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1994 为资本市场“正名”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资本市场从自发形成开始走向规范发展。由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属当地政府管理,两地各自颁布了有关股票发行和交易的管理办法,形成了两个分割的区域性市场。
此外,尽管两大交易所相继成立,但围绕资本市场姓“资”姓“社”的讨论一直没有中断过。中国证监会第三任主席、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周正庆出席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并代表人民银行宣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他回忆说:“当时大家心情都是很兴奋的,因为中国要正式成立证券交易所了。不过,大家对搞不搞这个股市,当时认识并不一致。”
如何为资本市场“正名”,加强规范和监管,建立全国统一监管框架,牵动着两会的心。
1992年,时任总理李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积极进行发行股票和证券交易市场的试点工作,抓紧人员培训,完善规章制度,健全交易秩序,使股份制经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他充分肯定了资本市场的作用,表示“实行股份制是筹集建设资金和监督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并有利于促进企业机制的转变”。
同年,证监会成立。中国经济迎来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发展时期。资本,这个中国人过去不敢提也不愿提的词,成了改革开放中耳熟能详的关键词。
到了1993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展包括债券和股票在内的金融市场”。两会闭幕后的次月,证监会颁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股票发行试点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1994年,公司法开始实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国家将组织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公司法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积极总结经验,逐步形成规范化的实施办法,以利推广”。上市公司作为现代企业的典范,对于引导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5-1999 规范与发展
1995年,中国经济处在“八五”计划即将收尾、马上进入“九五”计划之际,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3年在11%以上。时任总理李鹏在两会上提出,1995年经济增速可以适当放缓一点,经济体制改革要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对现有的股份制公司要依法进行规范,把企业改组、改制和改造结合起来”。当年,中国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筹资31.7亿元,而在1994年这一数字为192.5亿元。
同样在1995年,日本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通过协议方式购买“北京北旅”法人股4002万股,占总股本的25%,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这是首个外商通过协议购买法人股成为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案例。
到了1996年,两会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证券市场”。证券市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部分。此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是1992年的2.6倍。
1997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规范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同时开始对“老基金”进行清理。在这一年,股票发行额度达到了300亿元,是1993年的6倍。
1998年春天,亚洲金融危机的阴云尚未散去,两会把“理顺和完善证券监管体系”作为当年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人们开始对证券市场的“泡沫”和风险有了认识。也是在这一年,政府开始对国有银行实施不良资产剥离和注资。中国经济和金融与资本市场同时开始思考规范、健康发展的问题。
随后的1999年,证券法开始实施,资本市场发展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两会提出,要认真贯彻证券法,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
2000-2004 开放的股市
2000年,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两会提出“增加企业融资比重,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中国资本市场有了自己的“大蓝筹”,有了“科技股”,也开始筹建“创业板”。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申奥成功,中国的大国地位逐渐被世人接受。与此同时,资本大国的轮廓正渐渐清晰。两会提出,“规范和健全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这一年,A股上市公司已达1120家,账户开户数已超过6000万户,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开始运行,资本市场多层次体系建设迈出一步。
2002年,两会提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证监会在这一年里发布了《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
到了2003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正式进入我国股市,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又向前推进一步。
2004年春,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两会提出,“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扩大企业债发行规模,逐步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资本市场更直接地为经济发展助力。
2005-至今 全流通时代
2005年春天,两会提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建设,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发展的各项制度”。这一年,共有近百名代表和委员对股权分置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提案,证监会充分吸收了里面的好意见、好建议,适时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开始启动。
2006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推进,相当一部分代表委员高度关注股权分置改革及改革完成后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截至2006年底,沪深两市已完成或者进入改革程序的上市公司已占应改革上市公司的97%,对应市值占比98%,未进入改革程序的上市公司仅40家。股权分置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
时间“定格”在2007年春天,在火热的牛市中,两会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并大篇幅地对股票、债券、期货、发行制度、上市公司质量进行阐述。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得到凸显和肯定。
2008年春天,工、中、建、交四家国有银行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上市,股权分置改革完成。资本市场迈入全新的时代。两会提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建立创业板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刚刚过去的200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率先复苏,成为少数仍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国家之一。在这种形势下,两会提出包括4万亿投资在内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针对资本市场提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维护股票市场稳定,发展和规范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广大投资者对经济复苏和资本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
目前,资本市场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我国GDP已经超过33万亿元,沪深总市值接近24万亿元。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和资本大国。
又是一个春天,2010年两会开幕在即。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国际板……随着一项项创新的逐步推出,资本市场将在新的一年迎来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