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中国证券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林晨先生致辞。中证报记者 车亮 摄。

图为:论坛现场。中证报记者 车亮 摄。
陈鸿桥:创业板投资者参与交易以短线为主
陈鸿桥:建设有创业板特色投资者保护体系
郑新立:通过资本市场支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上交所副总经理刘世安:六招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
施光耀:证券市场创造了中国奇迹
陈儒: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会有广大发展前景
冯仑:未来房价将会下挫20%到30%
夏斌:2030年中国经济有望超赶美国
中证网讯 中国证券市场20年论坛5月29日在京举行。中国证券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林晨先生致辞。以下是全文:
在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顾与展望上的讲话
中国证券报社长兼总编辑林晨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本次活动的12家主办单位,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
今年对中国证券市场是有着特殊纪念意义的一年,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20岁生日。20年风雨兼程,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路走来,发展迅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目前,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家数已经超过1800家,两市总市值达21.3万亿元,一举跻身全球前三大证券市场之列,取得了与我国经济地位基本相当的位置。
20年沧桑巨变,中国证券市场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相当来之不易。证券市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自诞生之日起就站在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最前沿,经历了由试点到逐步推广、由起步到快速发展、由不成熟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以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开始了零的突破,由此奠定了日后快速发展的基石。1992年,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相继成立,形成了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规则体系和监管体系。1999年7月《证券法》颁布实施后,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轨道。我国证券市场已基本形成以《公司法》、《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核心,各类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的证券监管法规体系和自律规则体系。
2005年4月正式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无疑是中国证券市场20年发展间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证券市自此进入了全流通时代,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股权分置改革消除了长期制约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使上市公司结构不断优化,全面提升了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同时通过改革发行上市制度,逐步建立了核准制和保荐人制度,市场化程度大为提高。工行、建行、中国神华、中国石油、中国人寿等一批大盘蓝筹股相继成功登陆A股市场。这从源头上改善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素质,大幅拓展了证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20年来,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5月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并于2009年初成功推出了创业板;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2006年9月成立,股指期货也已于今年4月稳步启航;配合主板市场退出机制设立的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正在不断拓展新的功能。
与此同时,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目前初步形成了由基金、券商、QFII、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及各类理财产品构成的多元化机构投资者队伍。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在推动市场改革、促进市场发展、引导投资理念转型、提高市场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日益增强。
经过20年快速成长的中国证券市场,目前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证券市场在上世纪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化解金融风险等诸多领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近两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证券市场经受了考验,抵御住了风暴的冲击。
中国证券市场的20年发展史,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中国证券市场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后发优势,在市场建设、市场培育、市场监管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广泛运用现代市场经济的优秀成果,浓缩了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发展所经历的漫长里程,走过了一条艰辛而又辉煌的道路。
虽然20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脱胎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代,目前仍具有鲜明的“新兴加转轨”的市场特点。由于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我国证券市场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如市场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市场组织结构单一、投资者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不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市场约束机制弱化、缺乏内在的稳定机制,以及部分证券经营机构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等,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这导致我国证券市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与境外成熟资本市场相比,均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后,美、欧等西方经济体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金融改革。顺应全球金融市场格局的变化,我国证券市场应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不断增强竞争实力。首先,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在吸取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制度创新步伐。继今年成功推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和创业板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有待加快推进,如场外市场建设、国际板的推出等。
其次,针对我国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仍然偏低的状况,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除了继续推动优质大型企业和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发行上市外,还要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
另外,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和质量,增强风险监控能力。当前,虽然后金融危机的提法已被广泛使用,作为危机源头的美国经济也呈现持续复苏势头,但近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波迭宕起伏,这提醒我们全球金融危机余波仍未了。因此,中国证券市场在加快金融创新步伐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证券产品日趋丰富,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监管部门需要及时调整监管思路,强化监管的主动性,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证券市场带来的影响;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的预警、监控和防范机制,完善各类风险应急处置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市场违纪违规行为,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协调配合,完善功能监管,共同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统一思想认识,将发展证券市场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依托证券市场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