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拿电话号码本来看一看,有机构在做的事情,政府就别做了,社会能做的交给社会,政府把核心职能做好就行了。”为了勾画政府与社会的边界,浦东新区一位官员指示干部们研究上海黄页,以弄明白新区政府“哪些该干,哪些不该干”。
两年前,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位列头位,意在克服全能型、经济建设型政府的弊病,打造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这是“中央赋予上海和浦东的新的战略使命”。
不久前,一项改革成果经由媒体报道引起了公众的广泛注意:浦东所有的街道办不再承担招商任务。“过去街道招商引资很厉害,现在街道不再管经济,主要精力是为社区提供服务。”
9月20日,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一个培训班上,授课者、上述浦东新区官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厅级干部们介绍说,浦东将沿着这个基本思路“一点一点往前面走”,理想模式是“在很大的范围内实行”。
继续“往前面走”,下一站就是区一级政府了。事实上,“服务政府”四个字已经成为浦东大小官员的口头禅,只是每往前走一步,都需要改革者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克难攻坚的胆识和先行一步的锐气”(习近平语)。
“斗牛士”转身
开发浦东原本的预期是10年再造一个上海,即到2000年浦东GDP总量达到500亿元,这等于上海1990年的经济总量,而2000年浦东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000亿元。2006年浦东GDP总量已经翻升至2365亿元,占上海全市比重的23%。“这是一个改天换地的变化。”浦东新区宣传部一位官员如是说。
如今的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资银行林立,中国大陆境内一半以上的外资银行业务在这里交易,但1990年陆家嘴还是一派牧野田园风光,浦东开发伊始,上海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现如今,上海一半以上的进出口贸易在浦东,浦东对上海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不言而喻,而且不可或缺。17年来,浦东拉动上海实现了年均11%以上的经济增长率,浦东在上海是名副其实的“带头大哥”。
在成绩单里,有2个数字最能代表浦东改革开放的成果,一个是“一栋楼税收2亿元”,另一个是“一平方公里产值150亿元”,前者指的是陆家嘴的“写字楼经济”,后者指的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平均一公里每年产值150亿元,“比如盛大网络公司,普通的几层楼里,几千个年轻人在电脑上画画,一年就有3亿美元左右的纯利润”。
今年3月31日,上海新任市委书记习近平在浦东新区调研时说:“上海有责任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据浦东新区官员透露,习近平要求浦东要做好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工作。浦东官员跟习近平开玩笑说,浦东就像一个西班牙斗牛士,拿着红布把牛(投资者)引来,然后侧身一闪,“牛就奔到昆山,奔到南京、武汉去了”。
毫无疑问,中国需要浦东拥有“斗牛士精神”,即使浦东不愿意,由于土地、人力等要素成本偏高于内陆城市,牛们也会弃它而去,“浦东空心化”曾一度甚嚣尘上,这不免让浦东感到紧张,假如牛都跑了,浦东怎么办?
事实上,浦东已经走到一个“坎”上,它必须解决核心竞争力的升级换代问题。从伦敦依靠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重新崛起的经验中,浦东官员早就对发展方向形成了共识——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但是,几年下来浦东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基本上维持在“0.2∶50∶49.8”的水平,第三产业徘徊不前,而在伦敦等发达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在70%以上。
究其原因,“我们的干部还不适于为第三产业营造环境,提供服务。”浦东新区一位官员说,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资源是人,“这些人都是文化人,对环境很挑剔,对政府服务要求很高。”第三产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是滞后的行政管理体制。
“人们需要一个服务型政府,而不是一个管制型政府。”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研究室主任刘靖北教授接受采访时说,“政府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把高端的人才留下,把人心凝聚起来。服务型政府将是浦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