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大非能否担当起准平准基金角色 2008-07-09 08:44
作者:徐绍峰 发布时间:2008-07-09 08:34 来源:金融时报 日前,决策层密集调研外贸金融、防止实体经济大起大落的行动,引起了资本市场各方的广泛联想和揣测。市场据此推想,近期大起大落的资本市场,无疑已引起了决策层的关注,有关方面有望采取稳定市场的举措,增强市场信心。7月7日,受此消息激励,大盘单边上扬,上证指数全天大涨122点;7月8日,股市继续飘红。 一个"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的调研,何以能让市场信心陡增并拉出带量长阳?市场倾向于认为,在宏观调控行至中盘,下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将重新定调之际,决策层的调研,将有可能在未来催生出"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综合应对措施;对于资本市场,投资者认为政府或将为了维护市场稳定,推出平准基金。 实际上,随着我国股市自去年10月以来波动幅度日益加大,股市走势异常低迷,民间救市智慧中,平准基金入市就一直被放在重要位置,也是被投资者认为能有效防止资本市场大起大落的力措。一项由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进行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将继续采取政策措施来平稳持续低迷的A股市场,其中,呼声最高的就属平准基金。 然而,呼声甚高的平准基金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诞生。且不说平准基金牵头人是谁,由哪个部门或者团队来运作,相关制度如何建立都是未知数,即便上述问题悉数解决,资金从何而来?是通过"国家外汇储备、股票印花税按比例提取、大小非减持征收20%资本利得税三项来源设立'中国股市平准基金'"吗,这牵涉的部门太多,短期内恐难成行。而且通过这些途径筹集资金,无疑需要最高级别部门的审批或批准。而且假如大小非问题无配套解决措施,那么,平准基金一入市就有可能"变身"为大小非减持的接盘基金,这将使平准基金的入市效果与救市初衷南辕北辙。不仅如此,平准基金入市时机和干预方式也很有讲究,操作不慎或判断失误,平准基金同样可能惨遭套牢。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我国台湾地区近来动用的由"行政院"控制、规模达5000亿新台币的"安定基金",该平准基金一入市,就在外资强大的抛盘重压下全盘被套。 较之新设立平准基金,当前让大非充当"准平准基金"角色,使其由市场的不稳定因素转化成股市稳定器,不仅一箭双雕,也可能是操作起来更简便,也更切合实际和最为可行的一种救市方式。众所周知,平准基金主要是通过对证券市场的逆向操作,比如在股市非理性暴跌、股票投资价值凸显时买进;在股市泡沫泛滥、市场投机气氛狂热时卖出的方式,来熨平股市的非理性波动,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而作为中国股市历史遗留问题的大非,其身上恰恰潜藏着诸多"准平准基金"的基因和特质。比如,平准基金要求基金的资金数量巨大,入市后能左右或影响市场走势,而大非目前总市值在10万亿元左右,数量庞大,对市场走势的影响非同寻常。再比如,平准基金的进出要周密安排、统一调度,通常以大盘蓝筹股为建仓对象,而大非中相当数量的股票属于国有大盘蓝筹股,不仅是平准基金购买的对象,而且国家对这些大非拥有绝对控制权,可以统一调度。如果我们能设计出一套制度,比如大非增减与该企业业绩挂钩,或与市值考核、再融资等等挂钩,那么,目前被市场视为洪水猛兽的大非,或许将就此摇身一变成为中国股市重要的稳定力量,悬在中国股市头上的"堰塞湖"将从此被化解,股改下半场也将迎来完美收官的时刻。 那么,大非如何充当"准平准基金"的角色,进而实施对股市的影响和干预呢?让大非成为"准平准基金",可以试图在诸多制度安排下,让大非在股市极其低迷、股价被市场严重低估之际,既主动作出延期减持的承诺,更要在适当时候主动回购公司股份,以此向市场传达大非对企业未来的信心;而当股市泡沫泛滥,股价严重背离价值时,则鼓励大非实施大规模减持,以便降温市场,使股价回归到理性状态,防止资产价格泡沫破裂。通过在低迷时锁定股份,并适当回购股份,在市场疯狂时出售股份,并大举套现的方式,大非将可以较好地完成平准基金才能完成的使命,使市场总体处于健康稳定的运行状态,从而有效防范股市的大起大落。如果当前匆忙推出平准基金,由于市场规模今非昔比,救市需要动用的资金非常巨大,而且目前股市是否处于价值严重低估状态,也有待评估,因此,平准基金如果未经周密研究就大规模挺进市场,一旦遭遇热钱狙击而套牢,则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要让大非充当"准平准基金"角色,制度设计是关键。为防止大非由"准平准基金"角色演变成炒作自家股票的庄家,或成为放大市场波动、进行内幕交易的不稳定因素,必须在加强信息披露和严格监管的同时,对违规行为实施严刑峻法。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