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营,萨科齐(左)、布什(中)、巴罗佐(右)就举行全球金融峰会达成共识。IC 图
大规模的救市行动之后,各国应对金融危机进入了第二阶段——全球联合推动金融体系改革。
当地时间10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听从了来访的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建议,允诺在近期召开一系列国际峰会讨论起源美国横扫全球的金融危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积极响应,他希望拟议中的第一场全球金融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以体现全球齐心抵御金融危机的“集体意志和多边主义色彩”。
有媒体评论认为,即将召开的一系列峰会堪比“二战”后举行的44国布雷顿森林会议,那次会议建立了多家在今天备受威胁的金融机构和货币体系。
总统大选后的12月初
萨科齐和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18日前往位于马里兰州的美国总统度假地戴维营,与布什总统举行了大约3小时的会谈。
萨科齐和巴罗佐此行目的之一是说服布什出面召集一个全球峰会,以加强各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合作和互助,避免全球金融市场继续动荡。
处于无奈之中的布什答应了萨科齐提出的召开国际峰会讨论金融危机的建议。“有必要携手工作,因为我们共处这场危机中,”布什说,“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主持这个峰会。”
布什继而表达了邀请世界领袖出席峰会的愿望。除了八国集团(G8)的代表外,还包括像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的领导人。
但欧美两方并没有就举行日期和地点达成一致。
戴维营会谈后的三人声明显示,美国将在11月4日总统大选后尽快主持召开系列峰会中的首场会议。
同天早些时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致萨科齐的函中提出,“时不我待,我完全认同您关于12月初尽早召集这么一个论坛的主张。”潘基文说,“我非常愿意提供位于纽约的联合国办公大楼。”
欧美的期望值不同
比时间地点更不确定的是,欧美双方对召开这次国际峰会的期望值。
对于即将结束任期的布什政府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是怎么处理美国自身的金融危机。因此,美国对国际峰会的期待,更主要是听取有关建议,采取协调行动,获得国际社会的帮助渡过难关。
但萨科齐所代表的欧盟则不同,欧盟希望通过国际峰会来“全面改革全球金融体系”,对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美国既力不从心,也不感兴趣。
布什似乎对萨科齐借峰会“修正”资本主义的倾向有所警惕。他强调,峰会不应寻求削弱全球自由市场的基本经济原则,“我们必须抗拒经济孤立的危险诱惑,继续市场开放政策”。
而BBC的记者则指出,身为当前欧盟轮值主席国领导的萨科齐似乎有着更为全面的视角,来解决他所称的“世界危机”。
萨科齐1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市出席第12届法语国家首脑会议时说:“我们需要携手重建资本主义,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尊重地球,更加尊重年轻一代。”他说,疯狂寻求短期利润的现有资本主义模式应该“终结”。
萨科齐认为不能继续容忍对冲基金、税务天堂和运营不受监管的金融机构的存在,并称这样的资本主义是对人们信赖的那种资本主义的背叛。
巴罗佐则说,“我们的国际金融体系,包括基本原则和规章制度以及金融机构都急需改革。我们需要建立新的全球金融秩序。”
10月15日至16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秋季峰会上,萨科齐、德国总理默克尔和英国首相布朗就共同呼吁:对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
布朗当时指出,在出台大规模救市行动之后,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努力应当进入第二阶段,即改革金融规则、加强监管和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
欧盟领导人还一致认为,需要对IMF和世界银行进行改革,否则所有的救市举措都是治标不治本。布朗提出了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四点计划”:增强IMF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监管,建立全球金融和经济预警系统;制定全球通行的金融监管标准;对全球最大的30家金融企业实施跨国监管等。
“欢迎世界各地好想法”
布什在10日的声明中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派代表出席这次会议。”他表示,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好想法。
萨科齐当日在戴维营致辞中表示,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不遗余力地试图寻找解决金融危机的答案,但是“只有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以同一个声音说话,以共同建立我们未来的金融体系为目标”,这一答案才能发挥其最有效的作用。
萨科齐还表示,将在24日至25日于北京举行的亚欧领导人峰会上,继续向全世界传达这一声音。
潘基文在18日给萨科齐的公开信中强调,他赞成萨科齐提议的国际金融峰会组织形式,即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为基础,再邀请其他国家及联合国秘书长、世行行长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参加的国际高级别会议。
日本官员19日说,首相麻生太郎准备参加由美国主持召开的国际金融峰会。日本共同社称,麻生已告诉美国政府,召开这样一次峰会是个好主意。
日本财务大臣中川昭一19日说,这次峰会还应邀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