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日报
随着三一重工(600031,股吧)控股股东三一集团所持近5.2亿股上市公司股份6月17日全部解禁,我国资本市场的全流通时代已经到来。
跌宕起伏走向全流通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股票市场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实行股权分置的双轨制资本市场:一部分存量的国有股暂不上市流通,增量部分则股份化后面向公众发售。随着股市的发展,其弊端逐步凸显出来。
为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暂不上市流通的状态,2005年4月底,我国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出于缓冲非流通股上市压力的考虑,改革之初确定了“锁一爬二”的原则,即非流通股在股改后第一年不上市,随后二年按比例上市。这样,从今年开始,很多上市公司股改完成已满三年,从而陆续进入全流通状态。
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利益取向,促使其更加关注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并提高了股市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作用。在股改过程以及股改后,大股东注入优质资产的行为明显增加,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不断提高,股改的积极效应得以释放。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正是由于股权分置改革,才使得股市摆脱了之前长达4年的熊市,走出了两年的上升行情。
然而,从2007年开始,随着限售股解禁的不断增加,大小非对市场的压力开始凸现。有统计显示,2007年,有340家上市公司出现限售股解禁后的套现行为,套现近900亿元。进入2008年,大小非解禁高峰到来,涉及股改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近千家。由于市场处于高位和对未来预期的不乐观,大小非尤其是小非的减持套现冲动不断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股市出现大幅回落。至6月23日,上证综指已跌至2700点上方,较去年11月最高点的跌幅超过55%。
维护稳定需各方努力
为缓解大小非的压力,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股东集中出售超过一定数量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行为进行规范。然而,很多投资者认为,大小非仍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减持,大小非问题依然是悬在股市之上的“巨石”。
正因为此,日前三一重工大股东延期减持的承诺,让投资者看到了解决大小非问题新的希望。作为沪深两市第一家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三一重工又首先实现股份全流通,但三一重工于6月18日发布公告称,对此次解禁股份自愿继续锁定两年。同时,自6月19日起两年之内,若三一重工股票二级市场价格低于55.76元,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所持股份。
专家认为,维护市场稳定不仅需要政府和各类投资者的努力,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的作用同样很关键。三一集团延期减持并承诺较高的减持价格,表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与发展前景的信心。相对于政策“救市”,这种市场化的行为更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同时也为其他上市公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同样可以为市场注入信心。今年香港股市出现深幅调整后,上市公司进入二级市场回购股份的情况明显增加。6月初,深市上市公司丽珠集团(000513,股吧)也表示,将以自有资金回购B股约1000万股。
市场人士认为,目前很多大蓝筹股票的价格都已经回到投资价值区间,如果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可以向公众投资者传递出积极信号,避免整个市场陷入过于恐慌的局面。
投资者如何应对新格局
平安证券日前发布报告认为,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后续阶段,我国股市已经逐步由机构投资者与散户的博弈,转变为主要是解禁的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博弈,对企业真实价值的合理估值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功能逐步增强。在这一调整中,股市未来的格局将发生大幅改变。
专家认为,今后A股市场也可能出现成熟市场上常见的股价只有几毛钱的仙股、每天交易只有一两笔的垃圾股,以及一批在业绩健康增长驱动下的蓝筹股。整个市场将告别此前的过高估值、过大波动等市场特征,进入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业绩坚实驱动的阶段,并真正逐步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因此,在全流通格局下,投资者不宜过多追逐市场波动,而应更多地关注上市公司自身的价值。
另外,进入全流通时期后,适应全流通的市场特点,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也是当务之急。如何强化信息披露,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加强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监管,增强股价异动的敏感性监控等等,都给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