体问题也要具体分析。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15日,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共计有高管444人,其中171人持有股份共计10.55亿股。其中,171位持有股份的高管中,83人承诺其股份自上市之日起锁定三年,即2012年10月30日到期解除限售,所持股份共计7.52亿股,占比71%;有2人承诺所持股份锁定到2010年12月31日,股份为455万股;86人持有的2.98亿股中的25%即7449万股在2010年10月30日到期可解除限售。其实,高管辞职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但并不一定是为了套现。 此外,创业板的门槛问题也是一个倍受市场评议的热门话题。客观而言,国外一些创业板由于上市门槛太低,导致大量垃圾公司涌入市场,最终导致创业板市场建设不成功。确实,目前创业板门槛比国外高些,但上市门槛较高,说明了中国创业板市场的上市资源很丰富。应该说,目前创业板的门槛还是比较适中、比较恰当的。这是我们借鉴国外经验教训与结合中国特点而设计的成果。当然,门槛也并非一成不变的。也许,创业板的推出和发展过程中还会存在其他一些问题,但犹如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一样,发展是硬道理,创业板也需要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好前进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更好地保证和促进未来创业板的健康发展。创业板的发展需要时间。 今年是中国证券市场建立和发展20周年。与当前创业板市场发展相比,20年前中国证券市场所面临的压力、曲解不知要比现在大多少倍,如今回望这段历史,我们才会深切地感受到当初认识的偏狭与稚嫩。对创业板的看法也会如此。 其实,创业板推出和发展的目的就是要鼓励创新,但创新有时是需要付出成长的代价。因此,我们要客观、全面和辩证地看待创业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不能只看局部不看全局,更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例如,我们不能只看到企业家的纸面富贵,更要看到企业家艰苦创业的过程,以及对行业发展乃至对国家的影响。因为,创业板的推出和发展,将有助于我国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的成长。纳斯达克市场的耀眼光环,曾让更多的国人期待从中国的创业板市场中也能走出微软、苹果、谷歌等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只要未来能从中国创业板市场中走出对推动人类进步而作出贡献的伟大企业,现在我们就能以更宽容、更平和的心态去容忍财富、宽视不足,去理性地看待前进中出现的问题,一起共同建设好这个市场。 创业板需要发展,创新是灵魂。尽管创业板制度建设比主板市场前进了一步,但推进制度创新仍有着很大空间。比如说,推进退市制度建设,就是要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创业板制度建设。还有,适应创业板上市公司比较小、比较新的特点,应当研究推出小额、快速、市场化、便捷的再融资制度。 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客观和辩证地观察问题,就可以避免历史的偏狭。其实,创业板对中国经济的作用之大,也许10年后才能看清楚,创业板的发展对加快中国经济转型、提升国家竞争力意义重大。 回首一年来创业板的推出和发展,可以说,创业板推出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出现的问题也是可以克服的。当我们站在新经济远方的制高点上去展望一个欣欣向荣的创业板市场,我们恰恰感到了使命和责任之重大,一个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精神与中国经济规模相匹配的高成长的创业板市场必将最终建成。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