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8月2日晨曦中航拍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新华社记者郭大岳摄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 题:永远的奥林匹克——献给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新华网记者孙承斌、李亚杰、邱红杰、崔军强
北京——雅典。一对古城在这个盛夏再一次握手。
东方——西方。两个文明穿越千年共享一份光荣。
2008年8月8日。一个万众瞩目的日子,正身披祥云、凌空而来……
奥林匹亚的火种即将点亮北京的夜空,中华民族举办奥运会的梦想即将变成现实。五千年文明古国张开怀抱,用亮丽的笑脸迎接八方嘉宾。
不变的百年期盼,永远的奥林匹克。13亿华夏儿女和世界人民一同唱响“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旋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踏上新的征程——
百年一梦,一梦百年——从赫拉神庙到万里长城,从奥林匹亚山到珠穆朗玛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与中华民族百年现代史相叠印。中国人民参与奥运、申办奥运、筹办奥运的历史再一次深刻揭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
国家博物馆门前,行人们轮流上前,同武警战士刘志强合影。每一次,他都报以浅浅的微笑。在刘志强的身后,高大的倒计时牌清晰地显示: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3天。
就在这同一个地方,刘志强的战友们还曾经守护香港回归倒计时牌、澳门回归倒计时牌。同样的倒计时,同样宣告一段屈辱的结束和一个梦想的实现,同样记录着一个民族前进与奋起的步伐。
中国人迈向奥运会的倒计时,早在100多年前就开始了。
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圣火,在雅典卫城圣殿山下点燃。而同一时刻,在遥远的东方,甲午海战的硝烟尚未散尽。积淀着耻辱与伤痛的《马关条约》,让中华民族滑向更加深重、更加黑暗的泥淖。
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枚金牌?中国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闭幕后不久,有识之士在《天津青年》杂志发表文章,一连3声长叹,一连3个期待。
短跑选手刘长春
2008年7月17日,63岁的刘鸿图接过奥林匹克火炬沈阳传递的第一棒,他先深深地亲吻火炬,然后将火炬紧贴胸口,再高高举过头顶。他说,这个动作是要表达“我们中国富强了,强大了,我感到很激动”,“同时也告慰我父亲刘长春的在天之灵:您的心愿,我替您完成了!”
1932年7月,23岁的刘长春登上轮船前往美国洛杉矶,代表中国参加第10届奥运会。因长途漂泊、旅途劳累,刘长春在100米、200米赛跑预赛中即被淘汰,400米的比赛也因体力不支而放弃。
一个孤独的中国人,就这样结束了他的首次奥运之旅;四万万中国人,就这样结束了第一次派人参与比赛的奥运会。
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奥林匹克史上,留下了一个个令人感喟的背影——
1936年,为了参加第11届奥运会,69名运动员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只能在途经东南亚各国时“卖艺”挣取路费。撑杆跳高运动员符保卢因为买不起撑杆,不得不借用别国运动员的撑杆。
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上,因为交不起租金,中国代表团在奥运村只住了3天就被“请”了出去。中国派出的53人代表团,参加了5个项目比赛,结果“全军覆没”……
“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就是国力的象征。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就不可能有发达的体育事业。”首都体育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茹秀英说。
历经曲折,却愈挫愈勇;饱受磨难,而自强不息。经过一代代的艰苦求索和无数仁人志士的热血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952年7月29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出现在芬兰赫尔辛基的第十五届奥运会赛场上。这是新中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次在奥运会亮相,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林匹克会场升起。
此时的东方,曙光照耀着百废待兴的中国,这个国家的体育事业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1949年9月27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提倡国民体育”。随后几年间,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体育设施大批兴建,到1956年1月,国家体委第一次正式公布102项全国纪录时,新中国成立后创造的达到96项。
1953年8月9日,吴传玉在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体育比赛中夺得男子仰泳冠军,这是新中国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1956年6月7日,陈镜开在中苏举重友谊比赛上,打破美国运动员创造的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这是新中国运动员打破的第一个世界纪录。
1957年11月17日,郑凤荣打破美国运动员保持的女子跳高世界纪录,创造了中国田径史上的第一个世界纪录,也成为亚洲打破这项世界纪录的第一人。
1959年4月5日,从香港回到祖国内地、年仅21岁的容国团,奋力夺得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运动员登上珠穆朗玛峰,人类首次从珠峰北坡攀上地球之巅……
国运盛,体育兴——历史反复印证着这一真理。
1979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一年,也是实施改革开放的第一年。这年的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日本名古屋作出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经过20多年的曲折和奋斗,中国体育终于重返国际体育大家庭。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的中国人民,也迎来了体育事业大发展的新时代——
1984年7月29日,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蟾宫折桂,拿下第23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实现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海内舆论赞叹:“中国人夺得了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半个多世纪来背着奥运会‘零’的包袱的中国人,从此可以扬眉吐气了!”
这是一个个坚实、有力的脚步——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中国获得5枚金牌、11枚银牌、12枚铜牌;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取得16枚金牌、22枚银牌、16枚铜牌的佳绩;
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再创辉煌,共获16枚金牌、22枚银牌、12枚铜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28枚金牌、16枚银牌、15枚铜牌,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三;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获得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3人5次创6项世界纪录,1人1次平1项世界纪录,13人21次创奥运会纪录。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队收获了自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的第100枚奥运会金牌,高居奥运会金牌榜第二位……
改革开放以来至2007年底,中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137个,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总数的99%;创超世界纪录1001次,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总数的85%。而与此相同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增长了6倍以上。
1978年的中国,奏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强音。30年后,奥运圣火照耀中华大地。历史的巧合再一次昭示一个深刻的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
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使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奥运会的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1990年7月3日,85岁高龄的邓小平来到北京新建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亚运村考察。他环视眼前宏伟的建筑群,语气沉稳而坚定地说:“你们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呢?”
在成功举办亚运会之后,北京提出申办2000年奥运会。虽然这次申办没有成功,但人们仍然高呼:“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
5年后的1998年11月,北京再次宣布申办奥运会。
这时的中国与第一次申办时相比,已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国力日益强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当北京在与巴黎等发达国家城市的激烈竞争中最终胜出,全中国沸腾了!
“7年前,我在莫斯科见证了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当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中国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回忆说。从1974年开始,霍震霆就和父亲霍英东为中国体育东奔西走,参与并见证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全过程。
雄伟的阿尔卑斯山下,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的公园里,伫立着一尊名为“走向世界”的雕塑。由中国奥委会赠送给国际奥委会的这尊雕塑,通过中国少女竞走的瞬间,表现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理想的百年追求,展现了现代中国走向世界的自信与成功。
“中国人百年的奥运梦就是中国百年的强国梦,在强国梦实现的过程中,这个奥运梦实现了!”回首百年奥运梦,见证新中国体育发展历程的何振梁不由得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